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史斌派兵将守卫,那么以后这里就不会轻易发生叛乱了。
大理盛产洱源梅子、红提、沱茶、乌骨鸡、白鹅、竹子,搞到大离,全是稀缺的东西,可是为守夜人增加收入。
而且产粮能力也很强,即使有民众穷,也不至于饿到吃不起饭的地步。
所以大理国人造反,全是吃饱了撑的。
守夜人再送当地人高产作物种子的话,他们的粮食本来就够自己吃,剩下的全部供应守夜军,粮食也能额外创收。
反正系统招出来的勐将也不会背叛,干脆留人在这永享富贵得了。
但留谁,不留谁,得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不能瞎弄。
孟获这种人,出了云南山区,不带着他,他可能连北都找不着。
所以他最适合镇守此地。
一来防备大理奸臣造反,二来可以为守夜人提供物资,三来还可以在此地结婚生子。
史斌说出了他的想法,段氏很高兴,孟获本人也很高兴。
只要效忠主人,在哪效忠不一样?
何况他本来就不喜欢到中原去。
能衣锦还乡,有啥不好。
守夜人更开心,这块基地,虽然不提供兵源,但提供物资啊。
这些物资既能变现成钱,还能成为军用物资。
乌骨鸡炖人参,那可是上等的滋补药,卖给有钱人,利润何止十倍。
史斌亲自给他敬酒,对他说“你好好训练象兵,待我用你之时,你就带着象兵回蜀中与我汇合。打完仗你再回来。”
“主人你就瞧好吧!”孟获自信满满。
史斌塞给他五百两银票,道“有空自己去大离朝兑换成银子。大离的银票在大理国不能通用,但银子却是全世界通用。有了钱,给自己娶媳妇,娶妾,爱娶几个,随你高兴。”
“主人,你待我真好!”
“应该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大象吃的东西太多,大离百姓的粮食都不够吃,真没精力帮守夜人养大象。
骑大象那群健壮的虎狼兵,吃的也多,这些用度也由大理国出。
大象兵再厉害,也只能在特定战场发挥作用。
比如,战场不能太宽。
否则对方是韩信、诸葛亮那样的高手,就坏了。
他可以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打你侧翼,或是干脆弄个能喷火的车吓唬大象。
打水仗,同样也用不到大象,小心把自家的破船踩漏。
路面特别差,地形巨烂的地方,也不适合用大象,摆不开。
一个大笨象如果跌了个大跟头,会把其它人砸趴。
所以这象兵,如果用好了,威力是真大。
如果用不好,白花钱养他。
十多天后,史斌全安置好了,准备从大理撤军,回大离。
突然接到边关急报!
军情万急,驿马竟然直接累死了,报信人报完信后,也口吐白沫死了
“报!交趾国起兵两万,皆是骑兵,来攻大理!国主李冲御驾亲征!”
当时段誉正骑马亲自送史斌出境,听到急报,竟然吓的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打工皇帝丢脸丢的最大的一次。
众人急忙在地上画策,商量应对之机。
从他们的商议声中,史斌择出了以下重要信息
交趾国,和大理国是邻国。
双方都被重山峻岭包围。
从交趾来攻大理,有一条破山道,怎一个崎区了得。
那山道太长了。
暮云浓雾,乱草丛生,怪石嶙峋,人迹全无。
那破地方,蛇蟒最喜,乌鸦声似鬼叫。
交趾国李氏为君,这李冲野心可真够大的!
交趾也不是什么大国。
国力有限,全国兵力往死里征,也就这么多。
这厮完全是孤注一掷的打法。
这么多人,你得带多少粮食啊!
此战必须得胜!
否则不用等着别人灭,自己先完蛋!
全国的粮食都让李冲给征光了,搬空了。
幸好交趾国邻海,饿疯了可以捕鱼为生,要不老百姓真让李冲给折腾死了。
但他既然敢打,也不是没有胜算。
毕竟大理国的国力还是比他弱些。
史斌问了花木兰一个问题“这场战争,你怎么看?”
没有任何人讨论要不要襄助大理国守卫战。
因为那是废话。
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方,然后拱手送给李氏?
他算个什么东西?
凭什么?
但是不送,这场硬仗可极其难打。
据探马报说,敌军两万人可全是骑兵。
人数胜过守夜军一倍。
当然,守夜人还有象兵这支特殊部队。
花木兰沉吟很久才给出答复
“难打。交趾国虚国远征,志在必胜,国王为得大理,必许以重利。粮食不能持久,将士们退无可退,必然拼命作战。”
史斌道“那么,到底有多难?”
花木兰说“再想战损率特别低,是不可能了。两万匹马,必是那国主和海外商队以本国特产所换。拼命到这个地步,想轻松赢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