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伦忠实的执行恩师的命令,不过半个月,清苑县粮食、青菜和柴火一天比一天困难起来。
日子本就艰难,这样一来一般小户人家简直没法过生活。
有钱人家想尽一切办法囤积粮食。越囤积,粮食越恐慌,粮价越上涨,袁海伦因为粮食的来路已断,借口没有粮食而让粮商们把大门关了起来,哄抬市价。
官府虽然三令五申,严禁粮食涨价,要粮商一定得按官府规定的价格出售,公文在街上贴了一遍又一遍,不但禁止不住,反而促使家家粮店闭门停售。
看看时机将到,袁海伦又出告示,严禁粮商闭门停售,价格可以不限。
这样一来,粮价就像洪水泛滥,不停地上涨。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才能买到粮食,穷家小户望天无路,哭地无门,只好等着饿死。
在袁海伦眼中,金银有价粮食无价,卢象升来了之后,他坚决拒之,反正靠着周延儒,他半点不惧这位大名知州,
哪有这么多粮食供应卢象升的部队,一千两折现银子,已经可以堵住言官们的嘴了,就算皇上知道,相信恩师会有化解的方法。
袁海伦心中还有一层意思,如果能逼迫卢象升和东虏决战,一死百了,他有了忠臣之名,自己也解除了最后的麻烦。
所以他特意交待城里的守备向阳,时刻巡逻万不能松懈,密切注意势态的发展。
……
衙役们从墙角巷尾抬出来的一具具冬天的路倒尸体,满脸青灰,一些长袍富家子弟提笼架鸟儿慢慢晃向茶馆。
无精打采,扛着长枪的巡城兵丁……连同绵延灰暗的城墙。压得人怎么也喘不过气儿来。
整个清苑县城,流露出一份沉默,一份压抑。
城中的缀锦园今天却是梅花香满园,白雪中的梅花,显得异常清香。
小亭中酒肉飘香,袁海伦坐在熊皮椅中,正闭目养神。
李定国在园门口下车,门包儿都没给一个,就给那些服饰整齐的护卫请了进去,一路穿过小桥和抄手游廊,直奔后花园而去。
此时他一身锦衣,看上去雍容无比,十分精致,粉装玉琢的洋娃娃。
包壮扮成小厮跟在他的身后,四名亲卫扮成家丁随行。
三人在蜈蚣山将货物给了卢象升,解了他们燃眉之急,睡了一个饱觉之后便告辞下山。
卢象升查问他们的身份,他们只说是京师王家的人,这些盐粮就算支持卢将军抗敌,其它不透露一丝口风。
至于周家的货物,李定国说的十分简单,那是周家商行的人跑光了,自己在路边捡的。
这是将此事揽在了自己头上,嘉定伯要怪罪,那也是怪罪王家,跟卢象升没有半点关系。
这借口表面上头头是道,至于卢象升信与不信都不重要。
大战将起,卢象升也无心细细盘问,得知他们来自王家,也不作挽留,还就安全问题细细叮嘱了一番。
三人离了蜈蚣山,便打马向着清苑县城而来,只带了五名亲卫,化成家丁模样前去叫门,只说王家公子落难,希望袁知县能接济一下。
袁海伦一见此行只有八人,还有三个小孩,一问王家情况,这些人如数家珍,分明不是东虏的探子,便放心将他们请进了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