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
隔壁的阁臣值房内,王锡爵与申时行都忙着撰写票拟。
二人要撰写票拟的两份奏疏与沈念的一模一样,且也被张居正要求必须在午时之前完成。
王锡爵的速度虽然比沈念慢。
但在沈念已将奏疏呈递过去后,他也处理完了第一份奏疏。
申时行就要慢多了,仍在思索如何处理第一份奏疏,提笔数次都未曾下笔。
他做事向来慎重,想得比较多。
擅于处理一些有具体规制、不需要出谋划策的奏疏。
论细节,五大阁老,他能排第一。
……
与此同时,张居正的值房内。
张居正与殷正茂坐在一座冰鉴前,正吃着小万历赏赐的西瓜。
一旁的几案上。
左右两旁各自放置着两张票拟,而票拟上各压着一个钱袋。
这两个钱袋,分别来自张居正与殷正茂。
李如松杀海贼是否该惩奏疏与宗室子请出海的奏疏,正是张居正与殷正茂发给申时行、王锡爵、沈念三人的。
二人对这两份奏疏也撰写了票拟且票拟的内容一模一样。
殷正茂称,王锡爵的票拟会与他们一模一样,申时行会保守一些,沈念的票拟则会优于二人。
张居正对王锡爵与申时行的票拟看法与殷正茂相同,但不认为沈念的票拟比自己还要优秀。
殷正茂是沈念的无脑吹,而张居正则对自己相当自信。
于是,二人打赌,谁说得对,两个钱袋便归谁。
二人打这个赌,不仅是玩乐,也想通过此事,让五大阁老的想法尽可能一致。
小事可以有分歧,但在大事上五人步调一致,才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内阁的差遣。
不多久,三人的奏疏与票拟陆续送了过来。
李如松杀海贼是否该惩奏疏,张居正与殷正茂的想法皆是:依法执行,不应有惩。
宗室子请出海奏疏,张居正与殷正茂的想法皆是:低调出海,可以放行。
张居正与殷正茂看向桌子上的三份票拟。
率先打开了王锡爵的票拟。
“一样!”二人同时笑着开口道,王锡爵票拟的核心之意与二人一样。
随即,二人拿起申时行的奏疏。
二人都是了解申时行的。
申时行对待李如松杀海贼是否该惩奏疏的票拟之意是:即使海贼该死,也应在岸上定罪后行刑,直接击杀,易乱民心,建议对李如松轻惩,以慰广州渔民之心。
申时行对待宗室子请出海奏疏的票拟之意是:宗室身份贵重,不可出海。
殷正茂微微摇头,道:“汝默有妇人之仁,决策太过于保守了!”
“汝墨不擅长这类决策奏疏,其余执行类奏疏,他做得倒是还不错!”张居正轻捋胡须。
王锡爵与申时行的想法,二人都猜到了。
谁能拿走两钱袋碎银,就要看沈念的票拟是什么样子了。
在二人就要分别打开沈念的两份票拟时,张居正看向殷正茂,道:“养实兄,在我眼里,子珩确实优秀,但他缺乏锻炼,你哪来的自信认为子珩的票拟内容比咱们二人好?”
殷正茂想了想,道:“因为他年轻,胆大,有野心,在他之前,你我敢定下让天下人都吃饱肚子的盛世目标吗?你们敢言先民、再吏、后官,这样将天下权贵都得罪的话吗?”
张居正忍不住笑了。
他突然意识到,这个“让天下人吃饱肚子”的目标,是他如同被赶鸭子上架般的状态下接受的。
若无沈念,他不可能树立此等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更不可能有当下的这种心气儿。
当即,二人同时打开沈念的票拟。
约五息过后,二人相视一笑,然后互换票拟。
票拟换完,又过五息后。
张居正将自己的钱袋推到殷正茂的钱袋旁,道:“你赢了!”
对待李如松杀海贼是否该惩奏疏,沈念票拟的核心意思是:不但不应惩,而且应厚赏,建议赏小万历亲赐“海不扬波”牌匾。
对待宗室子请出海奏疏,沈念票拟的核心意思是:宗室出海,大扬国威,理应褒奖,大力支持。
沈念的票拟之所以比张居正与殷正茂的票拟还要优秀。
是因沈念做决策,总能多想一步,且足够大胆。
在对待李如松杀海贼是否该惩奏疏上,沈念不但强调不应惩,还为其申请奖励,还建议奖励一块小万历亲书的“海不扬波”的牌匾。
这块牌匾意义重大。
不但能让所有海边渔民明白朝廷肃清海上抢掠的决心,同时能震慑那些不服官府决定的百姓。
皇帝都如此想,他们再反抗闹事都将无用。
张居正与殷正茂主张的“依法执行,不应有惩”,不能解决海边渔民闹事的问题,但这块写着“海不扬波”的牌匾却可以。
而对待宗室出海经商这个问题。
申时行反对出海,是因宗室作为皇室,做生意不雅,万一再有造反动机,将会威胁大明江山。
他这种想法,其实有些杞人忧天,大明宗室当下没有敢造反的,经商后也无这个能力。
不过出海做个岛主,扬一扬皇家之威,倒是可行的。
张居正与殷正茂主张“低调出海,可以放行”,是觉得宗室应该与普通百姓同等待遇,外加他们能自食其力。
而沈念的想法更大胆一些。
他认为宗室出海更有优势。
无论他们与皇家的关系再远,那也是朱家人。
欺负他们就是打大明皇家的脸。
他们用朱家人的身份做生意将更加顺畅方便,外加能促使更多已经靠吃老本活不下去的宗室子参与到商贸中。
宗室子吃过见过,外加有些财力和曾私下偷做生意,做生意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
稍后,张居正看向不远处站着的中书舍人。
“将我们五人的票拟分别抄录三份,分别送给其他三位阁老!”
张居正此举,颇有深意。
除了表示要向“沈阁老”学习外。
五大阁臣接下来的三年可能都要同阁办事,人多,意见便不容易统一,张居正意在用这种方式让大家取长补短,在诸多问题上能达到共识。
同时他也想表达:即使他仍任着首辅,但其他四名阁臣也不应像民间所传的那样“只是充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