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帝业 > 第276章 骤得隆恩,金玉良言

第276章 骤得隆恩,金玉良言

他可以通过御定的散馆考试提前散馆,散馆后可以一跃成为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这是多少庶吉士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清贵之职!更遑论多少翰林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入值南书房”的恩典!

如此殊遇,叫他如何不恍如梦中,如何不喜极而泣?

此刻,袁易微微侧首,与林如海交换了一个眼神,目光中带着清晰的赞赏之意。林如海会意,心中亦不免有几分自得,因昨日他对此事的推测,竟是分毫不差,全然应验!

林如海随即含笑,向房庭训拱手:“房先生,可喜可贺!日后前程,真真是不可限量!”

房庭训欠身还礼:“林先生过誉了。晚生才疏学浅,骤蒙天恩,实是惶恐。日后还望林先生不吝赐教,多多提点。”

袁易神色忽然转为郑重,对房庭训道:“房先生,今日你蒙此殊恩,固然是大喜之事。然此恩遇既隆,又因我之故,我今日便不得不僭越。我意欲请林先生,以其多年宦海阅历及翰林前辈的身份,叮嘱你几句,望你虚怀若谷,细细听之。”

房庭训神色一凛,肃然道:“四爷言重了。能得林先生教诲,乃是晚生求之不得的荣幸,岂敢不虚心聆训?”

袁易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林如海:“先生,请。”

林如海会意,清咳一声,神色转为肃穆,对房庭训恳切道:“既蒙四爷吩咐,我便僭越了。你得此隆恩,固然是自身才学堪用,然亦实赖四爷之力。故而,日后你之所行所为,不仅关乎自身前程,更与四爷之颜面休戚相关,此节,须时刻谨记于心。”

他略顿一顿,继续道:“翰林院侍读一职,职司讲读经史,论撰文章,乃清贵之选,需沉心学问,持身以正。而入值南书房,更是非同小可,实为天子机要秘书。然则……”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福兮祸之所伏。地位愈近天颜,愈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言一行,皆需慎之又慎。当差需恪守臣节,万不可因接近权力而生出骄矜之心,亦不可结党营私,泄露禁中语。当以才学尽职,以忠谨立身,方是长久之道。唯有谨饬当差、施展才具,方有根基,否则,爬得高,摔得亦重。”

这一番话,可谓语重心长,既有提点,亦有警醒,将机遇与风险剖析得明白。

房庭训听得动容,起身作了一揖:“林先生句句肺腑,晚生谨记在心!定当时刻反省,恪尽职守,谨言慎行,不辜负四爷之恩与林先生今日教诲之德!”

袁易在一旁静静观察,见房庭训面对林如海这番叮嘱,并无反感抵触之色,态度诚恳,虚心接受,他心中满意,暗自点头。

待林如海语毕,袁易神色愈发郑重,对房庭训缓声道:“房先生,我与你相处数年,于你的学问根柢、为人品性,自认还算有所了解。先生之才学,我是信得过的。然则,有一样话,我思忖再三,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先生。或许听着不甚入耳,却实是出于为你长远计的一片真心,望你莫要见怪。”

房庭训敛容欠身,恭声道:“四爷言重了。四爷有何训示,但请直言,卑职无不恭聆谨记。”

袁易目光湛然,直视房庭训:“据我观察,房先生于这‘钱财’一事上,似乎格外看重些。想来,此亦情有可原。先生乃寒门苦读出身,为了科举功名,三应会试而不第,其间耗尽家财,备尝艰辛,深知银钱之重要与来之不易。如今骤然得此隆恩,授清要之职,入机要之地,随之而来的,恐怕也难免有‘钱财’的诱惑。”

他略一顿,继续道:“我今日便需警醒先生一句:望你千万莫要在这‘贪赃枉法’四个字上栽了跟头!古往今来,多少寒门学子,多年寒窗,好容易鱼跃龙门,挣得功名,却最终倒在了‘贪’字之上,身败名裂,前功尽弃,岂不令人痛惜扼腕?”

房庭训听得此言,心中猛地一紧,仿佛被窥破了内心深处的隐秘。袁易这话,说到了他的痛处痒处。

他深知无钱之苦,科举路上受尽囊中羞涩的窘迫,对钱财之物,确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渴望与执着。如今骤得隆恩,潜意识里未尝没有“扬眉吐气”、“弥补昔日困顿”之想。此刻被袁易一语点破,又是羞愧,又是警醒。

袁易观其神色,知他已听入心中,又续道:“先生日后,自有朝廷所发的俸禄,足可养家糊口,维持体面。再者,你此番破格超擢,既是因我之故,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往后年节时分,抑或你家中有甚正当用度,我自会常有礼敬赠予,不会让你受了窘迫。只要你持身以正,不追求那等铺张浪费、放纵奢靡的生活,这钱财上,断然是够用的了。切莫为那黄白之物,毁了自身清誉与前程。”

房庭训起身一揖,道:“四爷今日这番话,实乃金玉良言!卑职定当恪守清廉,不沾染贪墨之事,不辜负四爷今日教诲保全之恩!”

袁易见他如此,郑重的神色方缓和下来,脸上重新展露温煦笑容,语气也转为温和:“先生能如此想,我便放心了。只要你牢记今日林先生与我的这番叮嘱,日后我自然会在旁扶持于你。毕竟,你我总有师生一场的情分在。”

“扶持”二字,重若千钧,暗示着未来的提携与保障。

房庭训岂能不会意?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与更大的希望,再次躬身谢恩:“卑职明白!四爷隆情,卑职永世不忘!”

气氛既已缓和,房庭训便趁势道:“卑职蒙此殊恩,无以为报。不知四爷哪日得闲,卑职想于寒舍略备薄酒,请四爷与林先生赏光,容卑职聊表谢忱。”

袁易笑道:“房先生的心意我领了。只是岂有让你破费操劳之理?这样罢,明日申时,我在府中设一席薄宴,为你道贺。你于明日申时四刻过府便是。”

房庭训一听,感激道:“这如何敢当?竟劳动四爷为卑职设宴……”

“不必推辞,理应如此。”袁易摆手笑道,又转向林如海,“林先生明日申时四刻,也请一同过来。”

林如海含笑拱手:“四爷相邀,敢不从命?下官定准时赴约。”

袁易又似想起什么,对房庭训道:“哦,对了。我也会遣人去请一请屈先生。只不知他明日申时是否得闲儿,若他得空,便请他一并过来小酌。你们本是同年,正好一同庆贺。”

房庭训闻得此言,心中更是受用。屈继善与他不仅是同科进士,名次紧邻,私下也有些交情。袁易此举,非但周全,更是顾全了他的颜面,显得格外体贴尊重。

他激动道:“四爷安排得如此周到,卑职感激不尽!”

一时间,立身斋内气氛融洽,充满了知遇之恩、师生之谊。

其实,袁易早有了扶持房庭训的心思,只是他未料到房庭训会骤得如此隆恩。在他看来,如今的房庭训更值得他扶持了,或许将来对他而言是一大助益。

袁易不由想到,虽说自己是民间新近归宗的皇子,但自己的几位老师都不简单。屈泰、屈继善父子自不用说了,屈泰已是重臣,屈继善将来多半会是封疆大吏,林如海将来也可能登上高位,而如今,就连房庭训都骤得了莫大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