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 第604章 技术换设备交易,兰州城内接头

第604章 技术换设备交易,兰州城内接头

第604章 技术换设备交易,兰州城内接头

2个多小时飞行过后。

方文驾驶飞机抵达兰州上空。

因为事先就与当地苏联援华飞行队电报沟通过,飞机并没有像之前一样遇到伊尔16,而是直接与地面机场塔台沟通后降落。

水陆两用炮舰机降落在机场跑道上,停稳,在地勤人员指引下拐入停机处。

舱门打开,方文从飞机上下来,立即受到热情迎接。

其中一名飞行军官握着方文的手:“我代表库里申科和轰炸机队感谢你的帮助,你拯救了5个家庭。”

“机缘巧合,他们能安全降落也有运气成分,再来一次,我也不敢保证能成功。”方文微笑回应。

显然,不久前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兰州这边,毕竟这里是苏联援华空军指挥部所在。

他们很想知道db3轰炸机迫降的过程,因此极力邀请方文先去援华空军指挥部一趟。

见此情况,方文也没有拒绝,跟着这些苏联军官过去,将整个经过说了一遍。

当听到协助空降的通讯方式,是方文直接从空中丢到轰炸机驾驶舱的步话机时,军官们大感惊讶。

这种操作,可以说,基本没有复制的可能。

但对于一侧发动机故障后,如何应对调整,却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就这么了2个小时,完成了临时座谈会后,军官们离开会议室,只留下一位身着笔挺的深灰色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银边眼镜的男子。

他走到方文面前,伸出手。

“你好,我是彼得罗夫少校,负责完成这次交易对接。”

“你好。能知道你是你隶属于什么部门吗?“方文与其握手,并问道。

“ГГлaвhoepa3вeдывateльhoeyпpaвлehne”。

彼得罗夫用俄语回复,这是一个不好翻译的词组。

但方文明白其中的意思。

中文叫做情报总局,如果用词组的首位字母Гpy,也可以叫做“格鲁乌”。

是苏联的军事情报部门,隶属于参谋总部。

以方文的了解,此时的苏联有两个情报部门。

一个是国家安全总局,现在局长是贝利亚,专门成立了“消灭间谍局”,正在进行一场全国范围的反间谍行动。

另一个是总参谋部情报总局,也就是彼得罗夫所在的单位,这是军事情报机构。

没想到,一场军火交易,竟然让这个部门来主持。

方文倒是觉得,可以借此机会与其建立沟通桥梁,说不得以后用得上这个人脉。

握手间,彼得罗夫出声道:

“早就听闻方先生的飞行技术堪称奇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能在那种危急情况下,不仅自己安全降落,还协助五架 db3轰炸机脱险,这份胆识与能力,实在令人钦佩。”

方文笑着点头回应,将手收回:“彼得罗夫先生过奖了,不过是尽了一名飞行员的本分。”

“那我们谈正事吧。莫辛纳甘步枪和7.62毫米子弹生产线,还有配套的生产材料,已经运达兰州。按照之前的协议,你需要提供火箭弹相关技术资料,还有5万美元货款。”

方文点头,对方报价并没有变,多出的五万美元是生产资料的采购费用。

“我需要看一下实物。”

“可以,请跟我来。”

彼得罗夫少校起身,带着方文离开会议室。

他们来到机场旁边的军营里,货物存放在军营的仓库中,由两名苏联士兵看守。

见彼得罗夫走来,士兵抬手敬礼,让开。

彼得罗夫推开铁门。

在走进去的同时,说明着:“生产线分两部分,步枪组装线和子弹生产线,都做了简易封装,避免运输途中受损。”

方文紧随其后,目光瞬间被眼前的设备吸引——三列墨绿色的金属机架整齐排列,表面还包着运输时的防尘油膜,机架上的齿轮、传送带和冲压模具看起来还很新,部分关键部件用木箱单独包装,箱身印着俄语标注的“精密仪器,轻放”。

最外侧的一组设备旁,几名苏联技术人员正用扳手调整部件位置。

听到脚步声,他们停下动作,转头看向彼得罗夫,见没有停止工作要求便继续。

“这是步枪组装线,每小时能完成 15支莫辛纳甘 m1891/30型步枪的组装,包含枪管切削、枪机调试和木质枪托贴合的全套工序。”彼得罗夫指着机架上的刻度标尺,“我们特意做了改进,适配你们国内的木材规格,不用再额外改造枪托加工模块。”

方文蹲下身,手指拂过设备,冰凉的金属触感带着细微的纹路——这是刚出厂的新设备,没有金属磨损。

他起身走到子弹生产线前,检查了弹壳压制机、底火装配台和弹头铸模机,旁边的货架上堆着成箱的黄铜板材和发射药原料,箱盖打开一角,露出淡黄色的药粒,散发着淡淡的硫磺味。

彼得罗夫说明道:“配套的生产材料足够支撑三个月的满负荷生产,包括 10吨黄铜、5吨铅合金和 2吨发射药。”

随后,彼得罗夫递过来一份清单,纸上用俄语和中文双语标注着各类材料的规格与数量,“我们还带了三名技术人员,会负责设备调试,确保生产线能正常运转。”

方文接过清单,快速浏览一遍,目光停在“备用零件”一栏——上面列着从齿轮到弹簧的 20多种易损部件,每种都标注了数量。他抬头看向彼得罗夫:“子弹的底火配方和弹头铜披甲工艺,技术资料里都包含了吗?”

“当然。”彼得罗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牛皮纸文件夹,“这是生产线的操作手册和技术参数,底火的雷汞配比、弹头的压制压力都有详细数据,你们的工人跟着技术人员学两周,就能独立操作。”

方文翻开文件夹,里面的图纸用蓝晒法印制,线条清晰,关键部位还做了红色标注。

苏联人的技术设备,向来是粗犷实用,结构上面并不复杂,学习起来确实要比欧美的简单些。

他翻到最后一页,确认没有遗漏后,将文件夹合上:“我看了下,设备和材料没问题,符合协议要求。可以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