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们所知,长征三号乙的商业推销发射费用目前定在五千六百万美元,而计划商业发射费用为八千万美元。”周至说道。
“我的个乖乖……”闫霄:“换成人民币得是多少钱来着?”
“差不多是五六个亿的样子。”周至说道:“不过国家不缺人民币,但急需外汇,所以用美元支付其实是打了折的,要是用人民币支付的话,我猜价格只会更贵。”
“所以你们也是用美元支付的?”
“我们的情况要特殊一点。”周至解释道:“因为安盛基金利用四叶草集团向航天公司、研究所、以及基地提供了不少技术支持,系统支持,专利共享,另外在支付方式上,基金会成立了专项委员会保证研发资金及时到位,部分甚至提前预支,并且全部使用美元支付。因此在很多方面属于深度合作,共同研发的关系,因此成本要低很多。”
“不过具体数字是国家机密,任何人都不允许对外透露。”
其实安盛基金委托中航的是一个系列工程,天星地网的太空部分计划叫做“星擎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了一揽子的卫星设计生产和发射任务,整套星擎综合通讯系统部分,需要在太空中部署携带氙离子电推进系统的东三乙平台中型通讯卫星网络,共计五高十低十五颗卫星。
当时合同意向书上签署的是安盛在五年内拿出三亿美元,但是由于进度远超周至和李老三的预估,其实到现在小一年的时间里,就已经烧掉了两亿美元了。
好在成绩是斐然的,之前预计整体计划的完成时间是五年,大约在第三年才将组织第一次发射,结果进度的提前量堪称惊喜。
这当然得益于安盛基金提供了大量从国际上购买的专利技术,包括了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的一些技术,外加邮电部光纤设备技术,中航光学所的静止轨道激光通信技术,以及四叶草集团帮助设计的流程质量管理系统。
另外就是充分及时地到位的资金。
航天人表示自己从来就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所有领到科研任务的单位都兴奋莫名,开心不已,干活干得不知白天黑夜。
因为有品控系统在管理控制,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质量却不降反升。
而对这种现象更加高兴的当然是周至和李老三,天星地网越早一日投入使用,他们的量化交易系统就能够越早接入全世界各地的证券市场,以更快的速度,更隐蔽的方式投入使用,在现在这个时空,这是独一份的存在,相当于遍地黄金就他们能够捡。
航天人用自己的努力,让周至和李老三用短期大笔集中投入的麻烦,换取到了三四倍的劳动生产效率,节约了六七倍的时间成本,怎能不让两人乐开花?!
能够将量化交易的先发优势搞到手,多少个三亿美刀都挣回来了。
“长三乙的立项研制其实是在九三年初就开始了,其初级的设计方案就是利用长三甲火箭为芯级,再模仿长二捆和长三甲模式,在芯级的一级火箭四周捆绑了四个液体火箭助推器,由此得到现在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周至继续给大家介绍:“刚刚盐老鼠问这玩意儿能不能够送到文昌去发射,我想会有那一天的,等到那个时候,长三乙的gto有效运载能力,就能够达到六吨了。这已经超过目前最重的卫星的重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