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96章:鞭外有鞭!乡里胥吏的生存问题

第0296章:鞭外有鞭!乡里胥吏的生存问题

五月初,正值麦忙时。

得益于年初的雨雪充沛,今年北方的小麦收成还算不错。

麦收之后,便是交纳夏税之时。

目前,大明的田赋沿袭前朝,依旧是夏税与秋粮两种,夏税主要以小麦、丝、绵、绢为主,秋粮主要以稻米、豆、麻为主。

有“夏税不出八月,秋粮不出次年二月”的说法。

不过在施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都折银征收,为减轻地方官府催收压力,减少中间环节克扣贪墨以及为百姓留取更多折银时间,张居正、沈念等五大阁臣商议后,决定今年依旧收取两次折银田赋,但从明年开始,田赋将在秋后统一起征,一年征税一次。

流程越简单,地方私加杂税、贪墨的可能性便越小,结果便越透明。

与此同时。

为避免百姓折银纳税时,发生诸如“粮食降价、银贵钱贱、地方官操控实物折银或力役折银的比率等情况,内阁将这些隐患全都列入对地方官员的考成之内,哪个地方发生这样的隐患,便严惩该地方的地方官。

另外,因每年缴税时期都是贪赃枉法的高发期,朝廷给地方巡抚、布政司使、巡察御史下了死命令,严查一切利用特权,贪赃枉法的官员胥吏。

这使得一条鞭法看去俨然是一条完美之策。

……

五月二十八日,午后。

内阁值房,二楼中堂,会议厅。

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沈念四人陆续来到厅内。

这时,两名中书舍人抱着两摞文书来到厅内,将文书放在桌后,一名中书舍人开口道:“四位阁老,张阁老让诸位先看一看桌的这些文书,他大概一刻钟后过来。”

“好!”殷正茂点了点头。

张居正让四人看这些文书,必然有深意,当即四人便拿起桌的文书阅览起来。

不到半刻钟,四人便看完了桌的文书。

这些文书来自各个行省的巡抚、御史、布政司使等省级主官,所述之事皆是近半个月来各个行省的重要事件,特别是有关夏税的折银征收。

殷正茂轻捋胡须,皱眉道:“这真是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如何严打,也禁不住乡里的克扣贪墨、滥加私税之风!”

申时行、王锡爵、沈念三人的脸色也都变得严肃起来。

近半个月来,因折银夏税开始征收,县乡的贪赃枉法问题尤为严重。

有胥吏称量白银时,在银秤动手脚,若百姓不私下送礼,一两银能被称作六钱银。

有胥吏在收税时向百姓索要茶水钱、笔墨钱、跑腿钱、鞋裤钱、雨伞钱等。

还有胥吏向百姓公然索贿,没有送礼便交不了税,然后被当作抗税惩处。

……

胥吏们如此做。

一些地方县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县官则是与之同流合污。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一条鞭法施行后,他们的灰色收入即常例骤减。

比如:以前的货物运输费、粮食储存费、外加隐藏田亩的避税钱等全没了。

要知,县乡胥吏的月钱甚低,几乎都是依靠常例生活,每年缴纳夏税秋粮之时,都是他们大捞一笔的时候。

往年,朝廷对这种行为几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今年因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加大了对县乡的管控力度,将惩处地方胥吏贪赃枉法也当作官员们的考绩。

这些文书所列的全都是州府官员发现的县乡官员胥吏贪赃枉法的罪行,或称之为州府官员的政绩。

一方严打严查,一方顶风作案。

近半个月来,已发生了五十多起乡里胥吏贪赃枉法案件。

另外,还出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大问题。

近期,北方各县形成了一股收取“火耗银”的风气。

即百姓缴纳的是碎银,熔铸会产生损耗,故而百姓除了正税外,还需要缴纳火耗银。

此名头一出,各个地方县乡纷纷效仿,标准不一。

有县乡以缴纳一两银加两钱火耗银为标准,有县乡则夸张到缴纳一两银需加五钱火耗银。

而行省州府面对“火耗银”,皆不知是否该将其定义为贪赃枉法所得。

往年百姓交粮时,考虑到粮食受潮、老鼠偷盗,官府也会令百姓多交粮食,不然损耗的东西只能由地方官府补,而“火耗银”也是这个道理。

如今地方官府的油水常例本来就少,再让他们补足损耗,有些说不过去。

……

简而言之,四大阁臣从这些文书看出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底层乡里官吏贪赃枉法、私加杂税问题严重其二,火耗银的出现是否应该合乎法规。

“唉!”

殷正茂无奈地长叹一口气。

他担心的银贵钱贱情况没有发生,粮食突然降价的情况没有发生,实物或力役折银的比率过低情况也没有发生,但却出现了底层官吏贪赃枉法收取杂税牟利的问题。

若是少数底层官吏这样做,严惩严罚即可。

但而今的势头,分明是一大批底层官吏这样做,以此试探朝廷对他们这样做的容忍度。

若重惩,恐怕北方许多县乡都无胥吏可用,折银收税都将难以进行下去。

目前,这些底层官吏的心态是

“无论新政条例是什么,都不能降低我的收入。”

朝廷若禁止他们私下收取杂税,剥夺他们获取灰色收入常例的恶习,俨然就是要了他们的命。

申时行缓缓开口道:“我对底层县乡胥吏私下收取杂税与贪墨以及火耗银的出现并不感到意外。”

“县乡之中,商税有限,底层胥吏的常例钱基本都是从田赋中获取。而今一条鞭法施行,使得他们原本的常例钱消失,于是他们不得不换种方式谋取常例,他们也只是为了活着!”

“另外,一些县官与他们同流合污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属正常情况,县官俸禄有限且需要地方胥吏帮助他们维护地方稳定。我觉得解决之法只有一个:可以打压惩治,但必须有个限度,只要不太过分便可以允许发生。至于火耗银,我觉得朝廷应该默许,但对比例进行限制,不然耗损之银钱,谁来承担呢?”

“我们在考虑天下百姓生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底层县官胥吏的生计,不能让他们吃饱肚子,不能让他们有充分的权力维持乡里的稳定,一定会发生民乱!”

殷正茂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