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从驪珠洞天开始成仙 > 第142章 ——双目可见人之錮

第142章 ——双目可见人之錮

第142章 ——双目可见人之錮

苏尝没有费太多功夫。

便安抚好了有些怯生的小瓷人。

给茅小冬介绍了他如今文爭目的代名。

顺便说了一下小文的记忆情况以及与齐先生的区別。

听闻青衫少年讲述完面前的瓷人少年其实已经与自己的齐师兄无太大关联。

早有心理准备的高大老人还是忍不住嘆惋。

不过他对小文的目光依旧充满爱怜。

察觉到了这个老爷爷慈爱的目光与善意,瓷人少年与他相处起来也逐渐心安。

其实这一路走来,小文爭目除了吃吃睡睡,也有在听听看看。

在苏尝与小宝瓶的陪伴下,他也逐渐领略了一点当今世界的大象方千。

背上那个变字,也不再如齐先生刚写下时那么黯淡。

此时他正好奇的打量著重新转回身后,眼眶便有些发红的高大老人腰间。

那里有一支红木戒尺高悬。

感觉到白瓷少年停留的视线。

茅小冬毫不犹豫的取下腰间戒尺,將它递到文爭目面前,方便他细细察看。

跟著苏尝认得一些字,但认得不多的白瓷少年先读出了上面的“规矩”两字隨后他看著更上方的两个小篆,有些为难。

这两个复杂的字,他实在有些不认识。

好在青衫少年及时给了他答案,

“是不逾。就是不违反,不打破的意思。”

“不逾规矩。”

於是这次小瓷人终於顺利的將红木戒尺上的四个字念了一遍。

隨后他又轻声重复了一下苏尝刚才的解释,加上了一点自己的所见“不违反、打破规矩,始终处於规矩中间—”

隨后白瓷少年看看微微頜首的高大老人“所以老神仙你,才会把自己装在一个四四方方的格子里吗?”

原本还在为小瓷人对於不逾规矩的解释而点头的茅小冬。

听闻这如天真童言一般的话后,他面色骤然一变。

一边的崔东山发出了喷喷的感嘆,

“小茅啊,你瞧瞧,你活了那么多年,修行也卡在元婴境那么多年。

结果真正的心结和问题,却还得由一个小小少年来发现。

我要是你,都得刨个坑,把自己埋里面。”

茅小冬没有理会他的发贱,只是认真的看著白瓷少年。

酒糟鼻的高大老人语气复杂的问道“小文,在你眼里,我身边有个四四方方的格子?”

看到老人的面色改变,听著老人沉重的语气。

小瓷人以为自己失言闯祸,而有些不知所措。

他徵询的看了一眼身边的青衫少年。

苏尝微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事的,茅老先生不是坏人,你就大胆对他说你所看见的。”

听到青衫少年的鼓励。

小文爭目才鼓起勇气对一脸期盼的茅小冬细细描述,

“老神仙,你身体四周確实有一圈由各种文字组成的木板。

这些木板组成了一个四四方方格子,把你整个人都装在了里面。

它们有些泛著光,有些却已经晦暗,还有一些甚至开始腐烂。”

瓷人少年顿了顿,仔细瞅了半天。

隨后他又睁著那双清澈的眼睛看著茅小冬的心口,

“中间这块木板,还伸出了一根刺,扎入了老神仙你的心田。

上面前半截写著文,后半截写著礼。』

高大老人的面色瞬间苍白一片,隨后苦笑喃喃,

“即使齐师兄不是齐师兄了,还是能那么轻易的把我看穿。”

崔东山在一旁拍手笑道,

“我就知道小师弟有出息。

茅小冬,当初老秀才为了你,舍下面子去求礼记学宫那群人。

只要你改换门庭,不仅可以顺利破境,成为学营祭酒也不一定。

结果你拒绝也就算了,这么多年了,还是放不下对於先生为你丟面的愧疚感。”

隨后白衣少年故作一副恨铁不成钢的长嘆,

“瞧你这点出息!

把自己拘泥在四方格子里,就是对先生最好的报答了吗?”

听著崔东山的詰问,高大老人再次一嘆。

苏尝则在和能看见別人身上所带锁与禁的小瓷人交谈。

他们一问一答,就是寻常先生提问弟子一般。

“小文,你觉得这红色戒尺上不逾规矩四个小字怎么样?”

“苏先生,老爷爷身边的有些规矩看起来很好。

它们的顏色都是金灿灿的,泛著的光也让我感觉很温暖。”

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苏尝提问的白瓷少年认真的回答,

“但有些规矩看起来就很腐朽与死板,需要改变,就像———”

看他卡壳了一下,苏尝笑著替他补充,

“就像红烛镇大驪开国皇帝,一旨让神水国遗民千百年不得上岸的规矩一样。

这样的规矩需不需要遵守,是不是不得逾越?”

瓷人少年连忙摇摇头,表情认真,

“这是需要改变的规矩。”

青衫少年点点头,

“没错。

像这样束缚、压迫、毒害凡人的规矩在浩然天下还有很多。

然而许多儒家圣人却正在为它们背书,让它们蔓延的肆无忌惮。

也有很多高高在上的神仙对於最下面的人苦难视而不见。

就像他们摩拳擦掌,等著妖族入侵浩然,好藉机使自己的大道契合一样。”

接著苏尝继续对似懂非懂的白瓷少年轻声说,

“浩然天下,版图辽阔,各洲各处自然也有战乱纷飞之地。

可大多还是如大隋这般大致安定。

孩子们只在书上看得到那些血流长河、饿千里,大人们每天还有閒心斤斤计较柴米油盐。

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有的想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有的嚮往那些山高月明、乾坤朗朗。

可这些琐碎但又真实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