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还在前行,他们也不可能就在这里大吃二喝,简单吃完之后,种师中就带着人出发了。
临行前在马背,他对着老种拱了拱手,眼神有些涣散,便告辞离去。
漫天的烟尘里,看着小种的背影慢慢消失不见,种师道才转身。
他发现陈绍依然在等他。
两人一起进到城中,陈绍笑道:“我早就给老哥哥备好了宅子,离我住处不远,彼此也好走动。”
“靠近太原宣抚衙署最好。”
“哈哈哈,实不相瞒,那衙署就是我的住处。”
种师道闻言笑了笑,吩咐亲兵跟随陈绍的人,前去收拾住处。
“本来环环说是要来见你的,但是她眼看就要分娩,行走不便,我就叫她不要来了。”
“这事你做的十分妥当。”种师道说道:“一定要让她安心养胎。”
他想起自己的小婶娘,身子就一直不好,否则也不会早早离去。
以至于叔父从折家娶了个续弦,才引出后来的丑事。
此时种师道对陈绍,一直还有些怨言,但是并不恨。
因为不值当的
厮杀一生,岂会连这点事都容不下。
回到自己住处,种师道活动了一下筋骨,这一路远行,确实让他有些疲惫。
不服老不行啊!
想当年,打起仗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
陈绍给他安排的这个住处,十分清幽,外面街道很安静。
一看就知道,这附近应该是不让百姓进来的,周围应该有护卫。
这倒也正常,听说他们和女真鞑子,还进行过一次刺杀比赛
太原如今的知府李唐臣,就被人割了一刀。
确实如他所料,附近住的,全都是些重要人物。
这次鞑子南下,有很多的中原士人,逃到了太原避难。
他们来的时候,只是为了保命,但是想要回去,就有些拔不动腿了。
局势日渐明朗,住的近一点,说不定就能混从龙之功了。
这功劳谁不眼馋?
坐在屋檐下的竹椅,种师道又回想起这一路的见闻,对陈绍愈发的佩服。
真让他吃惊的,不是定难军的战绩,因为这件事已经人尽皆知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河东府的农事,竟然做的如此之好!
到处都是新修的水利,水渠、蓄水库、耕具
听说助农的官员,基本都住在乡间,而且功劳都会得到记录。
这一路行来,那些田地内,几乎没有一处荒废的。
要知道,这可是河东府,今年不知道征发了多少次民夫!
他们修建了如此多的道路、水利,竟然没有耽误农事。
一个会打仗的军头,并不可怕,有时候只要一场失败就会将他打倒。
但是这个人治理内政,若是也能如此厉害,就大不一样了。
他有失败的本钱。
如今这个世道,农事依旧是最重要的内政
这个秋天,河东会大收!
回府之后,陈绍心情不错。
老种主动做出如此举动,比自己胁迫之下,他无奈从之,更让陈绍安心。
其实陈绍真不缺你那些人马,但是毕竟是在自己后方,算是个隐患。
其实严格来说,都不算是在后方
自从那年双方合作打银州,小种重修永乐城之后,银州和永乐城就连成了一线。
双方关系十分紧密,布防也就相当稀松,大军从银州杀入永乐城,比种家军来打自己要快。
整个陕西五路,都不是在自己后方,而是被自己的地盘给环抱了起来。
环环的小腹已经隆起,百无聊赖的在檐下避暑。
李玉梅听说夫人的娘家兄长,名满天下的老种经略来了,主动提出派人送去一些礼物。
大多是吃穿用度,此时正在和环环汇报。
陈绍进来,听到之后,夸了她几句。
李玉梅守着大妇,老实的很,她好像是这个宅子里,最尊重那种大妇是天的规矩的。
就算是面对陈绍,她都会撒娇弄痴,有些亲昵地放肆举动和言语。
在环环面前,则老老实实的,没那么活泼了。
对于后宅这些事,陈绍更多是当一个旁观者,他从来不介入,除非是有人太过分。
作为一个男人,你要是掺和进来,那行了
无尽的麻烦,就会接踵而来,本来没事,也生出事来,可能比打天下还累。
尤其是陈绍的后宅,要是乱起来,那可不得了。
每一个后面都有势力
唯一没有背景的李师师、吴春桃姐妹,还是陈绍第一桶金的提供者,要是真成功了,师师高低也算是个开国第一功臣。
羌女三姐妹更不得了,她们的爹朱大帅直接倒反天罡,爹随女儿姓。朱令灵趁着汉化的风,改姓金了
河西大族翟蕊和张映晗,背后则是西域与河西五州,是陈绍的钱袋子。
刘采薇李玉梅是河东系的,如今定难军的腹心之地就是河东,河东系为陈绍立下了汗马功劳,作用还在提升。
外面的萧氏更不得了,前段时间传来消息,自己只允许她有五百人的护卫队。
结果她带着五百人,攻城去了,听说是亲自擂鼓,战死者抚恤千金,重赏之下真就把叶尔羌打了下来。
赵山来信专门说了,他一个人也没拨,夫人确实是用了五百人攻城。
陈绍除了感叹一下西域优秀的匹配机制之外,也不得不承认,这娘们有股子狠劲。
随着分娩的临近,环环最近,好像对陈绍越发地依赖了。
见他坐在那里发呆,环环不满地问道:“郎君,你在干嘛呢?”
陈绍说谎是张嘴就来,“我在想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
环环转嗔为喜,“那你可得好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