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如同暗潮,在戒严的肃穆表象之下汹涌流动。
“陆学士已然不治”的消息被传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见,更添几分人心惶惶。
……
就在京师因陆临川遇刺而风声鹤唳、全城戒严之际,来自日本的朝贡使团,在经过层层核查、艰难跋涉后,终於抵达了京城,被安置在专供外国使臣居住的鸿臚寺会馆。
一路行来,使团正使小西隆景目睹了京师异乎寻常的紧张气氛。
街巷间巡逻的甲士,城门处严苛的盘查,以及百姓脸上那种混杂著恐惧与议论纷纷的神情,都让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座帝国的都城定然发生了极大的变故。
入住会馆后,他立刻派出手下,以採购物品、领略天朝风物为名,试图打探消息。
然而,戒严期间,人心惶惶,他们的打探行为显得格外扎眼,很快就被负责“陪同”的礼部主客司官员委婉而坚定地劝阻了,只得到一些“京师近日加强戒备,乃为肃清治安,不必惊疑”的官方辞令。
这反而更让小西隆景確信有事发生。
直到翌日,他通过私下重金贿赂一名负责送饭食的驛馆小吏,才终於得知了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皇帝宠臣、翰林侍讲学士陆临川,於几日前遭遇刺客伏击,身负重伤,性命垂危!
“陆临川……遇刺?”小西隆景手中的茶盏微微一晃,“消息確切吗?”
“千真万確……如今满京城都传遍了……说陆学士怕是不行了……九门都因此戒严了,到处都在抓人呢……”小吏接过赏钱,慌忙溜走。
“看来,这大虞也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小西隆景顿了顿,似乎在思考该用什么词汇。
副使岛津忠恆面色凝重:“小西君,此事看来极为严重。大虞皇帝定然震怒非常。”
通译冈本右卫门低声道:“这位陆学士,似乎正是我们之前议定,要重点结交的关键人物。如今他生死未卜,我们的计划……”
细川藤孝则嘆息一声:“可惜,如此才华横溢之人,竟遭此劫难。”
小西隆景默然良久:“计划不变。甚至……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机会?”岛津忠恆不解。
“正是。”小西隆景頷首,“陆临川若在,以其圣眷和权势,我们欲通过他促成关白殿下获封,固然是捷径,但亦需付出相应代价,且此人精明强干,未必好相与。”
“但如今他重伤濒危,朝局必然动盪,权力会出现真空。”
“皇帝悲痛震怒之余,亦需安抚人心,稳定局面。”
“此时若我们能恰当表达关切,或能更快地贏得大虞皇帝的好感与信任。”
“况且,陆临川若不幸身亡,他留下的位置和权力,必然有人覬覦。”
“我们或可藉此观察,看看谁能成为新的实权人物,早做接触。”
“总之,局势越乱,对我们而言,或许越有可趁之机。”
“当然,一切需格外谨慎,绝不能捲入他们的內部爭斗。”
眾人闻言,皆觉有理。
“那我们当下该如何做?”岛津忠恆问。
小西隆景沉吟道:“首先,以日本国使团正使的名义,正式向礼部递交文书,对陆学士遇刺一事表示震惊与深切关切,祝愿陆学士早日康復。言辞务必恳切恭敬,符合天朝礼仪。”
“其次,继续设法,不惜代价,打探更多关於此案、关於陆临川其人的详细信息。尤其是……他有哪些政敌?哪些人最不愿看到他推行新政成功?这或许能为我们指明方向,甚至……找到未来的朋友。”
“嗨!”眾人齐声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