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皇明 > 第359章 联姻取信,舍身谋国

第359章 联姻取信,舍身谋国

见布和松口应下出兵之事,熊廷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真切。

入宫的事情,是之后的烦恼。

现在消灭建奴,才是关键。

主要的问题谈完了,熊廷弼想起布和被袭击的事情。

他端起桌上的奶茶抿了一口,话锋一转,状似随意地问道:

“本经略听闻,布和台吉从科尔沁部赶来时,在路上遭遇了劫掠?莫非是察哈尔部的人所为?”

这话看似无意,实则暗藏玄机。

若是察哈尔部动手,便意味着林丹汗或许对明蒙盟约心生二意,甚至可能与建奴暗中勾结,那后续联手攻打开原的计划,便需重新斟酌。

甚至

他还需要防备林丹汗的袭击。

熊廷弼目光紧紧盯着布和,等着他的答复。

布和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摇了摇头。

“启禀经略公,并非察哈尔部的人,动手的是我们科尔沁部自己人。”

“科尔沁部自己人?”

熊廷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放下手中的茶碗。

“这倒奇了,都是同族,为何会对台吉动手?”

布和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缓缓解释道:

“经略公有所不知,我们科尔沁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奥巴台吉为首的一派,向来亲近建州女真,早年便与努尔哈赤有过密约,收了建奴不少好处。

他们见我要带女儿来明廷结盟,怕坏了他们与建奴的关系,便暗中派了人,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必经之路上设伏,想要劫掠我们的车马,阻止我们前来抚顺。”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庆幸:“好在我早有防备,带了一千精锐亲卫随行,拼死抵抗才杀退了他们。

只是可惜了几车准备献给经略公的皮毛与药材,都在混战中被烧了。”

熊廷弼听完,心中恍然大悟,暗自庆幸。

若非当今陛下纳了哲哲为妃,让莽古斯兄弟有了攀附明廷的底气,再加上使者带去的优厚条件,恐怕科尔沁部早已彻底倒向建州女真,成为建奴的爪牙。

到那时,明军不仅要面对建奴的铁骑,还要防备科尔沁部的突袭,收复辽东的难度,不知要增加多少。

“原来如此。”

熊廷弼缓缓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

“没想到科尔沁部内部竟有这般波折,奥巴台吉此举,倒是差点坏了大事。”

他看向布和,眼中多了几分赞赏。

“台吉能在同族阻挠下,坚持前来结盟,这份魄力与远见,实在难得。”

布和摆了摆手,语气诚恳:“经略公过誉了。我此举并非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科尔沁部的未来。

建奴虽暂时强盛,却只知压榨部落,大明才是能给我们草原人安稳生计的依靠。只要我的女儿能顺利入宫,我定能说服更多首领,与经略公一起对付建奴。”

两人又围绕草原各部的动向聊了许久。

布和详细介绍了内喀尔喀五部的观望态度,以及林丹汗在察哈尔部的掌控力。

熊廷弼则透露了林丹汗即将出兵攻打开原的计划,让布和心中对后续战事更有底。

两人都颇有所得,双方的关系也在交谈中更近了一步。

聊着聊着,熊廷弼注意到布和脸上渐渐露出倦色,眼底布满红血丝,显然是连日赶路未曾好好歇息。

再看他身旁的两个女儿,本布泰早已困得睁不开眼睛,小脑袋一点一点的,靠在布和的腿上。

海兰珠虽强撑着,眼神也变得迷离,小手紧紧攥着父亲的衣袍,一副随时要睡着的模样。

熊廷弼当即停下话头,语气温和地说道:“布和台吉,你们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早已疲惫不堪。军营中已为你们备好帐篷与炭火,暂且先去歇息,有什么需要的物资,尽管跟军需官说,明廷绝不会亏待盟友。”

布和心中一暖,连忙起身道谢:“多谢经略公体恤!那我便先带女儿去歇息,明日再与公商议后续事宜。”

他弯腰将困得迷糊的本布泰抱起来,小姑娘在父亲怀里蹭了蹭,嘟囔着几句蒙古语,便彻底睡熟了。

布和又伸手牵住海兰珠的手,对着熊廷弼躬身行了一礼,才带着女儿缓缓走出大帐。

布和父女的身影刚消失在帐门外,帐内的轻松氛围便瞬间消散。

一直静立在帐角的参谋周文焕快步走上前,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担忧,眉头拧成了疙瘩:

“明公,您答应让科尔沁部女子入宫,此举实在太过冒险!”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急切:“您想想,朝堂上的言官本就对您经略辽东多有非议,如今您竟主动将两个蒙古异族女子送入皇宫,这岂不是给了他们弹劾的把柄?

‘引异族女子乱宫闱’‘擅权越职私定联姻’,随便一条罪名,都能让明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周文焕跟随熊廷弼多年,深知朝堂斗争的险恶。

以往熊廷弼治军严苛、耗费军饷,便已遭不少官员弹劾,如今涉及皇室后宫,更是触碰了朝堂的敏感神经,稍有不慎,便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熊廷弼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他心中何尝没有这份担忧?

只是事已至此,早已没有退路。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忐忑,缓缓说道:“文焕,你不必担忧。陛下曾给我密信,言明辽东之事由我全权处置,不必事事奏请;而且信中还特意提到,若有机会,可通过联姻拉拢蒙古部落,稳固辽东防线。”

“可这毕竟只是密信啊!”

周文焕急得上前一步,脸上的担忧之色那是直接溢出来了。

“密信无诏旨背书,一旦朝堂非议四起,陛下为了安抚百官,若是翻脸不认,说从未有过此令,您该如何自处?到时候,您便是有口难辩!”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熊廷弼的心上。

他何尝没想过这种可能?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即便当今陛下年轻有为,可历代有为之君皆无情。

景帝之卖晁错,武帝之诛主父偃

前朝的例子太多了。

在朝堂压力与个人权位面前,牺牲一个臣子,并非不可能之事。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然而,思索许久之后。

熊廷弼转过身,眼中没有丝毫退缩,语气斩钉截铁,似乎也是在给自己一些信心。

“不会的,陛下不是那种人!”

他想起这段时间与皇帝的密信联络。

皇帝的对他的绝对信任,绝对不是假的。

而且,以陛下对待身边人的做法,他不会将他推出去做替罪羔羊的。

“明公三思啊!”

周文焕快急死了。

“若到了那一步,只需牺牲您一人,便能平息朝堂的非议,稳固陛下的权位,您觉得陛下是会保您,还是会……”

他话未说完,却已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点得明明白白。

在皇权与臣子之间,大多数帝王都会选择前者,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铁律。

熊廷弼却突然笑了,笑声中带着几分洒脱,又有几分悲壮:

“文焕,你跟随我多年,还不了解我吗?我熊廷弼所求,从来不是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平定辽东、收复失地!”

“我相信陛下,不仅因为陛下的信任,更因为陛下清楚,辽东战局离不开我。

可即便退一万步,他日我平定了辽东,陛下为了安抚朝堂,拿我问罪,我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只要能解决建奴,只要能让辽东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只要能为大明守住这北疆门户,牺牲我一个人,又算得了什么?”

周文焕看着熊廷弼坚毅的侧脸,眼中满是敬佩,却也带着几分酸涩。

到了现在,他心中也是理解了熊廷弼的想法。

他的这位明公,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装的,只有辽东的战局,只有大明的江山。

世人皆有一死,然死生大义迥异。

或轻于鸿毛随风散,或重于泰山镇乾坤。

能挽狂澜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留丹心照汗青。

对明公而言,或许,这便是最好的归宿。

ps:

加更会晚,不用等,明天起床来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