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周文圣 > 第226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第226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第226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大周內廷。

三位內阁宰相分席而坐,正商议要事。

中书令陈少卿、门下令郭正、尚书令魏泯一一这三位执掌大周朝政的核心人物,此刻正聚首一堂,斟酌如何“安排”那位朝廷风波中心的人物:江行舟。

“如今江行舟以六元及第,圣眷正隆。区区正四品翰林侍读学士,恐怕只是他暂居数月之职。””

“皇上对他的信重,已近乎极致。再次破格擢升,只是早晚之事。”

“你我应早做打算,在三省六部中预置一席,以备他突然上任。免得措手不及,陷於被动。”

尚书令魏泯半眯双眼,目光掠过陈少卿。

若论內阁中地位最稳、最不惧后来者替代的,自是正值盛年、风华正茂的陈少卿。

他尚有宏图待展,大业可为。

然而若论谁心中最不是滋味,恐怕也是陈少卿。世人总將他与江行舟相比,言谈间皆是才俊较量。

而他魏泯,已是垂垂老矣。再过几年,便当致仕归隱,这朝堂风云,终究是看不久了。

陈少卿沉默不语,神情复杂。

“当真拿他毫无办法?”

门下令郭正警了陈少卿一眼。这话,是替他说出来的。陈少卿心高气傲,纵使心有不甘,也绝难宣之於口。

如今內阁三巨头皆需面对江行舟的强势崛起,割让出实利,反倒成了拴在一处的局面。

“江行舟此人才华横溢,行事縝密,几乎无懈可击。

除非一除非他犯错。”

魏泯语气平淡:“可要他犯错,谈何容易?”

“如今他任翰林侍读学士,清要之职,不过终日清谈。

言既无罪,又何来过失?

些许小过,於圣眷正隆的他而言,根本无伤大雅,唯有那些手握实权、肩负重任的朝廷大员、封疆大吏,方有犯下大错之可能。”

“不出数月,皇上必定予以重用。

如此天纵之才,岂会长久閒置於翰林院?”

“依我之见,不如就在六部的侍郎之中,为他腾出一个紧要位置。

我们主动上奏,推他出任实职。

一来,向陛下表明我等胸怀,不妒贤能。

二来唯有做事,才会出错,才会开罪於人。欲成大事,便需以身入局。唯有他犯下大错,皇上才会失望別人方有机会。

否则,寻常手段,想要阻他晋升绝无可能。”

话到此处,內廷再次陷入一片沉寂。

既是要让出一个紧要位置,便意味著必须有一方派系做出让步,忍痛割肉。

大周圣朝的中枢核心,是三省六部。

中书省,主掌决策,依皇帝旨意起草詔令。

中书令总领其事,侍郎辅佐,舍人执笔草擬。手握制定政令、决策谋划之权。举凡国家大政、

皇帝詔敕,皆由此出,是为政令之“源头”。

御前女官南宫婉儿,便任中书舍人之职,常司詔书起草。

门下省,职在审核。以侍中门下令为首,侍郎、给事中共参其事。

中书省所出政令,皆须经门下省审议。门下省有权驳还詔令、封驳政议,是詔令出台前的关键一环。

中书省和门下省,是朝廷最核心部门,人员编制並不多。

尚书省,主理执行,体系最为庞大。

负责將中书、门下二省通过的詔令政策落地实施,为最高行政执行机构。

总揽六部,统管大周圣朝一切行政事务,权责最广。然其一切行动,必以詔令经中书、门下程序通过为前提。

“江行舟若晋身中枢,入三省六部,自然是从六部侍郎起步。”

“吏部、户部、礼部,乃上三部,权位最重。

兵部、刑部、工部,为下三部,权责稍逊。”

魏泯沉吟片刻,缓缓道:

“兵部侍郎不可。

兵部尚书唐秀金乃江行舟座师——若让他入了兵部,整个兵部恐怕就成了他们师徒的一言堂。”

“可若將他这堂堂六元及第状元郎,安置於刑部或工部,出任侍郎—又恐有轻慢之嫌,反显我等刻意打压。

唯有上三部侍郎,较为妥当!”

“既决定安排在六部侍郎,不如做得大方些!”

门下令郭正微微頜首,接口道:

“吏部管官,礼部掌科举,皆不易出紕漏。

户部侍郎,位列六部次席—执掌天下钱、粮、货殖。”

他轻笑一声,意味深长:“呵,寒门士子...骤然掌管天下钱粮货。”

三人深邃的目光交错,彼此心照不宣,皆垂首臧默。

钱、粮、货殖,乃天下至诱之物。

多少地方县令郡守、户部僚属,皆在此间栽倒,身败名裂。

这並非他们刻意设局陷害。

若江行舟自己按捺不住,起了贪念,那便是他自作自受。

纵是皇帝,也必为之失望。即便不予重处,往日圣眷,恐也再难復炽。

光阴流转,修忽一月。

晨光微熹,大周皇城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之中。

百官依序入殿,於玉阶之下整齐肃立,屏息凝神。

女帝端坐龙椅之上,垂拱临朝,她凤目低敛,朱唇微抿,似是沉浸於国事思量之中,周身散发著不容褻瀆的威仪。

司礼太监王德全拂尘一扬,声调悠长:“有——事——启—一奏,无——事—一退——朝“陛下!”

尚书令魏泯应声出列,手持玉,躬身奏道:“启奏陛下,如今內有诸侯需加抚慰,外有边疆蛮妖诸国,屡生事端,窥我山河。

国库开支因而骤增,钱粮调度倍显吃紧。”

“当此之际,急需能臣干吏,总筹度支,整伤財政,方能使国库丰盈,以固国本。”

“臣观现任户部侍郎刘凡禎,才具有限,难当此重任。

恳请陛下准其调任地方。”

“户部侍郎一职,关乎国计,牵动天下钱粮,伏乞陛下圣心独断,另简贤能接任,以安社稷!

户部侍郎刘凡禎闻言猛地抬头,宴时心下瞭然,脸色骤然一白。

他看向户部尚书杨思之,对方却垂眸低首,一言不发,始终未以上官身份开口。

门下省的郭正与中书令陈少卿,两位內阁重臣,也皆无表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