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内衅渐生,我有一计
抚顺城内,后金临时驻跸的大堂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
年过六旬的努尔哈赤高踞主座,斑白的发辫垂在肩头,刀刻般的皱纹里嵌着未消的怒意。
他像头蓄势待发的苍老猛虎,虽已须发皆白,但虬结的筋肉仍撑得起厚重的铠甲,握着马鞭的手背青筋暴起。
下首分列的后金权贵们,代善、阿敏、黄台吉等人,此刻却如同被钉在地上的木桩,连衣甲摩擦的声响都刻意放轻,生怕惊动这位暴怒的雄主。
二十年来,正是这个老人以‘七大恨’为旗,带着建州女真从白山黑水间杀出血路。
萨尔浒一战杀得明军肝胆俱裂,缴获的粮秣布帛让部族子民第一次尝到饱暖滋味。
那些曾犹豫不定的部落首领,如今谁不是捧着金印匍匐在他脚下?
可此刻,这份用鲜血铸就的威望正化作千斤巨石,压得满堂将领喘不过气。
“砰!”
染血的军报被狠狠掼在青砖地上,惊得阿敏的佩刀穗子微微一颤。
努尔哈赤冷冷扫过众人,怒气冲冲的说道:“从萨尔浒打到沈阳城下,整整二十八天!除了抚顺这块弹丸之地,你们连沈阳外围的土堡都没啃下来!那些抓来填壕沟的汉人尼堪快死绝了,接下来是不是要镶黄旗的巴牙喇去挡箭?”
努尔哈赤的怒斥如雷霆炸响,整个大堂内霎时陷入死寂,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
众将低垂着头,目光死死盯着地面,生怕与汗王暴怒的眼神相触。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努尔哈赤猛然转头,鹰隼般的目光直刺向跪伏在地的李永芳。
这个昔日备受倚重的汉人亲信,此刻却像条丧家之犬般蜷缩着,额头紧贴冰冷的地砖,后背的官服早已被冷汗浸透。
“李永芳!”
“你给本汗的情报,为何错漏百出?!”
努尔哈赤马鞭在青砖地上抽出一道白痕,他的话语,更是带着问罪的意味:“本汗给你五千两黄金收买明军,结果沈阳城里连个接应的鬼影都没有!辽阳守军比你说的多出三倍!这就是你办的差事?!”
李永芳浑身抖得像风中的枯叶,结结巴巴地辩解道:“主主子明鉴!那天启皇帝突然补发了拖欠三年的辽饷,那些明军拿了银子就翻脸不认人.孙承宗和熊廷弼又”
“还敢狡辩!”
努尔哈赤的暴喝声震得帐内烛火剧烈摇晃。
老汗王手中的蟒皮马鞭在空中划出一道残影,‘啪’地一声抽在李永芳背上,顿时皮开肉绽。
鲜血顺着甲的裂口渗出,在青砖地上汇成一小滩暗红。
“本汗赏你的金银都喂了狗吗?!”
努尔哈赤的金环辫发随着动作剧烈摆动,镶东珠的护额在火光下泛着凶光。
“沈阳城的内应呢?辽阳卫的军户呢?除了几个蒙古鞑子还在摇旗呐喊,你给本汗办成了什么事!”
李永芳的指甲深深抠进砖缝,后槽牙咬得咯咯作响。
三年前在抚顺城头投降时的场景历历在目——那时老汗王亲手给他披上貂裘,许诺让他做‘女真人的额驸’。
如今这身锦袍早已被鞭子抽得稀烂,就像他那个可笑的承诺。
“主子明鉴.”
他刚开口,又一记鞭子抽在肩胛骨上,疼得眼前发黑。
帐内弥漫着血腥味和冷汗的酸臭,跪在一旁的佟养真裤裆已经湿了一片。
努尔哈赤的喘息越来越粗重。
数日前,他亲率八旗精锐兵临沈阳城下时,何等意气风发。
李永芳信誓旦旦保证城内必有内乱,蒙古诸部也会起兵响应。
可如今呢?
城头的红夷大炮天天在收割八旗勇士的性命,而承诺中的援军连个影子都没有。
老汗王突然停下鞭子。
他想起去年在萨尔浒,明军的四路大军是如何在八旗铁骑下土崩瓦解的。
那些部落首领们跪在雪地里亲吻他的靴子,称他为‘英明汗’。
‘不能败’
努尔哈赤喃喃自语,手中的鞭子越攥越紧。
科尔沁的奥巴台吉还在观望,乌拉部的布占泰更是首鼠两端。
这些狼崽子们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若是沈阳城下折了威风,明年开春怕是要被群起而攻之。
“啪!”
“啪!”
“啪!”
鞭声越来越急,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