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汽车大乱斗以及are78使用计划
六月下旬,深城,威酷电子集团召开了全新一代的电动车產品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威酷电子旗下的小蓝汽车品牌一口气发布三款新车。
包括轿跑车型小蓝c,旗舰版轿跑小蓝s。
还有就是今年首次推出的suv车型小蓝u。
重点不在於车型的外观以及常规的升级,而是在於这三款车的高配版本里都採用了固態电池以及l3级別的智能驾驶。
而这也是全球范围內,除了海蓝汽车外,第二家採用固態电池的汽车品牌。
同时也是第二家採用l3级別智能驾驶技术的汽车品牌。
这顿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让小蓝汽车这个纯新势力汽车品牌的关注度大幅度提升,並且获得更多的销量。
儘管总產销量还不如那些汽车巨头,但是在国內市场上,小蓝汽车的销量已经进入前十行列了,並且在中高端车型领域里已经成为了仅次於海蓝汽车的新品牌。
一年也有著几十万辆的销量呢。
小蓝汽车发布搭载固態电池以及l3智能驾驶技术的车型……这背后,自然是离不开海蓝汽车集团以及智云集团这两家兄弟公司的支持。
固態电池方面,海蓝汽车集团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陆续和各大汽车厂商达成了供货协议,但是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海蓝电池,產能提升速度是有限的,因此去年虽然达成了协议,但实际上一直拖到今年六月份才开始小范围供货。
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海蓝电池,最近几年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扩充固態电池的產能,从最开始的只能满足自家海蓝品牌高端车型使用,再到覆盖全部海蓝汽车品牌的车型。
六月份中旬,海蓝汽车集团旗下海蓝电池的第五家固態电池工厂,也是专门用来供应外销固態电池的工厂开始小批量生產,並先向威酷电子集团供货。
威酷电子集团靠著自家企业同样由徐申学控股,与海蓝汽车集团是兄弟公司的优势,获得了供应固態电池的优先权。
当然,也只是提前那么半个月左右,而且份额並不多……其实就是把新电池工厂里试生產的这一批货提前给了威酷电子集团。
后面大规模批量生產的產能,都是需要按照配额供给各大客户的!
按照海蓝汽车集团的计划以及和各家合作伙伴们达成的协议,半个月后,也就是七月份开始,海蓝汽车集团就会向威酷电子集团旗下小蓝汽车、国內的华威、大米、比亚迪等汽车厂商供货。
八月份开始,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海蓝电池,將会向特斯拉、大眾集团、宝马、奔驰、现代等企业供货。
因为目前只有第五固態电池工厂的產能用於对外销售,整体產能预计只能满足一百五十万辆车的年產能,因此各家分到的固態电池產能是非常有限的,各家汽车厂商也只能使用在自己的一些高端车型上。
至於中端车型使用固態电池,目前的成本还太高,並不现实……海蓝汽车集团自家旗下的中低端汽车品牌艾拉,目前都还没有使用固態电池呢。
当然,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因素就是,寧代电池那边,去年在磷酸铁鋰电池领域里又获得了技术突破,其电池能量密度虽然没有提升,但是起火自燃这方面的安全性却大幅度提升了。
並且寧代电池的新一代磷酸铁鋰电池成本还足够低,目前这款电池不仅仅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艾拉汽车在使用,国內的一大票汽车厂商也在使用,甚至国外品牌也在用。
成本低、安全性在鋰电池里是属於独一档领先、能量密度虽然不算太高,但是有个两百瓦时每公斤……这个能量密度其实已经足以中低端车型使用了。
这款新电池卖得非常好!
同时寧代电池大规模生產半固態电池多年后,隨著產销量的持续提升,成本以及售价也在不断的降低,其成本已经接近传统三元鋰电池的程度了,並且半固態电池技术也玩了好多年了,在安全领域持续钻研,其安全性也有了不少的提升。
目前寧代电池主打这款新的磷酸铁鋰电池以及半固態电池,而传统的三元鋰电池已经彻底停產了,因为这东西至少在国內市场里,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
低端有磷酸铁鋰,中高端有半固態电池,而高端有固態电池……中间没有了传统三元鋰电池的生存空间了。
研发高性能,更安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鋰电池以及半固態电池,这是也是寧代电池在固態电池技术出现並商用后的应对策略,这个策略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其產能持续不断的提升,营收以及利润都维持了较高幅度的增长。
同时寧代电池也在尝试自己研发固態电池,但是难度相当大……想要依靠自己研发固態电池,还不如指望以后获得海蓝电池的技术授权呢,不过固態电池技术价格极其高昂,这涉及到了大量股权交换,一时半会还谈不下来。
这两家公司虽然都由徐申学这个大股东控股,但实际上都是相互独立的上市公司,除了徐申学外,还有大量的股东以及投资者,所以这种大规模交易是非常复杂的。
並不是说徐申学一句话,然后海蓝汽车集团就能把固態电池技术移交给寧代电池的。
未来的固態电池合作先不说,且说海蓝电池的对外供货上,目前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海蓝电池,第六座固態电池工厂也接近完工,预计到今年十一月份就能投產。
这一座工厂的年產能也比较大,预计能够满足一百万电动车的使用需求。
等到明年春天左右,海蓝汽车集团的固態电池產能,在满足自家自用之余,还能够向其他汽车厂商提供大於两百五十万辆的產能,这个数量看似很大,但是如果分摊到全球大量的汽车厂商里,那么每一家能够拿到的產能就很少了。
固態电池技术面世三年了,在使用量比较少,或者不在乎成本的领域,如智能终端,机器人领域里已经大规模使用了。
但是在汽车领域里,因为固態电池使用量比较大,而成本高昂,所以只有高端车型上才用得起……电动车里的电池成本占比太高。
——————
小蓝汽车发布的新车型里,也只在高配型號里搭载固態电池,其售价最低的也要二十五万以上,並不会比隔壁的海蓝汽车yev低配车型便宜。
而威酷电子集团旗下的小蓝汽车发布的新车里,还使用了l3级別的智能驾驶,这个智能驾驶技术自然也不是威酷电子集团自研的,他们还没这能力。
整套l3级別智能驾驶系统,都是从智云集团里採购的eyeq方案……当然,威酷电子集团那边非要说是自研的,连晶片上標誌都不用eyeq,yun等,而是印刷上他们自己的小蓝品牌標誌。
再加上深度定製优化之后,也还真有一定他们自己的东西在里头。
这外行人一时半会还真分辨不出来!
