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隋天地行 > 第五十章 如何安置饥民

第五十章 如何安置饥民

杨侑很好奇,十三四岁的时候,想着嫁个好人,如今决定留在府里,“小春春是为什么决定留在府里的啊!”

春香:“才不告诉你哟,嘿嘿!”

杨侑:“要不要一起洗啊!”

春香:“啊,不行不行,夫人知道会打死我的。”

韦氏和刘氏那么忙,哪有时间管两人的事,吃饭的时候才见到两人,“妈妈、二妈,怎么这么忙啊!”,杨侑调笑到。

韦氏:“你祖母让我们管盐的事,事太多。”

杨侑:“祖父的身体没好些吗?”

韦氏:“不知道啊!我们见不着,你祖母全心照顾你祖父。”

刘氏:“忙点多好,要是天天呆在府里,长胖还不说,什么病都出来了,像以前那样。”

杨侑:“那还是我轻松啊,只动口不动手。”

春香:“轻松还经常不回府啊!”

人多总是有拆台的,也不知道春香是不是真的孤儿,要是孤儿的话,随便捡来的都是美女,也太诗意了,比家想的还狗血,“小春春,要不要跟本公子去太原走走。”,杨侑说到。

春香:“不去,我要在府里做女红。”

杨侑:“又没见你做出什么样子来啊,别为难自己。”

春香:“谁说的,就是不给你看,夫人和姨娘都说我做的好!”

阴盛阳衰,杨侑可说不过她们,只能是乖乖吃饭,“小春春这是不喜欢跟你吃军营里的饭食,郡县府里的也不喜欢,确实是很难吃下去啊!”,刘氏说到。

原来是这样,“也是,不去就不去吧,对了哟,妈妈,韦伯回来就要造船了,水师也成立了,银子只是暂借给水师,以后水师会还的,应该是朝廷会还。”,杨侑说到。

韦氏:“到时候让韦成来拿,你也别叫韦伯,这样他也不习惯,叫名字都行,小时候叫叫还可以。”

对此,只能是入乡随俗,再过一个多月要过年,必须去太原,开年后,那些回乡无地的百姓,开荒准备也是需要时间的,还有各项章程,要先弄出来,报给朝廷批,每次来到潼关总要遇到屈突通,先是兵甲改善,如今又增加了数千匹战马,将士合并后也增加了些,有万余人,一脸的战意,应该有六十了吧,还这么好战。

屈突通:“代王,朝廷什么时候灭窦建德啊!”

杨侑:“我被饥民弄得一个头数个大,哪知道这些事,屈将军你应该问虞大人啊!”

屈突通:“饥民处理得这么好,末将可想不出来啊。”

杨侑:“做什么都没种地重要啊,你老应该知道的吧,很快要过年了,春天要来了,没地的饥民怎么办,种地才是首选,要种地,有多少无地的饥民、地的事、农具的事、朝廷赋税的事等等,这些总得先有个章程吧!要报到朝廷审准吧!我是真不知道朝廷中的事。”

屈突通:“得了,殿下这比谁苏老头还忙。”

杨侑确实是来解决这事的,也的确是不知道朝廷关于出兵平乱之事,看着冰面全是雪的蒿泽,还没有人在面玩,看来还冻的不够,路过几次,一直没有好好体验蒿泽的美。

要是结冰后,有积雪,能在蒿泽策马驰骋,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来到晋阳太原郡府,酉时过,房玄龄和杜如晦还在忙着,“二位这么忙啊!”

杨侑看着太原郡接收从太行过来的饥民,已经五十多万,全部变成官户,无地需要安排的有四十多万人,“这人也太多了吧,有办法安排吗?”

房玄龄:“关键是要朝令,不能太久,分地能保证有吃的。”

杨侑:“新开荒的免税,你们把新增加的官户如实报来,赋税的事我去朝廷扯皮,农具的事应该没问题吧!”

