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四个地区包含的国家,则是这块腹地的“边缘地带”。
这四个边缘地带,分别对它那个方向的地区具有枢纽作用。
让我们为这这些国家分分类:
欧亚非大陆腹地中心地带波斯
欧亚非大陆腹地北边缘地带乌兹b克、土曼、吉尔斯、哈s克。
从地理上来讲,其北部及西部有部分不属于这一地区
欧亚非大陆腹地西边缘地带奥斯曼、格鲁亚、亚尼亚、阿塞b疆
欧亚非大陆腹地南边缘地带伊克及阿拉b半岛诸国
欧亚非大陆腹地东边缘地带阿汗、塔克、巴基s坦,主要是它的东北部山地。
南边缘地区印渡
西边缘地区西欧
东边缘地区我国
谁控制了波斯这块腹地,谁就控制了整个大陆的中心,也就掌握了这片大陆的战略优势。
我们可以看看做为后世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米国就认识到这块腹地的重要性。
老祖宗有句话叫“得中原者得天下”,其实也是对中心地带的一种解释。
其中的逻辑关系并非是,得中原者就一定会得天下,而是得天下者必得中原。
波斯高原为中心的地区是“欧亚非大陆腹地的中心地带”,而并非一定是全世界的腹地。
正如麦金德所定义的“中心地带”,实际上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
而我的“新世界岛论”中将米国定义为新的世界中心。
后世有三个中心,即:
太平洋的我国,大西洋的米国,印渡洋的印渡。
米国为什么是新的世界中心?因为他面对的是两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这三个中心所涵盖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现在大家知道了,我大唐为什么要和阿拉b帝国在恒罗斯大战一场了。
因为这一地区是中亚东西方文明的枢纽地区。
好了,相信大家脑袋里已经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了。
这一部分我就不详细讲解了,以后我会讲到。
现在先把我们的视线拉回欧州人在亚洲的殖民过程。
因为不久后的将来,我们将与他们在这一地区展开惨烈的争夺战。
在葡萄牙人征服马六甲1511年,很大程度是为了香料群岛的香料。
不过在这条东方航路上,香料可不是唯一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商品。
最起码来自中国的瓷器与丝绸,同样是欧州人梦寐以求的奢侈品。
公元1514年,在稳定住六甲局面后,在中国商人和季风的帮助下。
葡萄牙人派出的探路船只,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然而这个完全不被帝国官员了解的欧州国家,并没有获准登陆。
三年之后,葡萄牙人决定在珠江口选择了一处离岛,以用实际行动试探中央帝国的反击力度。
作为我国在南海地区的门户,珠口是葡萄牙人此行的海上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