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北大的学生吗”
“不可能我们之前上冯教授课的时候,冯教授说,我们学校除了他和另外一位教授,没人任何人受邀”
“冯教授所推荐的几位文学权威,都没有被审核通过”
“开玩笑轻而易举就被审核通过了那可是国家层面的修订会啊”
“最终结果,可是要和全国的初中、高中生挂钩的”
“但凡有丝毫的错误,影响的都是全国”
“光是语文课本,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就不计其数了
帖子里开始有人各种秀智商。
但
关于徐聪的身份,他们还是无从考证,很快有人出了主意:“去问问冯教授吧”
“早就联系人给冯教授打电话了,但是一直没有消息。”
“话说楼上诸位是不是太过幼稚了“
“这里是北大,这里是全国修订会的会场,能进入全国修订会的人,除了参加修订会的那些权威泰斗们,还有我们北大的志愿者啊问问他们不就好了。”
这个线索一被拎出来。
很快,徐聪这个名字出现在了帖子里。
“没错就是他,他叫徐聪吴留白教授介绍进来的人
“是个学生”无数同学围观。
虽然北大的同学们很不习惯,也很不适应围观别人,但事实就是如此,总有人比他们优秀
“平时我们可都是被围观被议论的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我们也有今天”
有人苦涩地自嘲起来。
“所以这个徐聪是不是我们学校的大四大三大二大一”
“还是说已经毕业了或者,硕士生博士生”
“如果他曾经是我们北大的同学,我们也不算丢人啊毕竟是北大出来的”
“可如果不是嘶那就麻烦了”有志愿者回复,“徐聪,不是大学生”
“所以,是已经毕业的人还是说,他已经很大了,只不过是显得很年轻”
志愿者,“不不不都不是徐聪不是大学生,但他是学生是一位高中生”
志愿者还补充,“他是本次全国修订组46位成员之貌似20岁不到”
高中生不是北大的学生而且还是个高中生北大
堂堂的北大,本科生一万五左右,硕士生一万,博士生也五千多。
加起来的学生至少3万人
而这3万人可都是金字塔中的佼佼者是淘汰了上千万人才进入的这所学霸大学
可让他们都始料未及的是,北大的所有在校生连一个高中生都不如
“何德何能”
“那家伙何德何能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可是大三的数学专业课题目,他怎么可能知道答案”
“这一个高中生,怎么可能会这样的题”“难道他是少年班的人
“不对我们北大没这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