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弟子恐难承重。”
霍光满心喜悦激情褪去。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认为是有生之年无法完成的事。
尽诸侯事,再儒家魂。
无数圣贤都没能做到的事,霍光不认为自己能做到。
这非人力所能为之。
霍光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很清晰,那就是成为如恩师这样的权臣。
如果有可能再进一步,成为伊尹那样能行废立之事的权臣,霍光更加愿意。
只是,霍光觉得不太可能,和当今太子掰手腕,自己的力量貌似差了亿点点。
当年入儒门,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谋求进身,要说对儒学有更高的展望,那就说笑了。
学问至此,要么曲于皇权,要么遵从本心。
曲于权势,下场就摆在眼前了,遵从本心,效孔子故事,游历天下,广收门徒,未免太清贫了些,非是霍光所想。
尽诸侯事,霍光为了剖析万物至理,以后在仕途有更大的进步,可以更好地匡扶社稷,还愿意努力努力。
再造儒家?
别逗你光儿哥笑了。
现在的儒家,在大汉境内,可谓是人嫌狗厌,至王公,下至黎庶,无人谈及不要啐两口,防儒甚于防川。
哪怕如恩师所言,他阅尽诸侯事,有了无智慧,可以总结出无思想,到那地步,他已经不逊色于孔子,有那本事,他何不自己开宗立派呢?
什么孔家不孔家的,给汉家天下来个小小的“霍家”震撼,他不就成了什么子。
霍子啊!
霍光不是个爱做梦的,可想到那个景象,还是美的有点收不住表情。
美滴很!美滴很!
枯手过案,重重地敲在了霍光的脑袋,不亚于当头棒喝,剧烈地疼痛,使得霍光幻想停止,整个人都放空了。
表情狰狞,牙呲嘴咧。
公孙弘如何能看不出逆徒的想法,没好气道:“小光,你一日是儒家人,便一辈子是儒家人,想离经叛道,你也得看看诸子百家认不认?
再说了,你以为这幅一千八百诸侯图是从哪来的?”
霍光愣怔了。
是啊。
这是老聃绘制的,按道理说,是道家的圣物,怎么会出现在恩师的手里?
而且之前听下来,这也不像是公羊家传下来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霍光声音放低,询问道:“恩师,您也盗啊?”
又是一记敲头。
霍光觉得脑袋都快裂开了,公孙弘对逆徒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无语道:“我还是贼呢,有这么说自己老师的吗?”
虽然丞相府是收录了不少诸子百家典籍珍藏,但大多是他“借”的。
真是借,等抄录完,公孙弘便让人还回去,同时,还会根据珍贵程度附赠一份该学同等级的抄录书籍,一同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