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屿这番基于“后世”经验的精准预判,让夏梦和方育平都吓了一跳。
夏梦是老派演员出身,她的黄金时代更注重剧本的文学性和表演的深度,对于这种纯粹基于市场类型学的分析,感到既新奇又有些茫然。
而方育平,作为典型的文艺青年,他的关注点始终在个体命运和社会写实上,商业类型的潮流变化,并非他思考的重点。
方育平扶了扶眼镜,带着几分文人的清高和固执,轻声反驳道:“陈生,市场的潮流瞬息万变,我们何必总是追逐风向?拍好我们自己想拍的故事,表达我们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行吗?”
陈屿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却锐利地看向方育平,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方导,我问你,你想不想在太平山顶买一间能看到维港全景的大房子,带着巨大的落地窗?
你想不想让你的孩子将来能去最好的国际学校读书,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你想不想在闲暇时,带着你的太太和孩子,不是挤在旺角的茶餐厅,而是真的每个周末飞去意大利的广场喂鸽子,或者去威尼斯的水道泛舟?”
这几个问题,如此具体,如此物质,却又如此真实,像几记重锤,敲在了方育平的心上。
他张了张嘴,脸微微泛红,有些窘迫地低下了头。
是啊,他是导演,是艺术家,但他也是丈夫,是未来的父亲。
以他目前拍摄文艺片所能获得的微薄报酬,以及青鸟初创期的艰难,要实现陈屿描述的那种生活,简直是天方夜谭。
艺术理想固然重要,但现实的物质保障,对家庭的责任,同样无法回避。
他的沉默,已然是一种回答。
陈屿见好就收,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诚恳:
“方导,我并非要我们放弃艺术追求,一味向钱看。
我想说的是,赚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想站着,还能把钱赚了,更是世上最难的事情之一。
我们研究市场趋势,探讨商业类型,不是为了媚俗,而是为了理解这个时代观众的情感需求和娱乐方式,这才是电影被发明出来的意义。
它从来都是大众的艺术,而不是为了那么一小撮人,一小个圈子的自娱自乐。
只有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用电影与他们对话,才能在实现艺术表达的同时,也让公司良性发展,让我们自己和团队成员,都能过上更有尊严、更富足的生活。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
夏梦在一旁听得心潮起伏,事实上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这个年轻人,看得实在太透彻了。
“阿屿,那依你看,结合我们青鸟现在的情况,这第二个项目,具体该怎么落笔?”
“夏梦姐,方导,正如我方才所说,功夫喜剧和都市动作片是未来的大趋势,但这两个类型,尤其是前者,对制作经费、动作指导、特效场面要求都比较高,以青鸟目前的实力和资源,贸然进入,风险太大。”
随即,他话锋一转:“但是,潮流我们可以紧跟,题材我们可以变通。
既然暂时拍不了硬核的都市动作,我们可以拍都市情感,拍时装剧情片!
将镜头对准这座繁华都市里,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这同样是市场需要的,而且制作成本相对可控,也更符合我们‘高质量商业片’的定位。”
说完,陈屿不再犹豫,他向夏梦要来了纸和笔,俯身在茶几上,笔尖沙沙作响,开始快速地书写勾勒。
夏梦和方育平屏息凝神地看着,办公室里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过了约莫一刻钟,陈屿放下笔,将写满字迹的几页纸递给夏梦。
夏梦接过来,带着几分疑惑和期待,低头细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清秀又带着几分暖意的字——《甜蜜蜜》。
夏梦吓了一跳:“这不就是去年才火起来的那首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