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913换房路上的拦路虎
“我觉得……这套不错,不过,咱们是不是回去跟咱妈商量一下?”小王同学生怕丈夫嘴快,若是当场定下来,婆婆回头不满意,不免产生矛盾,她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面。
“行,那就回去商量一下。”唐植桐也觉得大石作胡同这套好,依山傍水,现在可能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但等生活条件好了,饭后小两口饭后牵着孩子去公园遛遛弯,想想就很美啊。
“不着急,什么时候决定了跟我说声就行。我跟这边值班同志交代好,你们想看房可以随时过来。”虽然黄礼仁已经多次跟自己汇报唐家院子的菜园子,但孟庆丰此时已经没有了觊觎之心,与人际关系比起来,菜园子不值一提。
“谢谢孟主任,那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尽快给您回复。”孟庆丰不着急,但唐植桐却上了心,能有机会搬到皇城根下面,保不齐是自家祖坟又冒青烟了,得抓住这难得一遇的机会。
嗯,回头得再给老太太烧点钱过去,唐植桐在心里暗暗决定。
“行,看你们时间。”孟庆丰在旁边乐呵呵的应道。
“孟主任,如果换这套宅子,我们得补多少钱?”虽然说是回去商量,但唐植桐觉得差不多就这套了,所以格外留意价格。
“房子也看完了,咱们边走边说吧。”孟庆丰没有报价,而是手一伸,打算把小两口请出去。
这边的职工比西什库的那位没眼色,人家开了门就去门口抽烟了,这位一直在旁边围观,这种事怎么好在不相关的人面前说呢?
孟庆丰能看出唐植桐夫妇中意大石作这套宅子,所以在报价上格外用心,甚至可以说是贴心。
出了院门,三人一边走,孟庆丰完全是站在唐植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唐老弟,这套宅子的年岁久,门窗立柱难免油漆剥落,房顶也漏雨,我的意思是先不修,这样在房屋评分的时候能往下压压。等评完分、换了证,我这边再给你批点油漆,你找人刷一下,这样一来,能省下不少钱。”
“谢谢孟大哥,您真是太贴心了!”唐植桐拉起孟庆丰的手使劲摇了摇,啥叫人情世故?这就是。
“哎说起来也是我们公司看中了你的院子,给你们生活造成了不便,后续服务工作肯定是要到位的。”感受到唐植桐的热情,孟庆丰觉得海子里刮来的风都带着丝丝凉意,犹如吃了好几块雪糕,整个人都感觉舒爽起来。
“谢谢,谢谢!咱评分一定要公正,我这个当弟弟的可不希望孟大哥给人留口实。”对于孟庆丰的好意,唐植桐领了,但也提出了要求。
钱什么的都是小事,主要是整个流程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来,既是为了孟庆丰,也是为了自己。
“放心吧,评分、换房一定扎扎实实的。你家厢房是用城墙砖建的吧?我看着用料很扎实。这边房子用料差一点,而且比你家房子旧一些,虽然面积大,但总价应该不会差太多。”孟庆丰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所有的关系、人情,都得先保证人在位置上,如果人没了,其他一切都将变得没有意义。
“这边怎么也是多出三间房,有差价也是应该的,差价有多少算多少,我这边可以补。”尽管孟庆丰是一片好心,但唐植桐不愿他做的太出格,两套房子地理位置不同,若是放在市场上,这价格可差大了,自己一分钱不掏也说不过去。
“好,那就让房管局的同志评,这样总不会出错。”孟庆丰看唐植桐坚持,自己也乐的省心。
“孟主任,跨区换房会牵扯到地价吗?”小王同学在旁边听着丈夫跟孟庆丰商量换房却一直没有提到地价,遂在旁边插了一句,问道。
“对,把这茬给忘了,老想着有个事,就是没想起来。”唐植桐一拍脑袋,光想着换房了,却把大头给忘了。
这年头的私房归个人所有,但每年都需要纳两个税。
一个叫房产税,税率1.2%,也就是每年缴纳房子总价值的1.2%,房子总价值由房子的估分乘以每个分的所指导价所决定。
另一个叫地产税,税率1.8%,也就是每年缴纳房子所占地产总价值的1.8%,地产价值是房子所在地界每亩的平均价格乘以院子所占面积。
有一说一,这个执行的并不严格。
解放后,唐家交的次数不多,但在老太太将房子转给唐植桐的时候,除了过户时投了契税,还将以往欠的房产税、地产税一并补齐了。
当时房管局还没有出台新的“十八级标准地价”,所依据的依旧是解放初制定的那一套。
解放初的时候,市大街东头还是乱葬岗,唐家所在的地方也被称作“穷八家”,在四九城地区土地的“十八级标准”体系里勉强排列第十三级。
十三级土地一亩地大概140块钱,按照这个价格补地产税,唐家当时总共才补交了不到五块钱。
“这个……最好不要牵扯。”听到这个问题,孟庆丰报之以苦笑。
接着,孟庆丰详细说了在市大街寻摸房子的过程:
“为了开门店,市街道和我们公司前期都做了不少工作。
按照规定,我们开门店,是要在内部与兄弟单位进行住房协调的,也就是以公对公的方式换房,但房屋调整委员会那边很忙,也一直都没找到房子。
市那边的工厂意见很大,压力来到我们这边,去你们家看房也是被逼无奈。”
“理解,都是为了工作。”唐植桐在旁边点头附和,房屋调整委员会也叫换房办公室,唐植桐不陌生,这个单位在每个单位都留了表格,谁想换房都能过去登记,不过大部分登记后都没了下文,毕竟他们人手也有限,面对众多需求,哪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一比对?
“按照单位换房联合办公室的规定,换房的原则是‘地点适当,基本等量’,房屋调整委员会换房也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换房的初衷是解决四九城职工上班路远、办公和宿舍用房分散的问题,再加上今年汽油紧张,公共汽车车次减少,职工上下班交通愈发困难,我相信换房办公室那边不会卡着不放。
我准备照这个方向试试。”孟庆丰说的很坦诚,也很含蓄。
唐植桐头一次听说有单位换房联合办公室这种单位,但他和小王同学都听明白了孟庆丰的意思。
“地点适当”就是里面有弹性,孟庆丰想忽略地点带来的影响,尽量往“等量”上面靠。
小两口对视一眼,用眼神做了交换,困难是有的,但不能拿着困难当借口,于是唐植桐开口问道:“孟大哥,这样做不好吧?就跟我们占了公家便宜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