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本官先前所说,愿给诸位一个机会,一个戴罪立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说话间,双眼花翎的顶戴已被赵安重新戴在头上,遏必隆刀却没有佩上,只是轻轻拍了拍这把尚方宝刀的刀鞘。
“凡自觉于旗务有疏忽懈怠者,平日有些许不检点者,限三日之内自行缴纳议罪银于都统衙门.数额嘛,尔等自行斟酌。
各位所缴议罪银并非入本官私囊,而是充盈旗库用于抚恤贫困旗丁,整修武备。此举,既是诸位对过往过失的弥补,亦是向皇上表明悔过之心!”
说完,赵安不再讲话,将时间留给眼前这帮“肥羊”们。
众军官听到这里,哪还不明白赵安这是让他们自掏腰包买平安。
不过相比于丢官罢职,甚至下狱问罪,交点钱充当罚款似乎也能接受。
见众人虽不吭声,但神情明显缓和许多,赵安微微点头,扬声道:“此外,诸位都需亲笔写一份检讨书,深刻反省自身在旗务管理、职守担当上的不足之处.这检讨书不能流于表面,要深挖思想根源,因为这检讨书不是写给本官看的,而是写给皇上看的!”
最后一句赵安音量提高不少。
议罪银是给老太爷的内库增收,检讨书则是镶黄旗满洲在他的主持下思想统一的明证。
大规模清查工作之前先给老太爷呈上两份可观的政绩,有利于后续进一步动作。
检讨书?
啥玩意?
参领也好,佐领也好,你看我,我看你,全是一头雾水。
赵安给出准确解释,检讨书就是谢过书或伏罪书的意思。
甭管你们清白不清白都得写。
不清白的主动交待问题,只要思想深刻又有议罪银的实质悔过,向来对八旗宽厚的老太爷怎么可能不给你们机会。
老太爷不给,和中堂也给!
给谁不给谁,则由赵副都统定。
谁让赵副都统是相关材料的第一审阅人呢。
清白的如实写便好,赵大人从不冤枉人。
很聪明的一个斗争方式,镶黄旗满洲作为天子亲旗,内部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真将佐领以上的官员一棍子打死大半,莫说和珅那里不好交代,就是老太爷也未必乐意看到。
没见老太爷登基以来整顿多次都是治标不治本,以致现在都懒得再整治了么。
要不是张常保这个包衣假冒满洲正身的事被赵安小题大作,借题发挥,引导和珅借机清除异己,这才说动和珅进言,否则以老太爷晚年“无为求稳”的施政理念,这事多半不会搭理。
留给下一任解决。
像明山这种跳得欢、罪名也最实的典型抓几个,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便已足够。
其他的,看表现。
佐领以上的军官们表现好,佐领以下的领催、骁骑校就好动了。
赵安真正的目标就是佐领以下的基干八旗军官,别看这些人也贪,但他们毕竟是八旗的底层骨干,若能大规模清理肯定会进一步降低本就不多的八旗战斗力。
这帮底层骨干数量众多,但地位相对较低背景不那么硬,动起来阻力小,如此既能确保别弄巧成拙让八旗焕发新生,也能避免整肃面过大引发八旗权贵的大规模反弹。
权贵们不吱声,老太爷耳朵就清净。
功劳有了,政绩有了,顺带着帮和党再引入一些会员,方方面面就全乎了。
赵安相信老太爷对他这个“懂分寸”的做法也会十分欣赏。
“.望诸位好生珍惜,莫要自误!若有人还抱着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或者依旧冥顽不灵,转不过脑子里的那道弯,”
赵安毫不客气一把提起遏必隆刀,“咣”的一声拔出三分之一,“不换念头就换人!这镶黄旗满洲的位子有的是人顶缺!”
不能拔的再多了,再拔多,大伙就看到遏必隆刀早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