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北雄 > 第2070章 小议

“明年朕打算召李道宗回朝,卿觉得什么职位适合他?”

宴后,宫中已是灯火阑珊,其他人纷纷辞出,只温彦博被李破留了下来。

左右宫人挑着灯笼,君臣漫步在太极殿前的长道之上,长道左右两侧则是前几年建成的凌烟阁。

长道上的积雪早被清理干净,还没有到深冬季节,天还不算太冷,毕竟这里是关西,而非辽东。

李破饮酒向来节制,几乎没有醉的不省人事的时候,此时只能算是溜达着消食,顺便送温彦博出宫。

温彦博半天没说话,黑暗中也看不清他的脸色,李破立马就知道,王泽没有跟温彦博说起过此事。

王泽嘴还挺紧,李破满意暗自点头。

那句老话说的好,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一点在权臣当道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明显。

比如衣带诏事件就很具代表性,最近的则是隋末东都洛阳里面的勾心斗角。

皇泰帝联合卢楚,段达,元文都,皇莆无逸等人想要铲除王世充,说起来目标也很可笑,竟然打算杀了王世充之后再召李密入洛阳,简直了……

这和赶走了董卓,再把曹操迎进来有什么区别?果然历史就是无聊的重复。

结果段达告密,卢楚,元文都都被王世充杀了,皇莆无逸逃窜到了关西。

后来杨侗禅位于王世充,很不甘心,又仿效汉献帝的衣带诏事件,暗结裴仁基等人想要诛杀王世充。

结果再次泄密,王世充把裴仁基等人都给杀了。

也不怪河南那帮人反复无常,王世充和李密两个一个比一个疑心重,手段也越来越酷烈,你看看那局面,他们能信得过哪个?

当时的河南,有一个正经人没有?

乱世出妖魔,都他么在河南扎堆了,谁让河南是中原腹地呢。

…………

“李道宗功劳不小……臣请问陛下,为何要召他回朝述职?是因为他率军灭了真腊?要赏功于他?”

从话音就能听的出来,温彦博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

李破笑道:“看来卿对此有异议?”

温彦博幽幽道:“陛下明知故问,李道宗乃李渊堂侄,听说自小习文练武,刻苦勤奋,是文武全才,和李神通,李孝恭等徒有虚名之辈不能相提并论。

陛下向来惜才,可想要重用此人,却需三思而后行。”

温彦博到底不是王泽,说话更为直接,劝谏的力度也大。

话里的意思也很明白,李道宗是陇西李氏这一代人当中的英杰,和李氏其他的平庸之辈不一样。

说起来,当年陇西李氏以李穆,李虎两支为首。

西魏八柱国里面有三个姓李的,李虎和李穆是同族,而李弼则是辽东人。

当时李穆在前,他那一支人多势众,李穆兄弟几个都是人杰,就算不是陇西李氏主支,却胜似李氏家主,说出来的话,陇西李氏没人敢不听。

即便是李虎到了李穆面前也要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声兄长。

不过李虎一脉据说传自西凉王室,也可能是给自己找的祖宗,李虎随鲜卑人征战,被赐鲜卑姓氏大野氏。

后来一些人说李渊,李世民父子都是鲜卑人,不是汉人建立的帝国,就是标准的居心叵测,混淆视听,强行给大唐泼脏水的行为。

不光杨忠,李虎都有鲜卑姓氏,当时北方的达官贵人哪个没有?那是鲜卑部落的传统,你不能说当时的权贵阶层都是鲜卑人吧?

李虎这些人在乱世崛起,最终却都选择归于汉姓大族,因为说是凉王后裔,再加上子侄比李穆一支要争气,所以渐渐成为了陇西李氏的主支。

到了李渊这一代,在陇西李氏族中的地位就基本确定下来了,不用再修改什么,给自己脸上贴金。

李渊的子侄当中,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是其中翘楚,这个毫无疑问,不过李渊的兄弟子侄大多也就那么回事。

李孝恭还算是其中比较有才能的,像李神通,李神符兄弟,还有李瑗等人,都属于是矬子里面拔大个,领兵领兵不成,治政治政稀松,也就是占了个姓李,这才纷纷居于要职。

办起事来不坏事就是赢了。

而李道宗就是其中才能不下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的英杰,初随李世民征薛举,还只是一个千牛备身,在李世民幕府之中参赞军务,其实就是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