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诡三国 > 第3803章 乡音未改军心乱,月照孤城刃影残。

第3803章 乡音未改军心乱,月照孤城刃影残。

『守城的兄弟们!可知昨日出战的曹军部队,为何多是谯沛人士?可见曹氏根本不信任我们冀州人!』

『他们吃细粮,我们啃树皮!他们住暖帐,我们守寒城!这算什么道理?』

『我们在这城头流血!他们在女人肚皮上流汗!就想想,值不值?!』

『……』

这些话,如同一根根的毒刺,深深扎进守城士卒心中。

不理会,就越发的糜烂,但是如果辟谣,又有人会说是欲盖弥彰。

一名冀州籍什长私下对部下抱怨,『听闻丞相府夜夜笙歌,搂着美女睡觉,咱们却在这儿挨饿受冻,这仗打来有什么意思?』

这其实是假的……

不管是曹丕,还是陈群,都想要表示,他娘的都到了这时候,有谁会有心思天天搞女人?

可没有用的……

普通百姓兵卒就相信这个。

对于普通的百姓兵卒来说,政治权柄上的东西太遥远了,吃美食搞美女反而是他们贫瘠的思维里面所能想象得到的最高享受……

所以即便是曹丕陈群几乎十二时辰都出现在办公场所,还是会有百姓兵卒怀疑那桌案之下是不是会趴着某个美姬。

一名老卒信誓旦旦:『我亲眼见过送美酒入府,定是犒劳谯沛将领的!』

便是又有人附和,『就是,我听说丞相府内都是美女!那谁每天晚上都要搞三个!』

『哇!』

『啧啧……』

渐渐地,城头上的冀州籍士卒开始消极怠战。

有人偷偷在箭矢上绑布条,射向城外。

陈群见状便是设计,也令人用布条射往城外进行诱敌,试图搅扰,并且引诱赵云上钩,甚至一度射出了『明日我守北门,愿为内应』等字样。

然而次日陈群在北门设伏,打开了外城门想要伏击一部分骠骑兵,可赵云没有上当。

赵云对部下分析道:『此乃陈长文反计尔,城中内应之事,未必可信,我等当以静制动。』

陈群不知道赵云是怎么想的,但是他现在知道再不控制邺城内的某些人的胡思乱想,他就快完蛋了,邺城也快完蛋了!

和南城那些底层的百姓民众不同,北城之中的某些人是真的『知道』一些事情的!

真的懂『要害』和『破绽』究竟在什么地方!

流言,永远都比曹丕陈群的对策要快一步。

陈群和曹丕还没做出下一步的举措,

北城就开始流传一个新的消息……

曹军准备清洗冀州籍将领,将所有要害岗位都换上谯沛亲信。

虽然陈群极力辟谣,但猜疑的种子已经播下。

几名冀州籍文吏在官廨角落之中低语:『听闻某人曾言,冀州人不可信,须尽数替换。』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然后陈群下令的某些『调动』,竟成了『铁证』……

秋风愈发凛冽,卷动着撕扯着邺城城头上的曹军旗帜。

骠骑军连日来的『香气侵袭』和『乡音攻势』,如同两把无形的利刃,正在一点点的,南北合力绞杀这座雄城内部本就脆弱的纽带。

冀州派与豫州派,这两个自袁绍时代起便明争暗斗的集团,在外部压力下,其矛盾正以惊人的速度激化。

袁绍当年囊括冀州之后,也是一度麾下谋士如云,不过在那个时候起,就隐隐的分为两派,双方在立嗣、战略等重大问题上屡有争执。

曹操取冀州后,虽尽力调和,然其政权核心仍以谯沛故旧及颍川士人为骨干。

冀州士族如崔琰、李孚等,虽有名位,实权有限,积怨日久。这种因地域、利益、亲疏而形成的派系隔阂,在承平时期尚可维系,一旦遭遇如骠骑围城这般巨大压力,便再难掩饰。城外的乡音民谣,声声句句,皆在提醒每一个冀州籍的兵卒、官吏,他们与城北核心区域的那些『外乡人』并非一体。

