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这几位实在是不太看得上《为奴十二年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纯靠着政治正确得奖,在这些老牌导演眼中,属于是典型的歪门邪道。
如此一对比,陈这个“外人”都变得眉清目秀起来。
更何况,以陈如今在全球的声望,某种程度上,和他们这些大导演是同一级别的人。
在他们看来,他们才是一类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奴十二年如今“政治正确”的名声如此响亮,少不了《小丑团队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从二轮投票开始,《为奴十二年在最佳影片这个最高奖项上的攻势就极其猛烈。
他们把“政治正确”这张牌运用到了极致。
反映美国黑奴血泪史的电影,其题材本身在奥斯卡评委中具有强大的先天情感号召力,尤其是在非裔评委群体和具有强烈自由主义倾向的白人评委中。
并不是说白人评委们多能共情黑人,而是他们很能共情于自己在参与一项伟大事件这一举动本身。
《为奴十二年的公关团队本身也很懂这一点,或者说,制作方从立项开始,就在瞄准这一点。
围绕着影片“揭露历史真相”、“疗愈种族创伤”、“时代亟需的警世恒言”等核心信息,公关团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
以至于到2月初的时候,媒体上已经充斥着对影片社会意义的高度赞誉。
“《为奴十二年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对美国灵魂的一次拷问。”《纽约时报
“在种族议题再次成为焦点的今天,这部电影的出现恰逢其时,它理应获得最高认可。”《洛杉矶时报
“选择《为奴十二年,就是选择正视我们历史中最黑暗的篇章,选择走向和解。”《华盛顿邮报
……
网络上,尤其是一些关注社会议题的平台,更是掀起了支持浪潮。
大量的相关帖子涌现。
“不投《为奴十二年就是漠视历史苦难。”
“拒绝它就是拒绝种族平等的进步。”
甚至有一些更激进的言论开始冒头,“奥斯卡有责任纠正历史的错误,颁奖给《为奴十二年是唯一道德的选择。”
这种强大的道德压力,让许多评委,尤其是中间派评委,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选择《为奴十二年成了一种“安全”选项,一种表明自己站在正确一边的姿态。
波顿在公关的过程中,就明显感觉到了这种风向。
那时正值陈麟风身份、立场问题也开始甚嚣尘上的时间点,某种程度上,甚至稍稍冲淡了两个问题的热度。
这也是陈麟风疑惑幕后黑手到底是不是《为奴十二年的原因。
他甚至能够清晰回忆起,当时皮特在电话里,那股焦急的情绪。
“陈,《为奴十二年那边打‘种族牌’打得太凶了,几乎是在绑架评委的良心。”
把良心去掉。】陈麟风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他们的声势在部分评委圈子里很有效果。这对我们角逐最佳影片非常不利。”
确实,哪怕提前就知道他们会打出政治正确这张牌,甚至提前有做过预案。
但真遇到,还是会感觉很棘手。
10年代,漂亮国有不少获奖作品,都是类似题材,评委和学院明知道他们在打这样的主意,还是能让其不断得逞,就表明这里面自有规律在。
人是很难与大势抗衡的。
陈麟风很是沉默了一会,随后想了一个大胆,甚至有些冒险的主意。
“皮特,波顿应该也在吧,他们把政治正确这把火烧的这么旺,你们说,如果我们在背后帮一把,替他们烧的更厉害一些怎么样?”
“帮他们?”波顿在电话那头惊呼,“陈,你疯了吗?这只会让他们的声势更大!”
“不,波顿,”皮特毕竟和陈麟风混久了,懂点华夏的文化,“陈,你这个是传说中的《战争的艺术对不对?”
“什么战争的艺术,那叫《孙子兵法。”
陈麟风纠正了一下,“华国有一个词语叫‘物极必反’,当一种声音被推到极端,变成一种不容置疑的‘必须’时,它就会引发反弹。”
“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标榜艺术独立性的学院评委来说,没有什么是必须。”
“毕竟,”陈麟风缓缓道,“自由才是艾美丽肯最大的政治正确,不是吗。”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种‘必须’看起来更刺眼、更令人反感,让评委们感觉,自己正在失去自由。”
《为奴十二年必须是最佳影片,否则你们就都是种族主义者。】
这是在前世2014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开场的时候,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所说的一句玩笑话。
但陈麟风可以帮助它,让其变的不像是一句玩笑。
“任何没有把最佳影片投给《为奴十二年的评委,骨子里都是种族主义者,拒绝承认美国的原罪!”
“这样的言论够不够刺激?或者再换一种——”
“奥斯卡如果不把最高荣誉给《为奴十二年,就是这个奖项彻底丧失道德立场、向保守势力投降的铁证!它将永远背负污点!”
“ok,陈,我明白了,”波顿忍不住一拍额头,“我认为那些认为你是外人的评论,实在是太荒谬了。”
再没有比这样的策略更懂好莱坞和奥斯卡玩法的了。
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火候的掌握:既要让极端言论有足够的传播度和冲击力,引起广泛讨论和反感。
又不能留下任何可以追溯到《小丑团队的证据。
所有操作都必须通过多重防火墙,确保干净。
不过只要有钱,一切都好说。
陈麟风给出的那1000万美元,光是用来给他洗白身份,未免也太多了。
其中大部分,其实是用来给《为奴十二年造势的。
时至今日,舆论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反向助推,制造极端言论,无限的扩大化,已经完成。
不光是各大媒体,就连互联网上,都有大量的相关言论在不断发酵。
《为奴十二年的公关团队不是没有发现这一点,也试图压制相关风向。
但他们前期的工作做的太足了。
以至于现在,互联网上的忠实信徒,会反过来喷试图那些压制的评论。
大势已成。
如今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引导传统媒体关注这种“绑架”现象。
让更多的人发现这种令人反感的行为。
使得“反政治正确”或者说“自由”,成为当前的“政治正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