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那边因为没什么压力,甚至都开始走回头路,玩低成本海军路线去了,同时在战略上也从以往的争夺制海权,变成了以海制陆,开始注重发展专职在海外地区服役使用的:近海巡逻舰,大吨位的浅水炮舰。
而是很多军官们也需要上战场的机会捞资历和军功啊!
因为下一代的步枪弹只会有一种,但是下一代的步枪却是可以有很多种,包括各种步枪,机枪等等。
除了二五步枪之外,海军那边的手摇机枪也开始测试装备,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成为大楚帝国海军的主要辅助火力,作为军舰上的最低级火力使用。
湖广武器公司的野心比较大,步子也迈的比较大,这让二四步枪能否顺利继续研发以及服役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枪身长1100毫米,重四点二公斤,枪身重量也好,长度也好都比标准版有所缩小,不过比骑兵版还是要略大一些。
同时两广武器公司本身就是十八型步枪的授权生产厂家,嗯,也就是代工厂……后续代工生产海军版二五步枪也问题不大。
设计委员会在制定下一代步枪弹以及制式步枪的一系列性能要求的时候,针对的都是未来的需求以及工业能力,并没有太过考虑现在的需求以及工业能力。
说起防腐蚀这一点上,两广武器公司才是技术领头羊,之前的一系列滑膛枪的海军版本,都是清一色两广武器公司生产的,哪怕是后来进入后装线膛时代后,海军使用的十九型步枪,其防腐蚀工艺依旧来自于两广武器公司……所以别看十九型步枪是湖广武器公司的产品,但是依靠防腐蚀工艺以及专利授权,两广武器公司在这款步枪上也没少赚钱。
而这个手摇机枪也让罗志学有了心思,吩咐了军务院那边,让他们注重机枪的研究和发展,说这种手摇机枪虽然也能用,但是还是有诸多缺陷,比如太重,不适合作为陆军轻武器使用,他要求军务院那边展开新式机枪的研究。
更别说尺寸还超过了!
然后还有其他诸多要求,比如膛压,膛压是要求最低要达到两百五十兆帕,以方便后续的制式步枪研究的时候,在标准版步枪上能够获得至少六百米每秒以上的初速。
二五步枪,成为大楚帝国四军新一代制式步枪已经成为定局……哪怕陆军里还是有不少老顽固对这玩意很不喜欢,他们是怎么看都怎么不喜欢那个下突的弹匣,觉得这玩意碍眼的很。
大楚帝国里现役甲等师以及乙等师那么多,总不能把仗都交给固定的几支部队打不是,这都不是战斗力,伤亡,后勤这些问题了。
很快,河北武器公司在集合了两广武器公司之后,就正式向海军递交了二五步枪海军版。
为此,罗志学在承顺三十九年的时候,几次批准了陆海军提出来的增援以及轮换作战的请求,新派遣了两个步兵师以及一个骑兵师抵达欧洲战场,同时把第五十三师这个已经在海外地区执勤作战多年的部队调回本土休整。
比如二五步枪!
但是手摇机枪这玩意研发成功后,被陆军那边认为是没啥用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没报告到罗志学这边来,还是等海军这边敲定要大规模服役后,才报告到罗志学跟前。
帝国要的是一整个欧洲市场,可不仅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
因为海军的需求只是简单的缩短枪管以及增强防腐蚀工艺而已,因此技术难度并不大,哪怕河北武器公司之前没有专门搞过海军版的装备,对高湿高温高盐环境下的防腐蚀工艺不太成熟,不过人家河北武器公司转身就找了两广武器公司进行合作,一起研发海军版的二五步枪。
因为大楚帝国,绝对不可能给他们完成工业化的机会!
在大楚帝国的全球战略安排里,欧洲以及印度非洲这些地方,老老实实当经济殖民地,种田养羊就好了,别来搞什么工业……工业这玩意真心不适合你们这些土著。
原来的十九型步枪海军方面就觉得太长了点,影响登陆作战;而骑兵版又太短,不适合陆战队里的步兵使用。
有种类似二十一世纪初期里,美海军放眼全球无敌手的时候,然后转身去搞频海战斗舰去的感觉……理由都是差不多,那就是海上没啥敌人,海军为了找存在感,搞军费,所以就玩以海制陆去了,然后就弄出来了一票频海战斗舰。
那不闲得蛋疼啊,有钱也不能这么烧啊!
