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家产您拿一半,别杀我就成!

第四百六十三章 家产您拿一半,别杀我就成!

长时间的跪拜让不少人腿脚发麻,站立不稳,模样甚是狼狈。

待众人勉强站定,朱慈烺才继续开口,他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定论意味:

“尔等先祖,皆是我大明开国之功臣,随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下赫赫战功,此乃不世之功勋,朝廷与皇家,从未或忘。”

他先定下基调,肯定其祖先功绩,这既是场面话,也是一种安抚。

“即便时至今日,尔等自身或许于国无功,但镇守留都,维系江南半壁之安稳,二百年来没有功劳,亦有苦劳。”

话锋至此,微微一顿,目光变得锐利了些许,扫过众人惴惴不安的脸:

“今日,尔等能幡然醒悟,主动请罪,并将家族半数百年积攒献于朝廷充作国用,足见悔过之心尚存,忠君之念未泯,态度还算诚恳。”

“既然如此,念在尔等先祖功绩及尔等悔过表现之上,此番便准尔等所请,赦免尔等过往欺瞒朝廷、参与走私等罪责,不予追究。”

赦免二字从朱慈烺口中清晰吐出,如同惊雷在下方勋贵们的心中炸响!

然而,与预想中的狂喜和叩谢天恩不同,绝大多数勋贵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脸上露出的并非是如释重负的欣喜,而是一种极度的惊愕、茫然,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呆滞!

一道道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端坐在蟠龙宝座上的崇祯!

按照他们的观念,如此重大的赦免决定,尤其是针对他们这等位高权重的勋戚,其最终的裁决权必然也必须来自于御座之上的当今天子!

太子地位再尊崇,权势再显赫,终究是储君,是臣子!

在这种关乎国法、关乎勋贵生死去留的重大时刻,怎可由太子越俎代庖,直接宣布最终决定?

这于礼不合!这简直是喧宾夺主啊!

即便他们早已风闻这位太子殿下非同一般,监国理政,权势滔天,甚至亲自领军平定了肆虐多年的流寇,功高盖世。

但功劳归功劳,规矩是规矩!在皇帝面前,如此重要的旨意理应由皇帝亲口颁布才符合君臣纲常,才显得名正言顺!

朱慈烺此刻的言行,在他们看来,实在是有些太过僭越了!

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即便太子已经宣布了赦免,可下方的勋贵们却无一人出声谢恩,反而个个僵立原地,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崇祯,似乎在等待真正的、来自皇帝的“金口玉言”。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极其微妙和尴尬。

端坐在御座上的崇祯将台下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这一刻,崇祯的内心非但没有因为臣子们对太子的“无视”而感到不悦,反而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得意之情?

没错,就是得意!

尽管他心知肚明,如今朝廷大权尽在太子之手,自己更多时候如同傀儡。

但在此刻,在这庄严肃穆的乾清宫,当着这么多勋贵重臣的面,他们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仍然是看向自己,等待自己的表态!

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作为皇帝残存的那点虚荣心和尊严感!

看,在臣子们心中,朕才是真正的九五之尊!

太子再厉害,有些规矩,有些体统,还是绕不开朕这个皇帝!

但很快,崇祯就感受到了身旁朱慈烺投来的目光,那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

崇祯知道,这场戏需要他来收场,才能彻底打消这些勋贵最后的疑虑,让此事圆满落幕。

于是,崇祯轻轻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随后他目光威严地扫过台下,用一种带着毋庸置疑的口吻沉声说道:

“太子的意思,便是朕的意思!”

这句话如同定海神针,瞬间镇住了台下所有骚动不安的心。

崇祯继续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肯定:

“太子宽仁,念及尔等先祖功勋与尔等悔过之心,既已开口,允诺赦免尔等之罪,朕自然准奏。”

他刻意强调了“太子宽仁”、“太子允诺”,将决策的功劳和道德的制高点巧妙地推给了朱慈烺,自己则扮演了最终拍板确认的角色。

既全了太子的颜面和权威,也维护了自己作为皇帝最后的体面。

不过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严厉起来,目光如炬,逼视着台下众人:

“不过,尔等需给朕牢牢记住!天恩浩荡,但绝非无限!此种宽宥,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若日后尔等再敢阳奉阴违,欺瞒朕与太子,再敢行那偷税漏税、祸乱海疆之事.”

崇祯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凛冽的杀意:

“届时休怪朕不顾念旧情!等待尔等的,便不再是献出家产所能了结!届时数罪并罚,抄家灭族,朕绝不容情!尔等可都听明白了?!”

这最后几句如同冰锥,刺得台下勋贵们浑身一颤,冷汗瞬间湿透了内衫。

他们毫不怀疑皇帝这番话的决心!今日能赦免他们,来日若再犯,也绝对能让他们灰飞烟灭!

“臣等明白!臣等明白!”

“陛下隆恩!太子殿下隆恩!”

“臣等叩谢陛下天恩!叩谢太子殿下天恩!”

“陛下放心!太子殿下放心!臣等对天发誓,自此以后,定当洗心革面,恪尽职守,为大明守好南方疆土,绝不敢再行悖逆之事!若有违誓,天诛地灭!”

一时间,台下的众人磕头如捣蒜,感激涕零之声、赌咒发誓之语响成一片。

劫后余生的狂喜,混合着对未来命运的敬畏,充斥在每个人的心中。

他们知道,他们终于从鬼门关前捡回了一条命,也保住了家族的爵位和根基!

看着脚下这群磕头如仪的勋贵,崇祯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意义上的、带着掌控感的微笑。

恩威并施,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套帝王心术,他运用得依旧熟练。

而一旁的朱慈烺,则始终面色平静,仿佛眼前这一切,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待众人情绪稍定,朱慈烺才再次开口道:

“好了,既然此事已了,诸位便尽早准备,返回南京吧。”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他身上,态度比之前更加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