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北雄 > 第2071章 神人

唐初立功受赏的人太多,有点难安排的除了都护府的大都护,还有各路总管在排队等着呢。

如今的总管都在边塞之地,凉州总管李武,灵州总管薛万均,朔方道行军总管宇文镬,代州行军总管屈突通,并州总管王庆,幽州总管宇文歆。

这几位回朝才是真的让朝廷难做,前任凉州总管是范文进,回朝之后领侍中之职,正经的内相。

不过范文进功大,在总管中是数一数二的,显功必许以显职,让人无话可说。

可其他人呢?

宇文歆和李武两人都在外奔走多年,功劳苦劳都是足足的。

王庆和李武一样都是恒安镇军的老人,还当过兵部侍郎,资历不比李武和宇文歆两人稍差。

唯一好说的就是屈突通这位数朝老臣了,因为这人七十多了,回朝述职就是辞官归老的日子,只需让其安养天年,荣其身后即可。

这是开国之初的难题,历朝都会经历,解决起来其实也简单,把开国功臣杀上一些就可以了,还能顺便解决一下产生权臣的问题。

唐初为难,是因为李破不想杀人,至于贬官夺职之类的手段,得看臣下的表现。

不过话要说清楚,他不是不敢杀,而是不想杀而已。

毕竟人家跟在你身后,把身家性命都交在了你手里,辛苦一场,最后在你这里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名声不好听不说,李破自觉也不那样的无情之人。

好在也就是这十来年的事,功臣们年纪大大小小,十年之后大部分也就都老了,劝他们退下来即可。

他这个做皇帝的心平气和,你们也别胡乱蹦跶,对大家都好。

…………

李破也没把温彦博真的送到宫门,天太冷了,他只是出来溜一下弯而已。

今年赏功的事情君臣都没有提及,这事还有的议。

只不过现在温彦博也不着急了,前些天吏部尚书王泽改了姿态,突然对军前将士大加赞赏,吏部的官员们随之附和。

王泽上任吏部尚书不久,可随之房玄龄外放,颜师古入了省中,只剩下一个张锐,王泽在吏部没了多少掣肘,吏部的官员看清风色,纷纷靠拢之下,王泽的权位一下就稳固了下来。

有了吏部尚书王泽的明确支持,温彦博身上的压力一下小了许多,在省中议了几次,王泽态度坚定,户部那边一下就没了多少声音。

毕竟户部在赏功之事上本就没多少发言的余地,他们之所以能够参议,主要还是军前的粮草问题需要户部措置。

而且户部的一些官员也在此次赏功之列,户部的官员自然要为自己人站台。

参议此事的人是以户部侍郎武士彟为首,苏亶都没露过面。

据说苏亶非常忙碌,已经顾不上辽东的事情了,反正辽东战事也已结束,剩下的就是收尾的事,和户部关系不大。

户部现在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保证河北,辽东,辽西的各部大军别饿了肚子即可。

至于争功,别开玩笑了,谁能争得过军前的那些将军?

反过来说,户部的功劳谁也别想抹杀,没有户部上下的支应,大军喝风吗?

…………

苏亶除了不想跟尉迟信照面,怕忍不住与其相互攻讦,让别人看了笑话之外,也确实是公务繁忙。

武功苏氏和杨氏以前关系不错,算不上世交,不过苏威和杨义臣同殿为臣,有些私交而已。

当初杨义臣去河北平乱,军粮就都是苏威给筹措的,还派了孙儿苏亶到杨义臣军中效力,只是最后结果不太好。

杨义臣被召回了洛阳,他的儿子尉迟信和尉迟偕则去投了李破,苏亶也一路随行,与尉迟兄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只是时过境迁,两人在朝中分掌军事和后勤,难免磕磕碰碰,以前还能好商好量,可近些年大唐战事一场连着一场,户部和兵部的争吵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私交显然抵不过政治上的分歧,苏亶和尉迟信也就有了隔阂,当面争论的时候可不止赏菊宴上那一次。

比如苏亶一直有意争一争尚书右仆射的位子,如今坚决反对的人里面,就有尉迟信一个。

户部和兵部闹别扭,那再正常不过,卫府和户部同样不太和睦,不就是因为户部在粮秣上卡着兵府的脖子嘛。

这是由政治架构决定的,苏亶和尉迟信无法改变,只能站稳自己的立场,维护各自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