陈群无奈,只能再饮『鸩酒』,他加强了城内言论管控,依据其与曹丕精心制定的《邺城守御令》中『惑乱军心者斩』的律令,连续处置了数十名私下传播『流言』的兵士和低级吏员。

杀人,有用,但是很快就有了反弹,因为有人『发现』,被处置斩杀的这些人当中,多为冀州籍……

于是乎,陈群以严刑峻法弹压,在冀州派看来,正是豫州派清洗异己的明证。

『外乡人不会把冀州人当人!』

北城之中,暗流再次汹涌。

豫州派更得曹氏重用,或者说某个派别占据高位之后打压其他派别,这事情是现在才有么?

显然不是。

这问题是上面不知道么?

也显然不是。

可为什么这个时候才被人『捅』了出来?

难道说这个时候『捅』出来后,上面就会看到,就会处理了么?

显然也同样不可能。

于是在南城,沉寂数日后,再度爆发了规模更大的骚乱。

这一次,乱民似乎更有『组织』,不仅冲击坊正管理的粮仓,更有明确目标地攻击了几处由豫州籍官吏负责的工坊、衙署。

混乱中,有人高喊:『赶走外乡人,开城迎骠骑!』

尽管陈群迅速调派北城精锐再次将其镇压,但此次暴动,时机拿捏精准,目标选择清晰,绝非昔日那些只为求食的乌合之众所为……

更让陈群心惊的是,巡城兵士连续截获了多封以箭矢射入城内的箭书。

这些箭书所写的内容更为具体,更具针对性和煽动性,直指城中某些豫州籍官员的『劣迹』。

陈群意识到,城内部至少有人出卖了详细的官员名单。

当陈群调派自己亲信去调查一名可能涉嫌通敌的冀州籍军侯时,却遭到了该部士卒的激烈抵抗。虽然最终镇压下去,但过程中死伤十数人,造成了北城前所未有的武装对峙。

那名军侯在拒捕时悲愤怒吼:『今日尔等又要故技重施,屠戮我冀州子弟吗?!』

面对骤然升级的内部冲突,曹丕与陈群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分镇要害,以稳局势。

陈群亲自带着部分精锐甲士,进驻北城军营核心区域,名为『督师』,实为弹压,防止大规模的兵变发生。而曹丕则坐镇丞相府,牢牢控制兵符印信,并由夏侯氏、曹氏亲族子弟率领最可靠的部队护卫,确保权力核心不失。同时忍痛给出重金,收买人心。

也确实有一部分冀州兵卒军校在收到了重金高职后,重新摆到在地,口称忠诚。

此举表面上似乎稳定了局面,陈群镇住了军营,曹丕守住了中枢。

但在那些心怀异志的冀州派人士眼中,这却暴露了一个致命的弱点。

陈群与曹丕,这两个维系邺城防御的核心人物,被生生割裂开了。

在北城军营,陈群的坐镇如同试图压住火山口的喷涌,但是他带来的豫州籍亲兵却与军营中的冀州籍士卒互相敌视,摩擦不断。

一次小小的口角,演变成数十人的械斗。

陈群虽以雷霆手段处置了挑头者,但军营中的对立情绪却愈演愈烈,又是流传起了『欲尽诛冀州兵』的谣言。

这种谣言根本没有任何的可信程度,但是偏偏很多冀州兵卒都相信了,并且信誓旦旦的说是亲耳听见有这样的『上司号令』,陈群就是要来做这件事情的……

这些谣言显然没有多少真实性,可问题是这和之前南城爆发的骚乱暴动完全不一样,现在的邺城,这座曾象征着河北霸业的雄城,似乎到处都是裂痕,到处都无法弥补。

陈群他精通律法,善于谋划,可以制定出完美的《守御令》,可以识破敌人的诡计,却难以弥合当下出现的人心裂痕。

城外的传来冀州乡谣依旧刺耳,城内的暗流则是汹涌澎湃。

陈群疲惫地揉了揉额角,望向帐外摇曳的火光,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必须想出办法来进行反制!

否则……

肯定会出大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