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手摇多管机枪
对于迫击炮这东西,或者说类似的滑膛短身管步兵支援火炮,也就是小口径臼炮,其实大楚帝国陆军并不陌生,相反还非常熟悉。
大楚帝国陆军在滑膛炮时代里,就装备了115毫米轻型榴弹炮,这玩意就是非常典型的小口径臼炮,身管很短,发射圆球形爆炸榴弹,弹道弯曲,最关键的是重量非常轻,全炮行军重量只有两百公斤左右,而且可以拆分由人力进行搬运机动。
在楚军里,这种火炮是直接配属到了团一级部队的,作为团属火力使用的,必要时候也会下放到步兵营。
和六十五毫米野战炮一起,构成了大楚帝国陆军营团级的主要野战炮兵火力,主要配属给团一级,战斗时候选择性下放到步兵营里,直接支援步兵营作战。
在进入后装线膛时代后,大楚帝国研发了70毫米步兵炮,并用70毫米步兵炮直接取代了上述两者。
因此当代的后装线膛时代的楚军,其营团支援火力是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身为后装线膛炮的该款火炮,可以进行平射,也可以进行大角度曲射,有效射程最大可以达到两千米,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步兵支援火炮。
不过其重量依旧达到了两百多公斤这一级别,哪怕可以拆分进行人力托运,然而依旧算不上轻型火炮,顶多是配属到步兵营一级,但是很难直接配属给更基层的步兵连,更别说步兵排了。
而在海外作战环境下,楚军所面临的战斗却是呈现小型化,零散化以及密集的态势……那些土著们在正面战场里打不过楚军,一个个都跑去玩零星袭击作战等各种非对称战斗去了。
搞的楚军也不得不分散兵力,然后以小规模兵力执行任务,这样也就使得百来人规模,也就是连一级规模的战斗呈现了急剧上涨的态势,甚至几十人规模,也就是排一级规模的小规模战斗非常多。
而本来性能相当出色的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在这种小规模战斗里就很难用得上了……毕竟不管怎么说,这玩意都是后装线膛火炮,轻也有两百多公斤,哪怕下放配属,那只能配属到步兵营一级。
所以十八型步兵的改进型号,也就是二五步枪的换装服役并没有获得任何的额外经费,近卫军也好,陆军也好都是使用自身的军费,二五步枪的很多订单,其实也都是之前十八型步枪的订单。
但是现在,陕甘武器公司那边的枪械研究所,却是说可以用这种手摇多管步枪取代小口径火炮,作为中近距离上的舰载火力使用,用来打击敌军有生目标。
陆军那边为了节约军费,地方驻防部队一向来都是自行种菜养猪的,在各种演习的时候也会使用空包弹……空包弹这玩意就是军方为了节约实弹演习经费以及日常实弹训练经费特地搞出来的……因为空包弹比实弹便宜的多。
对此罗志学也懒得管那么多了,反正这些东西对于楚军而言都是属于锦上添花的事,这早一天装备和晚一天装备都没啥太大的影响。
同时因为是火炮发射的是炮弹,哪怕是小口径炮弹,但是炮弹结构也和中口径炮弹是差不多的,炮弹的外壳都是高质量的钢材,并且需要进行预制破片加工,内部需要加装碰撞引信等等,这意味着炮弹,哪怕是小口径炮弹的价格也不便宜。
并且自然而然的把目标放在了滑膛炮时代里使用过多年的小口径臼炮上。
所以,陆军方面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陕甘武器公司的推销……
其实陕甘武器公司年初就把这东西给研究出来了,还主动给陆军推销过,结果遭到了失败,陆军代表表示:都是老熟人了,能不能不要这么坑我?给我们推销这玩意,是想要让我们陆军破产是吧?
这份竞标方案因为其特殊性,引起了海军军械部枪炮司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因为这玩意便宜!
其他的一堆小口径舰炮方案,甭管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方案,它们都是后装线膛速射火炮,而且小口径火炮为了保证威力,这身管倍径往往都比较大,这意味着这种小口径舰炮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生产工艺并不简单,良品率也不高,导致整体火炮的成本并不算低。
海军是真心对这玩意有兴趣啊!
很多在陆军那边看来是缺点,或者说没有明显优势的特点,在海军看来都不是事,甚至有些还是优点呢。
海军发出小口径舰炮招标后,五大武器公司都报上了不少的小口径舰炮设计方案,二十毫米或二十五毫米,三十毫米都有,身管长短的也都有。
陆军觉得这玩意太贵,子弹消耗也多,那是和步枪进行对比……而海军是拿这玩意拿舰炮进行对比,然后就觉得这玩意特别便宜……
陆军现在需要的是能够在复杂环境,机动性超级强,能够进行曲射的轻型火炮,不是什么在数百米到千米距离内的机枪平射火力……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的问题。
海军觉得三十五毫米口径的舰炮干这个太浪费钱……这玩意射速还快,这打出去的都是钱啊。
至于打土著的船只……都用不着这些大家伙,随便五十五毫米,甚至三十五毫米的小口径的舰炮都够用了。
当然,这机枪竞标只是次要的,他们的主要竞标项目,其实是一款二十五毫米的小口径舰炮。
但是以目前大楚帝国的基础技术能力来看,迫击炮搞是肯定能够搞出来的,但是性能也别指望和原时空二十世纪的迫击炮相提并论,毕竟这涉及到发射药,炮管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甚至海军用这玩意又不需要陆地机动,连轮子都不要,随便搞个架子在战舰上就行了,如此重量还能再减轻好几十斤呢。
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欧洲贸易自由计划,先后打了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法兰西,军方从中获得的收入加起来怎么也有两三千万……这还不算之前国内各行各业的军费赞助。
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就是,陆军和海军对机枪的作战定位不一样,对比的对象也不一样,这都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需求问题!
