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912看房
唐植桐跟孟庆丰约的下午一点,时间紧迫,两人在办公室急匆匆吃了顿午饭就去了北图大门口。
“孟主任。”出了门,唐植桐就看见孟庆丰站在路边东张西望,似乎在琢磨自己会从哪个方向过来。
“咦,小唐,你早到了啊。”孟庆丰听到唐植桐的动静,转过身来,满脸堆笑。
“过来早了一会,在北图吃了个饭,麻烦孟主任了。”唐植桐主动跟孟庆丰握了握手,这哥们也不容易,大中午的热了一头汗,围绕在地中海周围的头发被汗水打湿,倔强的贴在头皮上,显得有几分滑稽。
“不麻烦,都是我们化工原料公司应该做的。”孟庆丰松了手,朝小王同学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对着唐植桐说道:“我们公司找了两套院子,一套在西什库,一套在大石作胡同,咱们先去看哪个?”
“你说呢?”唐植桐看向小王同学,看她对哪边更中意一些。
“要不咱先去西什库?”小王同学对这一片很熟悉,西什库周围有医院、小学,位置靠近西四,生活更便利一些。
“行。”唐植桐自无不可。
“那就先去西什库,自行车可以放这边吧?也就四五百米,咱们走着过去。”孟庆丰见唐植桐二人没有推出自行车来,遂萌生了将自行车寄存在北图的想法,他还想着趁机会跟唐植桐多增进一下友谊呢。
“行,我跟门卫说一声。”唐植桐主动揽过这活,平日里没少给门卫大哥递烟,用到他的时候到了。
存好自行车,孟庆丰在前面带路,边走边介绍宅子的情况:“这套宅子建的早,前些年义和团打教堂的时候被破坏了,后来又重建的,到现在有个四十来年,前几年刚翻新过。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很规整的一个二进院。”
唐植桐边听边点头,西什库的大名他还是知道的,西什库是明清两朝为供应皇家御用物资而建的仓库群,虽然后来废弃了,但地下埋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就有桐油。
后来这地方改造重建打地基的时候挖出来不少。
至于当时为什么埋在地下,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唐植桐估摸着可能跟动乱有关。
义和团当年在四九城风头甚盛,口号喊的也响亮: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
当时西什库教堂人不多,只有四十来条枪,义和团愣是围攻两个月没有打进去。
可见没点纲领,只知道画符喝符水是没什么用的。
“瞧瞧这门,瞧瞧这院子,规整吧?这么多年一直当仓库用着,平时有人打理,到处都挺干净利落。十多间房,就算你们以后孩子结婚都住的开。”仓库这边有人值班,孟庆丰敲敲门,刷脸开门后,将唐植桐两口子请了进去。
小王同学转了一圈,对这个院子很满意。
青砖黛瓦,造型古朴,大门、二门一个都不缺,东西厢房、东西二房、倒座房、厕所,满打满算有十五间!
这要是放在经租的那会自住,保不齐就会被算做超标。
“院子外边就是西什库小学,孩子上学出门就到。再往西一点就是西四,买什么东西都方便。周围医院、邮局、电影院、饭馆一应俱全,这边也有多路公交车路过。安全也不用操心,对面有人站岗、巡逻。我觉得这边挺合适。”
孟庆丰个人是非常看好这个院子的,这也是化工原料公司压箱底的固定资产,若是换了别人,他还真不一定舍得拿出来。
“这边离咱妹妹学校挺近,以后能多睡一会了,晚上放学甚至都不用去接,走几步就回来了。就是这边有二门,显得院子小了点,后边种点东西有些不方便。”小王同学知道孟庆丰说的都是实情,对院子也满意,但还是挑剔了一些不足,因为她知道婆婆一直心心念念着菜园子。
搬了家,跟周围邻居也不熟悉,如果再少了菜园子打发时间,小王同学觉得婆婆肯定会感觉闷。
“嗯,你说的有道理。”唐植桐在一旁点头附和,然后朝孟庆丰问道:“孟主任,如果用这套置换的话,我们大概得补多少钱?”
唐家在铁辘轱把的老宅把洗澡间算上也只有七间房,差了一半,更何况这边地界好,地皮贵,差价不是笔小数目。
“这个……按照规定,室内二十平米算一间房,这边比你的祖宅最少也多出三间房,不算地皮的差价,光这三间房,怎么也得一千冒头。”这个问题孟庆丰早就盘算过,报起价来很熟稔。
“实不相瞒,这价有些超出预算了。另一套宅子什么情况?”唐植桐听后摇了摇头,钱只是一方面,这套房子北面是各种工厂,平日里的废气、噪音都能传到这边,环境算不上好。
更关键是这个地方正好在西什库大街的南首,再下去十多年,等上面将西什库大街捋直的时候就得拆迁。
八十年代拆迁,能有几个补偿?
唐植桐不太乐意费这个事,他打算先看看另一套,做做对比再决定。
“另一套年头更久一些,外观看起来有些破,但用料也很扎实。院子跟这个差不多大,没有二门和倒座房,置换起来,补的差价少。要不咱们再去那边看看?”孟庆丰看唐植桐不是很满意,遂提议道。
“行,那就麻烦孟主任了。”唐植桐和小王同学对视一眼,决定再去大石作胡同走一遭。
在过去的路上,孟庆丰悄悄的跟唐植桐说道:“唐老弟,哥哥我不拿你当外人,价格上我肯定帮你争取,如果你在钱上不凑手,我这还有点闲钱,你先拿着用。不是我说,这片怎么都算皇城根,比你老宅那边要好上不少。”
“谢谢孟大哥,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我们尽量在这两套房子里选一套,不再给您添麻烦。钱不凑手的时候,我也一定跟您张口,不跟您见外。”唐植桐知道孟庆丰是在跟自己套近乎,但也知道他说的是实情。
民国以前,四九城的阶层被城墙划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说的是内城、外城,在此之外还有紫禁城和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