这也是罗志学没有反对海军开历史倒车,开始搞低成本战舰的缘故。
同样是考虑到装填因素以及控制后坐力的因素,子弹的尺寸被限定在全长八十毫米以内,直径在十三毫米以内(这是整弹尺寸,并不是常说的类似7.62*54这种弹头尺寸)
因此在新式的二四步枪上,海军一开始的要求就是枪管的长度介于原有标准将近一米三和骑兵版的一米之间,最后湖广武器公司那边的二四步枪设计枪长是1100毫米上下……
毕竟按照这么个研发进度的话,子弹都得搞好多年,下一代制式步枪的服役时间少说也得十几年后。
而大楚帝国海军这边,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内,都不可能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对手……就欧洲那一票还停留在滑膛枪炮时代的欧洲国家,而且这些国家已经逐步沦为楚国的经济殖民地的情况下,给他们一百年都追不上大楚帝国海军的步伐。
而这种事是军务院高层深痛恶觉的,他们已经受够了各大军种连步枪都无法统一的情况,如果哪个军种还单独搞出来一个子弹标准,军务院高层杀人的心都有……
1100毫米的长度,乃是一个折中方案,试图同时兼顾便携以及设计精度,威力以及拼刺能力。
二五步枪的骑兵版,只有980毫米的长度,重不过三点九公斤,是一种非常轻便的短管马枪,不过这长度也只适合骑兵以及炮兵等辅助兵力使用了,对于步兵而言就太短了,威力不足,拼刺刀也不行。
当海军都采购了二五步枪之后,大楚帝国里第四大武装,也就是武装税警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抛弃启明步枪……才是换装二五步枪。
这种轮换也只是人员的轮换,武器装备一般都不会带着走……第五十三师离开欧洲的时候,武器装备都留下了,然后交给了接防的大楚帝国陆军第三十六师。
即大楚帝国陆军第六步兵师、大楚帝国陆军第十三骑兵师。
所以大楚帝国长期以来都是采取轮换作战制度,海外作战的部队一般都是在海外部署两三年左右就会调回国内,国内从本土再调换部队去轮换。
这个手摇机枪被罗志学知道后,罗志学都有些感叹……机枪这东西罗志学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在陕甘武器公司竟然已经自行搞出来了,而且他之前还不知道……
而新子弹设计完成了,那么才会根据新子弹设计新步枪。
很不幸,湖广武器公司搞出来的八毫米子弹,因为采用黑火药的缘故,同时为了确保获得足够的动能,他们的弹头虽然只有八毫米,但是弹体直径比较大,也比较长,其弹体直径达到了十五毫米,长度也达到了八点五毫米……都超出了军务院下一代步枪弹的尺寸标注。
河北武器公司要搞海军版的二五步枪,同样也离不开两广武器公司的一系列防腐蚀工艺。
已经在承顺三十九年八月下旬,正式颁发了下一代制式步枪弹的诸多要求:口径在六点五毫米到八毫米之间,这个口径限制主要是考虑到未来连发步枪需要装填五发甚至十发子弹,口径就不能太大。
除了这些甲等配置的主力部队外,还有作为辅助兵力使用的仆从军,包括印度军团的两个师,北非军团的一个旅,扶桑军团的一个旅,这些仆从军加起来,也有四万多人,这四万多仆从军,都是属于标准的线列时代的军队,配属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可发射木制弹托圆盘引信的滑膛火炮。
至于具体怎么搞,罗志学也不知道,毕竟他以前也没专门研究过什么机枪结构之类的,所以只能交给那些技术人员来琢磨。
但是只要有了这个基本思路,那么后续只需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行了,迟早都能搞出来。
并技术关键点都提醒了他们,可以尝试用子弹发射时候所产生的动能,作为动力进行抛壳上膛等动作,以做到真正的只需要扣下扳机,机枪就能连续自动射击。
两者相加,楚军光是陆军方面,在欧洲以及北非地区就派遣了九万多人的兵力。
此外海军陆战队以及近卫军在欧洲以及北非地区,加起来也有几千人的规模,那么总量就能够达到十万人。
比南北美洲加起来的兵力还要多……
从这个兵力数量以及和美洲地区的兵力对比,就能够看出来大楚帝国对欧洲地区的重视……</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