但是內行人都知道,这是智云集团的eyeq方案……目前全球范围內,除了海蓝汽车集团外,只有智云集团那边的eyeq方案拥有l3级別的智能驾驶能力,其他的都还不行。
而这一套方案,其实是在上半年的时候才彻底成熟並移交给各客户,然后各客户会进行適配优化,不出意外的话在下半年就会陆续看到各大汽车厂商在高端新车型上,也推出他们自己的l3级別智能驾驶。
至於为什么是高端新车型……因为这套l3级別的eyeq方案也很贵。
毕竟智云集团又不是来做善事的!
——————
小蓝汽车抢先发布了新车型,搭载了固態电池以及l3级別智能驾驶技术,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风头。
这也让其他汽车厂商坐不住了,一个个纷纷加快了进度。
就在一周后,太平洋对岸的特斯拉也举办了新產品发布会,发布了他们新一代车型,首次搭载固態电池,旗舰版纯电续航提升到了一千三百公里,同时还搭载了l3级別的智能驾驶技术。
其车型上搭载的l3级別智能驾驶技术,已经通过了华夏辅助驾驶技术等级標准认证』……通过了该技术认证后,这些车型就能够在华夏市场里使用智能驾驶』、l3、等词汇进行gg宣传。
成为了继海蓝汽车集团、威酷电子集团之后,第三家获得该技术標准认证的车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l3智能驾驶技术其实用的也是智云集团eyeq方案!
因为他们自己的l3级別智能驾驶技术,还没有研发成功呢。
自己的计划还没有搞成功,为了避免在市场竞爭中落伍,尤其是在华夏这个激烈市场里竞爭落伍,他们就只能先用智云集团的eyeq方案进行过渡了。
总不能眼睁睁看著其他汽车厂商都用了智云集团的eyeq方案,玩l3智能驾驶了,自己还死抱著自己的l2辅助驾驶技术吧。
不过,特斯拉方面依旧没有放弃自研自动驾驶技术,甚至投入还越来越大。
特斯拉已经和智云集团达成了总金额达到三百亿美元的智云量子综合算力系统』的採购协议,目前也已经交货了一部分,特斯拉方面也在大规模招揽各种人工智慧技术人才,尤其是顶级算法人才。
他们也是准备使用超导量子计算机来研发自己的l3智能驾驶技术,甚至也奢望著未来能够做出来更好的人工智慧技术,进而进军机器人领域。
人家马斯克也是想要玩机器人的,奈何自家技术不行,暂时玩不了!
————
特斯拉这边刚发布新车型,其他汽车厂商就更坐不住了……有些厂商因为技术实力以及各方面的因素,都还没有来得及搞定固態电池的装车適配问题以及l3智能驾驶的適配问题。
但是一个个也开起了发布会……开发布会並不意味著现在就卖车了。
先把发布会开起来,抢一波风投,吸引注意力,然后把市场上准备购买车辆的消费者吸引过来,让他们先下个定金……哪怕这个定金是可以隨时无条件退还。
退还定金无所谓,重要的是提前吸引这些潜在消费者,免得他们被其他汽车厂商的新车型给抢过来。
於是乎,这就导致了汽车行业里非常引人注目,甚至混乱的一幕……几乎天天都有汽车厂商开发布会,甚至同一天里都会有两家汽车厂商开发布会呢。
而这些汽车厂商发布的新车里,都有两个共同点:固態电池、l3智能驾驶!
这种现象,也是引来了大量消费者乃至新闻媒体的注意。
有財经领域的媒体进行分析,在六月份下旬开始,到七月份,仅仅一个月里,全球范围內有超过五十家汽车厂商发布了他们新一代智能电动车,发布新车型超过一百款,並且全部採用了固態电池以及l3智能驾驶。
这意味著什么?
这意味著整个电动车行业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