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天理昭彰报应临
苏尝在路上与徐远霞閒谈了一下。
大髯汉子正好也要去往东南方向去,也因此跟一行人暂时同路。
不过他去的是更远更南的青弯国。
所以跟张山峰一样,会在胭脂郡的仙家渡口与苏尝几人分別。
至於大髯刀客为何要进行这趟远行,他也並未向眾人隱瞒原因。
他指了指身上的包,对苏尝说道“在前几个月,我与几个好友一同前去斩妖除魔。
具体事情就不说了,免得圣人学生您见笑。
反正我们四人,最后只活下来一个徐远霞,其中一人连尸体都没了。
其余两人好岁还能让我帮著收户,两只骨灰罈,一只已经送到了古榆国。
还余下一人的家乡,就在青鸞国。”
对此颇有感触的陈平安轻声问道,“徐大侠,你后悔那次选择吗?”
汉子低头不语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苦涩的扯了扯嘴角,
“死了的人,不知道。反正活著的人,都快要后悔死了。”
发觉自己好像揭了人伤疤的草鞋少年连忙道歉。
但是徐远霞却摆摆手,表示不在意。
隨后他摸向腰间杨晃夫妇赠送酒水竹筒,想要喝口酒解解愁。
一旁的苏尝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解下腰间的酒葫芦,递给对方。
徐远霞接过酒葫芦,拔开塞子闻了闻后,又笑著自我调侃道,
“早知道说自己的惨事能让苏少侠你请我喝酒,我昨晚就该拉著你诉苦的。”
如此说的徐远霞连闷了两口酒,接著便感觉心口在烧。
这才发觉苏尝葫中酒水珍贵的汉子,没有恋栈不舍,也没有贪心。
果断將酒葫芦交还给苏尝后,他转头对陈平安淳淳叮嘱道“我徐某人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是江湖上的事很难说的清。
有时明明帮忙,却不一定如杨晃夫妇那样得到感恩。
事后背黑锅,没死在妖魔手上,却伤亡於人手中的事情。
我不但亲眼见过,也曾亲身亲歷过。
不要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我的许多朋友就死於好心两个字上面。
背著的这个,就是其中之一.
这可能是这位满腔豪气的刀客,头一次在几人面前如此不豪气。
但是无论是苏尝他们,还是张山峰,没有一人对他升起一丝嘲笑之心,反而多了几分敬佩。
明明徐远霞懂这些人心回测,也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刚经歷了好友故去的刻骨铭心。
但在听到此地可能有妖魔作崇之后。
背著故友骨灰的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古宅之中。
一旁的刘高华也出声感嘆道,
“好人真是难做!
要我说,既然这世道如此亏待好人,那好人也不用时时要求自己处处管事。
北隨后他有些愤愤不平道,
“朝廷那些人不作为,儒家学院学宫那边更对我们这样的撮尔小国毫不理会。
能人异士之中,又少有像苏公子你们这样愿为弱者出头的。
难道这世间就只能靠少数人牺牲缝缝补补吗?
我觉得大可不必!不值得!”
已经能远远看见郡城的苏尝,闻言似笑非笑的看著这位打抱不平的郡守之子“刘公子说得有道理,那我们一会儿可就绕道而行了。”
还不清楚內情的刘高华一脸懵逼的看著青衫少年。
已经见城中黑气的苏尝缓缓道“郡城里,有邪魔外道作崇。”
刘高华闻言一愣,隨后他垮著脸问道,“真的?”
苏尝点点头,“真的。”
看出青衫少年的表情根本不像在说谎的郡守之子,苦著脸道,
“苏公子,苏神仙,刚才我那些话你就当做没听见。
这世道还真需要你们这些有菩萨心肠的人来救苦救难啊。”
苏尝看了看因为刘高华乾脆利落的不要脸,而神情呆滯的陈平安与张山峰。
隨后又对身边的小文轻声道,
“所以说还是得走万里路,见万人面。
有些人和事不亲眼目睹,就不知道其中的复杂和矛盾性。”
能听见心声的青衫少年清楚的知道,刘高华为徐远霞打抱不平是发自真心。
此时希望苏尝等人出手相助,也同样发自真心。
不能说这位郡守之子说话隨意,只能事到临头,身在其中,才更见人心。
在焦急的刘高华带领下。
一行人来到了胭脂郡城的太守府。
在儿子刘高华的引荐下。
已经察觉到城內异样,所以满脸忧色的刘郡守,很快就在客厅接见了一行人。
这位郡守在看见气度不凡的青衫少年之后,甚至没有要求几人显露几招。
就亲自带著一行人去往正厅。
来到大厅之后,刘高华大吃一惊。
因为正厅內已经坐著七八人。
既有按刀而坐的披甲武人,也有在郡城堪舆图上指指点点的年迈文官。
还有几个精神饱满、气態丰茂的男女,一看就是修行中人。
刘郡守大致介绍了一圈,这些人多是胭脂郡本地的世外高人。
走到放有都城形势图的桌子旁后。
刘郡守先给苏尝一行人大致说著当下形势,
“今早城隍阁那边的天官塑像,大半个身子都裂了,还渗出鲜血来,淌了一地。
而且庙里边,还爬满了蛇鼠蝎子如今我已经派人关了城隍庙大门,免得嚇到老百姓。”
刘郡守是第一次处理这类事故,急得嗓子眼都在冒烟。
这会儿说话的时候嗓音沙哑,一旁的幕僚老人赶紧端过来一杯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