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北雄 > 第2070章 小议

第2070章 小议

在薛举病亡后,与薛仁杲决战之时,随军冲阵,立下战功,之后婉拒了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位堂兄的拉拢,随后出京镇守灵州,一看就是苦差。

当时中原局面混乱,讨平薛举父子之后,关西略定,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中原,至于李轨,梁师都的威胁,也只能选择防守。

就是在这样的时机之下,李道宗出镇灵州险地,以李渊对宗族的重视,若无旁人操弄,李道宗又怎么会去灵州?

不过李道宗也正是在灵州初露头角,率兵和梁师都以及突厥人周旋,屡挫梁师都兵锋,逼得梁师都始终在灵州站不住脚,甚至在侧翼威胁到了李轨,让李渊父子可以专心应对中原乱局。

只是最终李渊没顶住,李道宗在灵州成为了孤师,不久就率军以地降唐。

…………

李破当时的做法非常聪明,诸侯们纷纷称帝,他却还打着日月星辰旗,所以占据了讨伐逆臣贼子的大义名分,可谓师出有名。

进入关西之后,也未大肆清洗,稳住了关西的人心,称帝的时候更是水到渠成,没有一点瑕疵。

陇西李氏选择闭门自守,李破顺势给他们的门上加了一把锁头,到了如今,曾经人多势众,权势显赫的陇西李氏,也就小猫两三只还在朝堂之上,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只不过陇西李氏篡位立国,始终是关注的对象。

温彦博都快把陇西李氏的族谱背下来了,对李道宗的来历更是熟的不能再熟,他觉得朝中人才济济,不缺一个李道宗。

皇帝爱才总要有个限度吧?李道宗这样的人立下的功劳越大,才越是不好安排,皇帝不应该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只听皇帝无所谓的说道:“萧卿还是萧铣的叔叔呢,朕不也一样付之重任?”

温彦博微微转头,即便看不太清,李破也能想象的到,此时温大临脸上一定是不敢苟同的神色。

李破咳嗦一声,裹了裹衣襟,天还是挺冷的,“不与卿说笑,李道宗任职南海大都护也有几年了,身上又有开国之功,若一直放在南边不闻不问,于理不合。

而且都护府大都护回京述职,也当开一先例……卿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至于陇西李氏,回朝之后,你道他敢不敢与同族叙旧?”

温彦博沉吟良久,微微躬身,“陛下英明。”

李破略有惊讶的问道:“这就完了?”

温彦博这个心累啊,皇帝决心要办的事情,理由总是特别的多,今天跟皇帝“斗智斗勇”了小半天,他已经疲惫的不行。

皇帝还在壮年,自是精力充沛,他却已经是五十出头的人了……

他哪还愿意在这种事上跟皇帝拉扯?就像皇帝说的那样,就算李道宗回朝,他也不敢跟同族眉来眼去。

得,这就是皇帝找的理由,总是那么有理有据。

温彦博无奈的道:“陛下识人用人向来慧眼独具,臣无话可说。

不过臣还是觉得,等李道宗回朝觐见时,陛下要仔细观瞧,他毕竟是李渊的亲戚,又在林邑待了许久,可能会心存怨愤。”

李破点头道:“自当如此。”

君臣说话间,已经把事情定了下来,明年李道宗回朝述职也就成了定局。

温彦博又道:“大都护定的是四品文职,回朝之后不太好安置啊,陛下属意的是他领兵之能,还是……”

大都护在汉时是从二品的高官,不过到了唐初,大唐在边塞之外,不好辖管之处陆续设下都护府,许的是四品文职。

可实际上现在的都护府大都护除了南海大都护李道宗,还有东海大都护刘仁轨,朝鲜大都护李年,辽东都护府大都护徐世绩,却都是武官。

当然了,这也并不奇怪,都护府是军政一体的衙府,地方又都偏僻荒蛮,弄个纯粹的文官上去肯定不成。

所以李年和徐世绩都属于高官低配,只有刘仁轨是超拔,驻扎在海外,肯定要优待一番。

至于李道宗情况比较复杂,他没有建牙开府,却能独自领军,是当时混乱局面下的一个缩影。

而今次回朝之后,听皇帝的意思,那是一定要升三品的,朝中三品以及以上的官员才有几个?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确实不太好安排。

李破胸有成竹的道:“朕问过王泽,王卿赞的也是李道宗的领兵之能,那就建牙开府,武职上还有空缺,也不需人来给他腾位置。”

温彦博松了口气,他就怕从皇帝口中出现尚书右仆射这个职位。

他倒不是想在尚书省专权,只是不管是别人升上来给李道宗腾位置,还是让李道宗直接上任,对于尚书省来说都属于突然袭击,他这个尚书令就又得费心劳神一番。

而且优待太厚,其他大都护回京述职又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