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一圣临轩千子贵,三碑立雪万方融
“孟先生,这等话还请忍耐,须知今日来此的,虽多数是儒生,但也有不少贵人,万一被人听了去,可就是祸事。”史朝清回头告诫了一句。
“放心,我自有分寸。”孟先生只是点点头。
待二人走近,想要入那塾学,却是被人给拦下来了。
“还请两位拿出垫学推荐信,或者是学宫信物。”
拦住他们的,正是这建勛垫的学员胡奔。
他本是閒散出身,年岁很大才入得塾学,若非这建勛塾衰落许久,也不会招收,过去都是低调行事,並不奢求在学问上、在儒道上有所进境,但现在看著来往之人,却是意气风发,满脸笑容。
“没有推荐信,便不能入內?”史朝清问了一句。
孟先生则皱眉道:“这建勛塾我曾经来过,还不是隨意什么人都能入內,如今却有这么多规矩了?”
他这话一说,旁边就有几个同样被拦住的人纷纷附和,吵闹著也要进去,还说他们过去走过这书塾时,都会有人出来拦住他们,请他们入內一观。
“还不是狐假虎威,仗著李先生的势———
更有人道:“既有那么大的名头,莫非不该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那该是山长的胸襟,与我无关,胡某只管在这里筛掉凑热闹的!诸位,如今这情况与过去不同,你等心里该是一清二楚的,”胡奔倒也不著恼,更不慌乱,反而斯条慢理的说著,“况且,咱家山长乃是当世圣贤,他在咱们自家的书塾讲解学问,那来的人自然都是求学的。这倒也不是我家山长扫自珍,实在是院子不大,装不下这许多人,若真箇都进得里面,怕是谁都没有落脚之处了。”
眾人一听这话,还有人想要分辨,但人群后面却有个声音道:“这位君子,
想来便是建勛塾出身吧?那也就是圣贤门徒了,他的说话自然是有道理的。”
话音落下,八名佩剑扈从劈开人群,入目的却是一名身著白衫的男子,身旁跟看儿人,皆是城中贵胃。
很快,就有人认出了这说话之人的身份。
“信王?”
“没想到是信王殿下当面!”
“信王也来了?”
“圣贤门徒,自然要守圣贤的规矩。“信王屈指弹出洒金笺,纸角“弘文馆”朱印隱隱泛光,“我亦是钦佩圣贤文章,特意討了此物过来,想要进去听得圣贤学问。”
与他同来的一眾贵胃,亦纷纷取出信物、荐信,显然都是有备而来。
胡奔听著“圣贤门徒”之说,脸上已是笑开了,却还没有忘记职责,小心验证后,才侧身让路。
信王一行人鱼贯而入。
其中一人,在进去的时候,还认出了史朝清,便道:“这不是史郎君吗?你也想入內听圣贤讲学?也对,你乃昭武九姓之后裔,正该沐浴道德文章的教化。
3
信王闻言停步,看了史朝清一眼:“你是粟特人?不错,有沐浴教化的心,
终归是好的,那何不寻个书塾,又或者找个书斋去疏通,兴许还来得及。”
“多谢信王殿下提醒。”史朝清拱手为礼,等见著信王一行人进去,也不耽搁,领著孟先生又回返一处。
人群中却有人道:“粟特郎君,不去西市相骆驼,来沾文气?走错了门吧?“
孟先生勃然欲斥,却被史朝清暗扯袖角,拉到了街角。
孟先生愤愤不平道:“一次讲学,却搞出这么多名堂!”
“刚才那生员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史朝清眯起眼晴,“大唐乃是天朝,自来讲究一个尊贵有序,肯定是对的,若有疑问,定是一时领悟不得。不过,在门前设下封禁也算正常,况且他们既有规矩,便可破之——“
孟先生还待问自家主上如何破之,却见阴影中忽有一道身影浮现,扔出来两封信笺。
史朝清接住之后,分出一封给了孟先生,后者低头一看,见其上开篇就写著“洛明精舍”四字,后面则是推荐自己能入建勛塾听讲的內容。
“这”孟先生接过信笺时,发现纸质竟与信王那封一般无二,“这么快!?”
待他要细看推荐词句,却被史朝清按住手腕。史朝清道:“既有钱財,又有人脉,什么东西拿不到手?走吧,去见识见识,那位当世圣贤。未来,说不定吾等要与他作为同僚呢!”
等史朝清再来门前,瞧著胡奔脸上的然之色,却也不免失笑。
孟先生更是跳高气扬,自胡奔身旁进去待入了院中,前行几步,穿过一扇月门,见得里面人来人往,史朝清眯起眼晴,微微一扫,就瞧见了几个熟悉面孔,都是洛阳有头有脸的人物,而在他们身旁都跟著年岁不大的书生,看上去该是子侄一辈。
他不由感慨道:“这圣贤讲学居然还是个结交人脉的好地方,这里面的许多人,过去为了与之结交,我可是了不少力气与钱財—”说著说著,他见著人群中有两女穿行,年岁不大,迎来送往,而无论是何等出身、如何身份、年岁大小,见著二女,皆要停步言语一二。
“这—当是那苏家的主僕二人!”
看了好一会,史朝清便认出了二人,不由感慨:“这便是时也命也,这苏玉衣据说只是官宦世家的小姐,其父死后,家道中落,余財不多,其中最有价值的便是建勛塾,但这些年亦每况愈下,眼看著再过几年便开不了了,谁曾想,竟让她找出了个当世圣贤!如此一来,这建勛垫的地位可就不同了,日后不知有多少贵胃子弟、世家传人,要来这里镀金,咱们费尽心思结交的人,她苏玉衣坐在家中就能说上话!”
顿了顿,他又对孟先生道:“先生,你如今该是知道,那李去疾的价值了吧?若能將他拉拢,哪怕吾等身在边疆,亦可招揽天下英杰、收拢万里名士!”
孟先生眉头一皱,再看那苏家的主僕二人,却是半响说不出话来。
他们却不知,如今正被议论和羡慕的苏玉衣主僕二人,却是有苦说不出。
看著那过往求一见而不可得的大人物,这会都主动过来攀谈,和顏悦色,平易近人,她们却无一点开怀之意。
待得稍微停歇一会,这主僕二人就来到一处角落,唉声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