杜如晦:“就赋税的事难办,其它的没太大的问题。”

让杨侑没想到的事,这个年代就有了地契的前身,地凭,有四址,四址是用步丈量的,面积用亩来计,核实身份除了有县府的官印,土地拥有者都是男人署名,还有一样是杨侑没想到的,不是按手印,也不是附官户籍,而是画食指的第二节,将食指放在署名,用两笔画出食指第二节的长和宽。

杨侑非常好奇,拉着房玄龄和杜如晦画了起来,不画不知道,画了吓杨侑一跳,两人食指的第二节看去差不多,可是画出来,一眼就看出差别,“公子,这第二节骨,冠礼后,特别是三八以后,就定了型了,用硬笔挤压着画,不管肥瘦,一个人的食指是不会变的。”,房玄龄说到。

杜如晦:“小时候也是样好奇,不过要长成型,不然还是会变的。”

地凭算是三重身份识别,字迹和食指第二骨节确认身份,这样确实是很厉害,“荒地有地凭的多吗?”,杨侑问到。

房玄龄:“有三成左右,好多都是没地凭,开荒没有地凭的,特别是大户占了五成左右。”

杨侑:“那得好好感谢他们啊!到时官户没地凭的给些补偿吧,大户的直接收回,等无地百姓去其它地方后,官户的地就还给他们,地凭也发给他们。”

杜如晦:“回乡吗?”

杨侑:“回乡啊,那些地方也是贫瘠之地,这些事以后在说。”

地的事基本是没问题,农具的事很好解决,每次办事都是赋税的问题,李靖和韦成都来了,五人吃着杂锅,花椒是有了,还用香料做的作料,没有辣子,“这吃的也太奢侈了吧,韦大师,没看出来啊,这么会吃。”,李靖说到。

韦成:“这算什么啊,我们都吃了十余年,连孙老和王教授都吃的直摇头,是很奢侈啊,可是当香料多没意思,我也觉得香料就是剌鼻而已,吃着多爽,衣服什么的,要是被香料处理过,味重剌鼻,都不怎么喜欢用,还不如什么都没有的清爽。”

房玄龄:“哎哟,变圣人了啊!”

韦成哈哈大笑起来,人多吃起来真舒服,李靖的左军在饥民这段时间内发展到快三万人,真是快,识字的三千多人,让杨侑很开心,要是自己能决定,开年就平了窦建德,还天下太平,就是不知道朝廷怎么安排,如今涉及到饥民和新设的四个军,包括张须陀军也一样,所有事宜是一月一报,奏到朝廷。

战马增加的很快,具体有多少杨侑也不知道,只清楚李靖的左军基本是一人一骑,兵甲四军和屈突通以及裴仁基的两卫也应更换的差不多,四卫和四军在名称是混乱的,驻防是明确的,以洛阳关中为稳,御四夷防李渊。

到了年低,洛阳前后来的饥民超过两百万,要解决的无地饥民转为官户的多达百万,看着有太多的事要处理,过年是没办法回大兴,特别是奏处理饥民的奏章一直没得到朝廷的回复,想想也是,一是在同一个乡里,新来的反而不收赋税,世居的官户收赋税,这对朝廷来说,是非常难办的事,二来,过年后,朝廷怕是有平定青徐等四州的想法。

杨侑也只能是等待,二十五的时候,杨广的御用内侍陈内侍来到洛阳,杨侑只能跟着他回大兴,“陈爷爷,有什么风声啊?”

陈内侍:“对外人是不能说的,哪怕是其它王爷,不过陛下交代,对殿下什么事都可以说,朝廷想要在春耕前平定四州,让饥民都回乡,如今只是还不能确实时间的问题和统帅的问题,还有平定后的事宜谁去处理最合适,还有颉利来了使者,称陛下为天可汗,好像陛下没什么兴趣。”

杨侑心里苦,事可真是不少,还繁多,四州百姓乱了快两年,这时候派三四万骑兵,确实是能平乱,可是要处理后续的事,很难办,不处理些官员,朝廷威严何在,处理的话,郡县需要补充太多的人,处理返乡的饥民最为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