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兰州地下党,设备运输,欧洲变局
聚香面庄。
店面不大,不过两间房舍,青砖灰瓦,木格门窗上糊着泛黄的窗纸,门口高挑着一面蓝底白字的幌子,上书“聚香面”三个大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店内摆放着两张拼起的长桌,桌边放着长条板凳,是城里面馆大差不差的样子。
现在正是生意好的时候,面馆的伙计便已忙碌起来。
厨房内,炉火熊熊,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翻滚着,散发着腾腾热气。
方文和龚修能来到店外。
“老板,来两碗面。”
话音刚落,一个扎着青布围裙、袖口挽到小臂的伙计过来招呼。
操着一口很有特色的兰州话高声应道:“哎——二位先生这边请!”
等方文和龚修能在长桌边坐下,伙计问道:“二位要宽的,还是细的?“
方文没吃过,自然不知道怎么点。
但他知道接头暗号,随即回道。
“我要一半宽,一半细。”
伙计眼睛一眨。
回头朝着里面喊:“师傅,来两碗面!这两位先生是外地人,要一半宽,一半细。”
店老板从里面出来,满脸笑容道“两位肯定是没吃过我们这里的面条,在咱们这,没有这种点法,要不你们甭管怎么吃,让我来安排,肯定能让二位满意。”
回答的很好,看起来就像普通外地人在这里面馆会出现的情况一样。
但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接头。
方文微笑道:‘行吧。’
过了阵,老板亲自端着两碗热腾腾的面条过来,放在方文和龚修能面前。
借此机会,他低声道:“方文同志,我是兰州地下党给你安排的接头人。你可以叫我老刘。”
方文微微点头,并没有回答,而是默默吃起面条。
那批货很重要,必须小心为上。
毕竟现在国民政府又开始了反共行为,这一年来,各种摩擦不断,很多党员被捕。
过了会,面条吃完,他起身问道:“老板多少钱?”
“四毛一碗,你给8毛。”老板笑着回道。
方文拿出钱包,取出一张10元法币钞票,对折,递给老板。
“面条很好吃,不用找了。”
“谢谢。”面馆老板收下钱,满脸笑容送方文离开。
随后,回到铺子里,由伙计观察外面情况,自己展开法币,取出里面的纸条观看。
交易已经完成,货物存放在苏联仓库,暂时安全。】
需要安排将这批物资运往延安,同行的还有5名苏联技术人员。】
桌上小盒里的设备可以用于后续联络,联络时间:下午五点,务必收好。】
店老板连忙找来一名伙计:“去外面桌子上看看,有没有个盒子,拿过来。”
伙计立即出去,在碗后面发现了一个并不大的小盒子,立即拿进屋里。
店老板打开,看着里面物件,低声道:“这东西我在延安培训过,是泰山出品的微型发报机。”
“这么小。”伙计惊讶道。
“别看它小,但能和正常发报机一样进行发报,就是距离短了点。我明白了,这种微型发报机有个配套的接受端,只要以默认频率发报,就可以传递到接收端。”
店老板明白了怎么使用,便小心收起来。
然后从后面离开,去报告这次接头的情况。
与地下党接头后,方文带着龚修能在城里继续转了圈,便回到苏联人给他安排的住所。
那是苏联飞行员宿舍。
从战场回来的飞行员,以及从苏联才抵达的飞行员都会在这里暂时居住。
方文的到来,引起了这些苏联飞行员的热情欢迎。
对于他们的饮酒邀约,方文微笑拒绝,和龚修能回到住所中。
门一关好,龚修能就忍不住牢骚。
“团长,这些俄国人,咋都那么爱喝酒,一见面就要整几杯。”
“他们住的地特别冷,喝酒御寒。”方文笑道。
随后的时间里,两人一直待在房间里,等到了四点半,方文便取出微型电报机的接收器。
将其开启,附耳倾听。
下午五点的时候,接收器发出断断续续的嗡鸣,这也是摩尔电码,但需要认真分辨。
电文内容为:
延安来电,物资运输方案已定,大件物资通过黄河运输,在水洞楼子码头装运。技术人员则麻烦你用飞机送往延安。】
从黄河水运倒是不错的选择,很适合大宗物资的运输。
想来沿途运输的安全,也考虑到了。
自己送技术人员先行去延安倒没什么,就算那边不提,方文也是这么想的。
方文继续看后面的电报内容。
因为运输人员需要准备,定在两天后开始运输。届时会有兰州万新运输公司过来接货,需要方同志居间沟通。】
看来中间的环节,确实已经安排好了,方文心中放松。
为了让物资运上货船的过程更加安全,他觉得可以用苏联人的汽车来运到码头,这样就不会在中途有任何问题的。
随即,他离开宿舍,去找到了彼得罗夫。
彼得罗夫的住所也在飞行员宿舍,就在这一层楼的尽头。
也是居住在飞行员宿舍的彼得罗夫听见敲门声,开门。
“方同志,找我有什么事?”
“想请你喝酒。”方文直接了当道。
彼得罗夫毫不犹豫,将外套穿上:“去食堂?”
“不,当然是吃中华菜和中华酒,但还有一个问题,这附近没有好的餐馆,得去城里。”方文笑道。
“没问题。”
随即,三人离开了宿舍,前往城中。
一直走到了聚香面庄那里。
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面馆正准备打烊。
正在收拾东西的伙计,看到方文微微一愣。
方文主动出声道:“白天吃了你们的面,觉得不错。我出一笔钱,在你家吃个晚饭,能弄吗?”
他说话的时候,手指向身后的彼得罗夫一指,伙计顿时明白了。
“哎,得问问咱家掌柜的。”他扬声道:“掌柜的,白天两位客人觉得咱家的口味不错,想出一笔钱吃个晚餐,你看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