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的出征大军刚出京畿范围,远在南方的某处府邸,一位头发苍白,身材高大魁梧的垂垂老年官员,就接到飞鸽传来的密报。
皇上已经御驾亲征讨伐蜀王,并且在大殿中与祥瑞候发生言语冲突,而且要威逼杀死祥瑞候及解氏一族,君臣发生极大的争执。
现在已经和解下来,留下太子监理朝政,祥瑞候和内阁首辅杨廷和辅佐朝政。家主应该立刻采取行动,不能错失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属下祝家主一切顺利,心想事成。密十九书。
那老者的脸色阴沉如水,手背在身后来回踱步,脸上神色始终阴晴不定,好象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极大难题。
这种决定极似非常重大,或者能产生极大难以预知的后果,才让他来回转悠,徘徊不定的难以抉择,始终拿不定主意。
如此一直折腾到午夜时分,他才最终拿定主意,用手有节奏的互相拍击数下,然后耐心的等待着什么。
一条诡异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书房中,躬身向老者施过见面礼后,一言不发的站在老者的面前,沉默的等待对方发号施令。
老者压低声音开始发号施令:“迅速传令下去,一切按原计划行动,执行斩首行动。既然他敢不仁在先,别怪某无义在后,别管他何方神圣?胆敢侵犯我等必死无疑。”
“别暴露你的身份,让外围的人手开始行动,事后把他们送出大明境内。这次一定要一击即中,否则再难有这种天赐良机。”
“去吧,大难即将临头之际,老夫也顾不得忌讳什么东西?否则老夫也不会如此肄意妄为。”
“这次我等行此不义之事,都是为了我等的家族繁荣昌盛,也是为子女们的将来美满生活着想。”
老者有些难过的挥挥手,那道诡异的身影立刻消失不见踪影,他举目望向黑黝黝的窗外,天上除了一抹残白的月牙儿,星星也了了无几,显得有些暗淡无光。
老者心中暗目腹诽着:朱厚照小儿,既然你愿意自毁长城,想斩杀祥瑞候泄愤。某便索性帮帮你,让你先尝尝后悔莫及的后果。
他冷冷一声讥笑后,又情不自禁的陷入沉思中:你还是如此仁善讲义气吗?某却不能坐视别人想加害于你,为了你和亲人的人身安全着想,某只好行此不轨之事。
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论事情成功与否,某都一意孤行下去。哪怕你事后如何责罚怪罪,某都不会后悔,和违抗你的教诲。
唉,天下之大,聪慧明智之人如过江之鲫,谁又能了解某的苦衷和理想。
成王败寇,就在此一举,若事有不济,某先告别而去,九泉之下任由他人评判忠奸吧。
蜀王朱厚煌自从有了谋叛之心,便开始蓄积有生力量,并且暗中联络各地大小土司势力,只待时机成熟高举义气反抗朱厚照的统治。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到了正德八年夏收之际,蜀地新任的大小官员都换成保帝派一系的人手。
而且大多贪婪成性,或一根筋的对付其他派系的官员,搞得蜀中一片狼藉,士民们人心慌惶。
再加上有心人的操控,让蜀王朱厚煌的野心顿时膨胀起来,不顾军师的劝阻,执意要发动兵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