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烽火连天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他停顿一下,决定稍微点破一些:“地產有周期,有涨就有跌。
现在价格高,不代表永远高。
做这种大型项目,必须考虑最坏的情况。”
张建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话说到了他的痛处。
集团內部也对目前地產过热表示担忧,但像陈秉文说得这么直接的,还是第一个。
“第三步,弥补开发经验短板,借力打力。
地產开发,尤其是大型新市镇,华润的经验可能不如一些本地老牌英资或华资房企。
是否可以考虑引入有实力、有经验的合作伙伴?
例如,与会德丰这样在港府工务局有良好记录和关係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华润控股,他们出技术和管理团队,快速补齐短板。
同时,立刻与港府工务局洽谈,爭取將规划中的市政工程以总承包形式签下来,据说港府对这类项目承诺有15%的利润保证,这既能保证收益,又能锻炼队伍。”
“第四,加快销售回款,形成资金闭环。
示范区的住宅,无论是居屋还是小型商品房,一旦条件具备,立刻启动预售。
用市民的预付款来支撑后续开发,减轻自有资金压力。”
陈秉文一口气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观察著眾人的反应。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隨后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陈秉文提出的四点建议,特別是“借力打力”和“加快回款”,说到了不少人的心坎里。
华润確实缺乏大型地產开发的经验,与有经验的本地企业合作,同时利用港府工程锻炼队伍,是个非常务实的选择。
张建华看向几位副手,交换了眼神,然后转向陈秉文,郑重道:“陈生,你的策略,我觉得非常切合我们现在的实际困难。
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请教。”
“张总请讲。”
“你刚才提到,要儘快启动,甚至要抢时间。
除了资金和经验的考虑,是不是还有別的担忧?”
说完,张建华目光直视陈秉文,想从陈秉文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陈秉文不露声色的在心里暗赞了一声。
能当上华润的总经理,张建华果然不简单。
他略一沉吟,决定把话再点透一层。
陈秉文压低了点声音,让在座的人都不得不集中精神听,“我確实有些担忧。
这个担忧,不在於华润的实力,而在於.时机和態势。”
他环视一圈,缓缓说道:“港府批出这么大面积的土地,是希望看到新市镇儘快成型,解决市民的居住问题。
如果开发方显得力不从心,进度严重滯后,为了整体规划不被无限期拖延,港府会採取什么措施?
是引入更有执行力的合作方,还是会有其他考虑?”
陈秉文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很明白。
华润再不行动,地可能就不是你华润一家说了算了,港府隨时可能插手。
这比直接点明某个商业对手更具威慑力,也更符合华润作为中资企业的敏感身份。
张建华的脸色更加凝重。
显然,陈秉文点出了他最大的担忧之一。
不过,既然说开了,陈秉文也没准备停下来,而是继续加码,“现在全港的华资、英资,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新市镇开发,特別是这种规模的项目,是未来十年的重要战场。
华润慢一步,其他有实力的財团就会抢先一步,占据有利位置。
到时候,不仅天水围本身可能横生枝节,华润在整个港岛地產界的声誉和话语权也会受到影响。”
说完,他坐回座位,不再多言。
该点的都已经点了,再说就过犹不及了。
剩下的,需要华润內部自己去消化、去决策。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张建华眉头微蹙,显然在快速权衡。
终於,他抬起头,环视一圈在座的华润管理层,然后看向陈秉文,眼神里多了几分决断:“陈生,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尤其是关於港府態度和时间窗口的判断。
我们不能再等了。”
他对其中一个副总说道:“老王,散会后立刻组织一个专项小组,就按照陈生刚才提的思路,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一周內拿出一个详细的、可执行的天水围推进方案给我!”
“是,张总!”那位王姓副总立刻应下。
张建华又看向陈秉文,诚恳的感谢道:“陈生,感谢你的真知灼见。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携手,把天水围这个项目做好,做成標杆。”
“一定。”
陈秉文知道,初步的目標已经达到。
华润这架庞大的机器,终於要被推动著向著他希望的方向加速运转了。
而一旦天水围这个“超级工程”全速启动,作为重要股东之一的长实,必然要被捲入其中,消耗大量的资金、人脉和管理精力。
会议结束后,张建华再次与陈秉文用力握手,亲自送他离开。
“陈生,今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建华握著陈秉文的手,用力晃了晃,“以后还要多向你请教。”
“张总言重了,互相学习。”陈秉文谦逊地回应。
李国伟陪著陈秉文下楼。
走到一楼大厅,李国伟看看左右无人,压低声音对陈秉文说:“陈生,张总这次是下决心了。
不瞒你说,集团內部对天水围项目分歧很大,反对声音不少,主要是担心投资回报周期太长,风险不可控。
你今天的分析,特別是从战略高度和政治影响角度的阐述,正好给了张总最有力的支持。”
陈秉文点点头,他猜也是这种情况。
李国伟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陈生,还有个事不知道方不方便问?”
“李经理请讲。”
“你刚才提到,担心其他有实力的財团会抢先一步.不知道你心里有没有具体指哪一家?”
李国伟问得比较含蓄。
陈秉文心里明镜似的,李国伟这是在探他的底,想知道他是否针对特定的竞爭对手,比如.长江实业。
他笑了笑,回答得滴水不漏:“李经理,港岛就这么大,有实力吃下这种大项目的,无非就是那几家英资洋行和本地华资巨头。
具体是哪一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华润要抢在他们形成共识、採取行动之前,先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只要华润动作够快,姿態够坚决,別人想插手也得掂量掂量。”
李国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明白了。谢谢陈生指点。”
送走陈秉文后,李国伟立刻返回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