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隋天地行 > 第五十二章 视俘虏亲人为官户

第五十二章 视俘虏亲人为官户

杨广:“那行,等侑儿的帆轮船造出来后,再去看看。”

不去江都就好,杨侑是想让苏烈的右军去涿郡的,杨广安排唐国公去,想想也是,一直防范不是长事,总要试探,这一调动,反不反就知道了,如果李渊反了,战争就还得坚持几年。

杨侑觉得自己要是李渊,也会反,这么好的机会,为了天下至尊,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太可惜,不知道他的集团能不能下定决心,赢了的话,天下的利益任其瓜分,那么多世家大族,不拼一下,确实是说不过去。朝廷平定四州后,也就意味着天下基本平定,在如此大的压力下,李渊集团真能下决心反吗?

杨侑返回到洛阳已经十六,屈突通、裴仁基和秦琼什么都准备好,只待出发,裴仁基带领的左路一万将士分三部,从雁门到并陉,出太行,平河北之地,屈突通带领中军走运河,平定沿途兖州和翼州之地,秦琼统领右路,直取徐州和青州两地,三月中旬到涿郡汇合。

杨侑:“你们决定就好,这次可没人为你们运送粮草,就靠各路将士自己解决。”

屈突通:“一万人的粮草,又全是骑兵,中路大军一千人带着随着运河走。”

“行军之事由三位将军负责,你们决定,来回奏报,太过耽搁,等到涿郡,一起奏报朝廷。”,杨侑觉得这都打不赢的话,那就是天要朝廷败,对于杨侑来说,更重要的是调集粮草。

中军十七拔营出发,洛阳的饥民十八日跟着大军返乡,看来韩越和杜如晦的工作做的很不错,太原由房玄龄负责,杨侑和萧瑀骑马走在官道,看着新修的官道,基层尺许的整石,面再有碎石,路面就是夯实的生土,“你们也真敢想,要是所有郡县之间的官道都修成这样,不知道要多少年。”,萧瑀说到。

杨侑:“老头子啊,又不是为了修官道,只是顺带而已。”

萧瑀:“以后还要修吗?”

“修,当然得修,不但是官道,每座山下要有无数个水塘,不让百姓有点事做,就闲着生孩子啊。”,杨侑想吓吓萧瑀,不过官道还是要修的。

萧瑀:“你就想想吧,取消徭役,你的主意吧,是不是以后要废除徭役啊,拿钱粮修吗?就朝廷这点钱和粮,不够折腾几年的。”

杨侑:“钱嘛,总会有的,粮嘛,地里会长出来的。”

萧瑀:“钱总有会的?除了重赋税,可没太多的办法。”

杨侑:“可以去抢啊,高句丽、倭人、身毒人、粟特人,天下夷邦多的是,为什么总是盯着百姓不放呢!”

萧瑀:“就靠四卫四军,二十万不到,以后也不会越过三十万,没了徭役,连穷兵黩武都做不到,还想抢,幼童都不会做此想,嘿嘿!”

杨侑:“你们这些长辈啊,以前担心开仓济民、轻赋税,朝廷没吃的、没用度,如今怎么样?办法总会有的。”

萧瑀:“靠盐铁吗?虽然不错,可也支撑不了修郡县官道,更别说什么山脚下全是水塘。”

萧瑀这么执着,一定要问个七清八楚不可,杨侑有点后悔跟他一起出发,“抢钱财出兵是下下策,让商人去更好些,朝廷提供商人抢钱财的机会,从商人分个三四成,不过分吧!”

萧瑀:“三四成?再加西域各邦分的,突厥抢的话就是杀人,一个不留,商人还敢来吗?”

杨侑:“我要的不是粟特商人来,而是我们的商人跑到粟特去行商,一路,到粟特,各邦分不了,突厥人也抢不了,死的人万不足一,朝廷如果做到这一点,分三四成不过分吧!”

