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千零二十八章 观景台

第三千零二十八章 观景台

“那当然没问题了,军民一家亲嘛!”周团长说道:“老土都升镇书记了,你回去的时候给我代问声好啊!”

“一定一定。”

“走吧,我带你们去景观台。”

“景观台?”周至有点纳闷,基地啥时候有景观台了?

“就是次你们看发射的那个地方。”周团长献宝似的说道:“我觉得那地方不错,就带着战士们收拾了出来,记者同志们来的时候也要舒服一些。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去那个山丘现在还有了一条小公路,估计也是周团长带着战士们开辟出来的,军用车能够开去。

山丘顶部已经被开辟出了一个平台,平台铺了碎石子,石子小广场外面是一圈原木钉出来的粗犷栏杆,说是栏杆,其实还可以当成凳子来坐。

惟一的装饰是平台中间有个简陋的水泥台子,台子立着一块大石头,面写着四个字,还是美术体的逐梦太空。

“真好啊这里弄的。”虽然很粗放,周至还是得夸奖:“比我们次来舒服多了。辛苦你们了。”

周团长就很开心:“以后我们会弄得更好一点。”

平台对着基地的栏杆那里还有几个人,见到这边来人了,一个穿着灰马甲的人就走了过来:“周团长,这几位是……”

周至已经看清了那人马甲的字样,知道是来录采播资料的记者。

周团长就介绍:“这是小周,这是李先生,他们带着团队来观摩发射。”

记者毕竟对时政很敏感,周至不认识,但是李老三就太熟悉了,赶紧向李老三伸出手:“李先生你好,听说这次发射任务是为了贵基金会的卫星,请问方便接受我们采访一下吗?”

“呃,这个不太方便。”李老三直接回绝:“首先这次任务有保密性,其次我这次也是陪朋友过来看看,属于私下行程,没有任何工作安排。”

周至就在心里暗赞一声,三哥现在就是大气了哈?连无冕之王们都敢这样说话了。

记者狐疑地看向周至,心里更是犯了嘀咕,看样子李老三此行就是为了陪这位年轻人?那这位该是啥来头?

不过已经被李老三拒绝了,也不敢再继续往下打听,好在周至也开口了:“我们就是过来拍一点火箭发射的照片的,不影响记者同志们工作吧?”

“不影响不影响!”记者赶紧摇手,然后扭头招呼:“小王,小张,把设备搬一下,给李先生他们腾一个机位出来!”

这年头数码相机哪怕在央视这样的单位里都极少,等到周至将自己的相机摸出来,边摆弄器材的小哥就惊讶地吹了一声口哨:“柯达420!牛啊!”

“啥?!”央视拍摄小组的所有人顿时全都围了过来:“看看看看!”

这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级的一款商用数码相机,目前数码相机的世界还是柯达公司一骑绝尘没有对手的时代,这款相机是九四年才发布的,采用了210万像素传感器,分别率能够达到15241012像素,配备了液晶和单反取景器,并且提供了除全手动模式以外的丰富的自动功能。

在这款相机推出之前,数码相机基本都是“全反”,直到这款相机出来,才有了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单反”概念。

售价也很高,达到了恐怖的两万四千美金。

本来原型机只需要两万美元的,不过那是之前从200继承过来,外接数据存储硬盘器的版本。

那个存储器比相机本身还要大,和一个小电瓶差不多,而且很沉重,极不方便携带。

于是柯达又和四叶草集团合作,将硬盘存储器改成了闪存存储模块,可以方便地接驳到相机的下面,使其成为相机的一部分,容量从两百兆提高到了两,足足提升了十倍,将存储格式照片的能力从150张提升到了1500张。

虽然造价因此增加了四千美元,但因为轻便和十倍的容量提升,一下就成了高端数码相机的主流,销量远超原型基础版。

小伙伴们是不懂这些的,但是央视摄制小组的人就不一样了,见到这款“传说”中的相机,全都跟见到了了不得的宝贝一样。

“你们都是专业人士,可以手玩玩。”周至笑道:“前提是你们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才行。”

“准备工作早做完了,”刚刚帮着腾挪机位的那个小王跃跃欲试:“真让我们手看看?”

周至让开了三脚架后的位置:“你来,尼康90你们是玩熟了的,这款相机的机身其实就是尼康90,你们要掌握很容易的。”

小王小心翼翼地站到了相机的后面,等周至给相机换了长焦的镜头后,开始指导他对着前方发射架进行实际操作。

都是擅长玩全手动的专业人士,小王很快就学会了相机的功能,然后开始研究相机的自动功能,最后笑道:“这玩意儿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可以及时抓拍出效果还不错的照片,但要是想增加艺术性,还是得回答全手动才行。”

周至就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对的,不迷信设备的能力,这叫做实事求是!”

“要是分辨率能够再高点就好了。”小王还是遗憾:“现在的数码相机基本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不过分别率还是被胶片机吃得死死的。”

“那没办法,胶片机的成像是分子级的,而数码相机现在用的,在1/27英寸传感器只有230万总像素,而有效像素才210万,就算将来再如何发展,也不可能达到分子级,所以单从成像效果论,数码相机永远都做不到胶片机的程度。”小张说道。

“倒也不是非得发展成那样。”刚刚和周至握手的那个摄影小组组长说道:“摄影图像百分之九十九的应用场景,都是给人眼睛看的,因此只要图像分辨率能够骗过人眼睛就算是达到极致了,除了极少数的专业场景,倒也完全不用达到分子级,这就和电视信号一秒二十四帧就够用是一个道理。”

“其实除了分辨率,镜头表现也一般。”周至用过这机器一段时间了,现在可以给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其实主要是图它一个方便和及时反馈图片效果,但它在长焦端的表现太一般了,光点六边形化十分严重。”

“这么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有这问题?”小王的讶异程度甚至不亚于看到周至拥有这样一台数码相机:“这样还怎么用?”

“看场景吧。”周至笑道:“你们是专业人士,除了抓突发新闻,现在用数码相机实在是不合适,画质这一关就还达不到专业人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