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淳这次回乡只有解兴和解旺作护卫,人手实在太单薄,他又从穆正居住的城南新村,雇佣十几个精壮村民随行。
这样以来便有近百人,又有孩子随行,行程自然不快,好在皇上也没规定时间,解淳等人强自按压住思乡之苦,慢悠悠的一路缓行。
路途中也极为平安,经过一番跋涉后,已是渡过黄河,进入宜川境内,解礼控制不住思念子孙之苦,早早带着几个精壮族人,在黄河渡口迎接。
见到两个儿子,解礼顿时惊喜得泪如雨下,解淳等人忙跑过来,一一拜见问好,解礼抹了把泪水,和两个儿子有说有笑的返回解家村。
解福老爷子早早在家中等候多时,见两个有出息的孙子同时回来,自然喜出望外,解淳等人一一拜见长辈,很是浪费了不少时辰。
王氏抱着两个儿子边哭边骂,嫌两个儿子太狠心,一去京师就不知道回来,非得让老娘写信催促,你们才舍得回家。
解淳和解俭两个人互相打量一下,心说还是母亲牛啊!认为是她催促回来的,这次不是皇上开恩,还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呢?
王氏哭骂一番出足气后,就不再理会之前还视若珍宝的两个儿子,而是把几个孙子和一个孙女抱在怀中亲昵。
一边亲热,一边问道:“乖孙,还认识奶奶不?这一下又是好几年不见,以前才会跑的孙子,孙女,转眼间都七、八岁了,跟奶奶都有些生份了。”
解礼见媳妇又哭又笑,闹得太不像话,自己又震不住她,若让儿媳及孙子们看到自己怕老婆,他的这张老脸也没地放了,就出面打岔,让解淳说说具体回乡事宜。
当解淳拿出圣旨,说是奉旨还乡,负责调查农用三宝的事项后,王氏才勉强笑出声来,不住口地夸赞皇上会办事,让她的两个儿子能在家乡,多呆上一段时间。
歇息一天后,解淳要先去拜访刘习老夫子,当刘师母得知解俭答应和刘家联姻时,虽说只是平妻,刘师母也极为高兴。
还将她早已内订好的自家侄孙女画像拿出来,让解淳带给解俭观看一下,两者之间多多少少有些印象。
解淳毫不顾忌明时的规矩,借机会偷偷打开一看,是明朝时期流行的完全不成比例画像,根本看不出人物的丑俊。
就让自己拿这种画像让二弟相看,俭弟哪里能看出个子丑寅卯,便有些为难的望望刘习老夫子,口中却不曾言语一声。
刘习也知晓解淳的难处,这解俭现在己经是新科状元,又是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的官职,人也长得英俊不凡,而且年仅二十二岁,正是年少俊彦,惹人爱慕。
如今又有官职在身,想必与他联姻者众多,解淳能顾念旧情,给自己的经师保留情面,让刘师母的侄孙女嫁与解俭为平妻,已是孰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