萧瑀:“是不过分,商人还很开心,真想不到怎么能做到。”

杨侑:“到时候看吧,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总得试试。”

一行人来到汜水关下,已经在从新建关隘,洛阳、关中的关隘是经过千多年的选择,没什么可讨论的,只要在原址建就成,只是关隘内部空间变得更大,当初工部和屈突通等十多人去雁门关看过,在雁门关就决定如何建关隘,然后朝廷一道召令就行。

基本是沿袭古人的思想,没什么改变,只是变大,由以前的石和夯土,改成如今的石、水泥和铁,两千多突厥俘虏在忙碌着拌着沙、碎石以及水泥,用竹篚背着建关隘。

锥形、箭头型的铁器套在长木,这是用来浇筑用的,古人真是厉害,完全就是根据箭设计的,看着长头发、长胡子,感觉就很不舒服,“小俊,以后头发胡子都给我剪了,如今这样子,容易病疫。”,杨侑说到。

王小俊:“公子放心,这些人吃饱饭,什么都听我们的,他们想把家人接来。”

杨侑:“这可是好事啊,毕竟饭饱思淫意嘛,让他们用信物、写信或是其它的,送回草原去。”

萧瑀:“真不是读书人,这事就让裴矩来办吧,他主意更多。”

杨侑:“也是,小俊,你们奏章吧!”

王小俊:“公子,我们可不了的啊!”

想想也是,他们不是官身,以后要负责行商之事,有贡献才好给他们爵位,就他们去做官,没什么出路,那能跟从小读书的人比,杨侑发现古人的对少年的教育更注重开拓思维,而前世完全是死记硬背,古人能用心读书的长大后都厉害,不管是做坏人还是好人。

没想到来汜水关看看,还能解决突厥俘虏的事,只能是杨侑和萧瑀奏章给朝廷,第二天才离开,百姓的速度都比两人快些,来到东郡,没有多少百姓停留下来。

问了才知道,六成以都是青州,“其实啊,朝廷轻赋税,两年过去了,百生自己就平静了下来,集中生事的,只有那些比朝廷更护民的,才能长期生存下去,不然消失的也快。”,萧瑀说到。

很多都占据险地,来到武阳郡时,屈突通部的两千将士正在围剿游走于沙麓山和惬山之间的农民起义,现在算起来,已经算是真正的流匪了,进不了县城,只能是抢劫贵乡等乡里,两山都有溪水流出,在乡民的带领下,朝廷称之为沙惬匪盗的千余人,仅一天就被消灭,放了五百多人,匪首除了被击杀的,基本是难逃一死。

渤海郡以及附近的邻海地区,本来是徐圆郎占据的,杨侑等人来到时,各城池中已经没有人,号称十万人,不知道有多少,盘居在盐山和峡山、渤海边一带,有数条小河入海,水网之地。

中路军屈突通的五千将士集中在这里,“屈将军,如何,有十万之敌的啊!”,杨侑喜笑到。

屈突通:“殿下说笑了,十万之众都是吹出为的,打探清楚了,盐山有三千之众,峡山有四千,基本带了妻儿老小,算这些的话,几万人还是有的。”

萧瑀:“看来对方还是读书之人,懂得分开相互协助。”

杨侑:“这是何苦呢,劝降吧!只要归田,一切都好说。”

萧瑀:“我看可行,只要归田,少生杀戳。”

屈突通:“主事的徐圆朗在盐山。”

翌日来到盐山下,修了简单的夯土墙,后面有两三千人,拿着兵器不到一成,战甲更是没有,除了少数人,大多数身无整衣,“让将士们射一轮弩,别射到人,最大距离,先示威。”,杨侑说到。

屈突通:“这是好办法!”

一轮弩射过,四百多步的距离,吓得对方安静了下来,“难怪只出一万骑兵啊,这样的一万,战十万也没什么难度。”,萧瑀说到。

屈突通:“是啊,一万骑兵可以做到横扫。”

两人没脸没皮的吹虚着,来到对方阵前,杨侑开口说到,“我是代王,谁是徐圆郎,出来说话。”

走出来之人,肩阔脸方头大,“不论以前如何,朝廷免赋税,为何还要集在一起生事。”,杨侑问到。

徐圆郎:“咱苦命人,最怕被征做劳工,这些年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