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053章 天下之予,莫无暗偿

第1053章 天下之予,莫无暗偿

第1053章 天下之予,莫无暗偿

“受人之托?”

岳忠达心中疑惑更甚,起身请朱寿落座,吩咐王管家上茶:

“不知侯爷是受何人所托?下官在京中并无相识之人。”

朱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缓道:

“是宁正来信,让我给你安排个差事。”

“原来是宁大人!”

岳忠达恍然大悟,心中的疑惑瞬间解开。

他来京城的调令正是都指挥使宁正所下。

朱寿笑了笑:

“宁正说你为人忠勇,办事干练,修城筑堡颇有章法。

如今调来京城任职,让本侯多照看一二。

你初来应天,想必还有许多不熟悉的地方,

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开口。”

“多谢侯爷关照,多谢宁大人挂念。”

岳忠达心中感激。

朱寿目光扫过正厅的陈设,又看向岳忠达,笑着问道:

“你这府邸,看着倒是颇为雅致,是刚购置的?”

岳忠达连忙道:

“不瞒侯爷,下官曾在大理云龙州与少保陆大人共事,这宅子是他安排的。

下官初到京城,诸事不便,多亏了陆大人费心照料。

不仅为下官安排了居所,还配备了下人,实在让下官感激不尽。”

“陆云逸?”

朱寿听到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笑容更显亲和:

“我说宁正怎么这么上心,原来还有这般渊源。”

岳忠达点头道:

“下官在云南时,与陆大人有过几面之缘。

后来下官能从卫所指挥使调任云龙州城守,也是多亏了陆大人举荐。

说起来,下官能有今日,陆大人着实帮了不少忙。”

朱寿闻言,心中了然,看向岳忠达的目光愈发和善:

“陆云逸眼光独到,能被他看中的人,定然不凡。

你在边地多年,治军有方,经验丰富,

如今来到京城,正好能为朝廷效力。”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如今左军都督府正值用人之际,

本侯看你是个可用之才。

不知你想在都督府担任什么职位?

只要力所能及,本侯定当为你安排。”

岳忠达心中一动,没想到朱寿竟会如此干脆,直接让他自行挑选职位。

他沉吟片刻,恭敬地说道:

“侯爷抬爱,下官初来乍到,

对都督府的事务还不甚熟悉,不敢奢求高位。

只要能为朝廷效力,为侯爷分忧,

无论什么职位,下官都愿意承担。”

朱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倒是谦虚,放心,本侯不会亏待于你。

这样吧,左军都督府现在还缺一个参事,

这个职位主要负责制定战法方略,协助兵器工坊钻研军械,还需协助本督及诸位大人处置军务。

虽无明确品级,但权责甚重,

也能让你发挥所长,不知你意下如何?”

岳忠达心中大喜,左军都督府参事虽无明确品级,

但他原本已是正三品。

如此一来,俸禄不减,

却能直接接触都督府的核心军务决策,比之前的州城守不知高出多少。

“多谢侯爷!下官愿往!”

岳忠达连忙起身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下官定当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绝不辜负侯爷信任!”

朱寿笑着点了点头:

“好!既然你愿意,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三日后,你到左军都督府任职,本侯会让人将相关文书送到你府中。”

“多谢侯爷!”

岳忠达再次道谢,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初到京城本还有些忐忑,没想到不仅有了体面居所,还能得到如此重要的职位,真是意外之喜。

两人又闲聊了片刻,

朱寿询问了一些云南边地的情况,岳忠达一一如实回应。

他言语条理清晰、见解独到,让朱寿愈发觉得此人确有才干。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朱寿起身告辞:

“你一路劳顿,好好歇息,本侯就不打扰了。

日后在都督府,若有什么难处,只管来找本侯。”

“下官送侯爷!”

岳忠达连忙起身相送,

一直将朱寿送到府门口,看着他的马车远去,才缓缓返回。

回到正厅,李氏早已等候在那里,脸上带着几分焦急:

“当家的,那位侯爷是来做什么的?没为难你吧?”

岳忠达脸上露出笑容,握住妻子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激动:

“没有为难,是好事!

宁大人托他来关照我,

他已经答应让我担任左军都督府参事,三日后便可上任!”

“真的?”

李氏又惊又喜,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那可是都督府的要职啊!咱们咱们这是时来运转了!”

岳明也跑到岳忠达身边,拉着他的衣角:

“爹,你要当大官了吗?以后是不是能经常看到你了?”

岳忠达抱起儿子,脸上满是欣慰:

“是啊,以后爹就在皇城中上衙,散衙了就能回家陪着你们!”

岳明的眼睛弯成了两个小月牙,喜气盈盈。

王管家这时前来禀报,晚饭已经备好。

岳忠达带着妻儿来到饭厅,

只见桌上摆满了丰盛菜肴,鸡鸭鱼肉样样俱全,

还有几样精致点心,都是在云南难得一见的美味。

窗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暖意融融。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

憧憬着未来的日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两刻钟转瞬而过,

晚饭的余温还萦绕在屋中,饭菜的香气在回廊间缓缓流淌。

岳忠达陪着妻儿用过饭,

看着儿子岳明趴在李氏怀里打盹,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满足。

“你们先歇息吧,我去书房坐片刻,理一理思绪。”

岳忠达替李氏掖了掖披风,轻声道。

初到京城,新府邸、新职位桩桩件件都让他心绪难平,总想着再静一静。

李氏点了点头,眼中带着关切:

“别熬太晚,一路劳顿,早些歇息才好。”

岳忠达应了一声,转身朝着西侧的书房走去。

王管家早已将书房收拾妥当,

炭盆里的黑炭燃得正旺,映得整个房间暖烘烘的,

桌上摆着温好的茶水,还有一迭空白宣纸,透着几分雅致。

他坐在太师椅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驱散了些许寒气。

窗外夜色正浓,街巷里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夹杂着远处酒楼的丝竹声。

应天城的夜晚,比边地热闹了太多,也复杂了太多。

他想起今日的境遇,

从初入城门时的忐忑,

到住进四进府邸的惊喜,再到都督亲自登门安排职位的意外。

他不是傻子,这份恩情重逾千斤,让他心中既感激,

又隐隐不安,自己一个无权无势、毫无背景的人,

凭什么被这般对待?

正思忖间,门外忽然传来王管家轻缓的脚步声,带着几分迟疑:

“老爷,后门有位客人求见。

说是说是您的故人,不愿透露姓名,只说有要事相商。”

“故人?”

岳忠达眉头一皱,心中泛起疑惑。

他在应天并无故人,

更何况是深夜从后门求见,透着几分诡异。

“是什么模样的人?”

“是个年轻人,穿着一身黑衣,戴着帷帽,看不清面容,说话声音低沉,看着倒像是个读书人。”

王管家仔细回忆着,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

“他说,您见了他递来的东西,自然就知道是谁了。”

岳忠达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他沉吟片刻,沉声道:

“带他到书房来,沿途别让其他人撞见。”

“老奴明白。”

王管家躬身退下。

不多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道修长的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身着纯黑长衫,头戴黑色帷帽,帽檐压得极低,遮住了大半张脸,

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和一双深邃锐利的眼睛,

在昏暗的灯光下透着几分神秘。

他走进屋,反手关上房门,动作轻缓却利落,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屋内的炭火噼啪作响,映得他的影子在墙上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