于是乎,在陆军那边被嫌弃,甚至连实验性装备都没有的手摇机枪,在海军这边却是受到了高度重视。
要是有了这玩意,海军就敢把拟定采购的二十毫米到三十毫米口径的所谓小口径舰炮全部扔垃圾桶去……甚至现有的三十五毫米口径的舰炮也可以取代一部分。
所以这两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径的先进舰炮,这玩意要想真正服役,还得看近卫军舰队和第二舰队的近海战列舰或者是本土的岸防炮台了,至于远洋战列舰,估计十年内都看不到服役这款新舰炮的希望。
如果机枪能够大角度曲射的话,陆军还有些兴趣……嗯,仅仅是有些兴趣,毕竟这款机枪有近百公斤呢,而且还没办法拆卸进行人力托运,只能装上轮子让马拖着走,看似重量比70毫米步兵炮轻,但实际上机动性还不如70毫米步兵炮灵活,人家是可以拆分成多个零件进行人力机动的……
所以,军方内部管是海军搞新式战列舰,陆军搞新式步枪火炮,都得自己内部解决,内阁不会为此增加一个铜板的军费。
反正每年的额定军费就那么多,多一毛都别想!
而一些非主力战舰,比如近海巡逻舰,内河炮舰,运输舰这些船只,那更是连联合蒸汽机都不给用,而是采购三大蒸汽厂商的民用蒸汽机……有一些甚至是老旧落后的双胀蒸汽机。
在新一代的主力战舰上,尤其是战列舰、巡洋舰以及护卫舰这三种主力远洋战舰上更是开了倒车……万吨战列舰只造了一艘就不搞了,而是搞起来了七八千吨的战列舰,并且数量一再被砍。
如此情况下,新式连发步枪的换装都得持续很多年,至于陆军想要连排级支援火力,也就是小口径迫击炮,就算今天研发出来了,但是想要大规模换装也是很难的,顶多就是先装备一部分本土甲等部队以及海外驻防甲等部队或名义上为乙等,实际给甲等待遇的部队。
所以陕甘武器公司的人对这个手摇机枪项目都没啥信心了……一度想要直接放弃掉,后来看见海军那边招标小口径舰炮,看到了这种小口径的主要任务目标是杀伤中近距离的敌人有生目标以及简单工事等软目标后,觉得自家的这个手摇机枪也符合这个任务需求,所以才拉过来参加竞标……
从造舰以及使用,后续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省钱。
同时固定部署在军舰上的机枪,补给困难这个问题更是不存在的,一艘军舰内的吨位再紧张,带点子弹的空间还是不缺的,随便腾点空间来带子弹,都能让这玩意打到报废也用不完……
这么便宜好用的东西海军必须要有啊!
同时为了降低成本,也是为了操作更简单,继续采用前装滑膛炮管的模式,而击发问题则是参考步枪直接使用击针击发,这些问题倒不大。
楚军海军的中大口径舰炮,基本上都是用来打击土著港口目标的。
这也是陆军换装的常规套路,新武器先装备本土驻防的几个甲等核心部队,然后给海外驻防的甲等部队装备。
<div class="contentadv"> 比如登陆欧洲的第五十三师,就是属于名义上归属乙等,实际按照甲等配给的部队,所以他们才能够优先装备一系列的新式武器,比如三十六年式150毫米轻型榴弹炮,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等。
数百米到两千米内的平射重火力,陆军表示有70毫米步兵炮,有时候75山炮山炮和野战炮也能用。
海军那边最近这些年随着蒸汽船只的持续增加,使用煤炭的时候也不是非要使用最上等的无烟煤了,普通煤炭也会使用了,并且除了少数大型战舰以及内河战舰外,大部分的船只依旧保留风帆系统。
这让陕甘武器公司的人很无奈,甚至自己都觉得这东西的缺点一大堆,根本不可能进入军队大批量服役。
理由很简单,速射太快,子弹消耗太多,陆军表示用不起……更没这必要。
所以海军那边一看到还有这种东西,就有了兴趣,很快就派人去观看这种手摇多管机枪的实弹测试。
陆军有步枪有火炮,尤其是70毫米步兵炮就足够摧毁中远距离的敌军有生力量了,甚至70毫米步兵炮还能平射攻击敌人的掩体防御工事。
至于炮弹的飞行姿态问题,一群研究人员的脑洞还是不够大,所以一时半会的也没什么太好的解决问题,还是罗志学亲自提醒他们:可以通过增加炮弹尾翼的方式,来控制炮弹的飞行姿态。
这也是海军那边为什么想要用更小口径的舰炮,来取代三十五毫米口径舰炮的缘故,没啥特殊理由,就是想要省点炮弹钱。
比如重量大,机动困难这些……海军有不需要机枪进行机动,都是直接部署在军舰上的,根本用不着机动,重一点轻一点都是小意思……反正你再重也不可能弄到好几吨吧……撑死了百来公斤。
为的就是省点煤炭钱。
嗯,本土驻防的那些近卫军舰队以及海军第二舰队例外……他们俩是互为目标进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