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大国军垦 > 第3185章 内忧外患

第3185章 内忧外患

随着国内调查组的介入和阿格西无孔不入的追击,他意识到陆地上的任何据点,无论多么隐蔽,都难以完全摆脱主权国家的法规约束和对手的渗透。

唯有国际公海,那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蓝色疆域,才能提供一个相对超脱的运作空间。

这个计划的代号是“深蓝堡垒”。

核心是一艘经过特殊改造的、具备强大自持力和科研功能的船只。

叶雨泽通过层层转手的离岸公司,秘密收购了一艘即将退役的中型海洋调查船。

这艘船被送往一个与军垦种业毫无关联的东南亚造船厂,进行了长达数月的“魔改”。

改造后的船只,外观上依旧保持着海洋科研船的朴实无华,但内部却别有洞天:

密闭农业舱室:船上设置了多个可控环境农业舱,利用LED人工光照、无土栽培和循环水系统,可以进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作物培育实验。

移动生物实验室:一个符合P3级别生物安全标准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实验室被安装在加固的船舱内,能够进行包括基因编辑在内的复杂生物实验。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搭载了小型化的高性能计算集群,作为“数字巴别塔”在公海的浮动节点,即使与岸基网络断开,也能独立运行核心模型。

独立的能源与补给:升级了太阳能辅能系统和大型淡水制造机,延长了自持力。

还设计了隐蔽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和中小型潜水器收放装置,用于特殊条件下的样本输送和联络。

信息“黑洞”:配备了最先进的卫星通信和信号屏蔽系统,既能保持与全球网络的选择性连接,又能在需要时将自己从电磁频谱中“隐藏”起来。

船长和核心船员,是杨革勇通过特殊渠道物色的一批背景干净、经验丰富且对高薪酬守口如瓶的退役人员。

科研团队则由叶雨泽从分散在全球的“种子方舟”网络中抽调精干力量,轮流登船工作。

这艘被命名为“探索者号”的船只,在完成所有准备后,悄然驶离船厂,消失在浩瀚的南太平洋。

它的行踪诡秘,经常在国际航道上消失数周,出现在一些偏远的、无人关注的洋区。

在这里,它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一些在陆地上可能受到严格监管的实验,比如利用“数字巴别塔”的设计,直接对某些作物进行跨物种的基因功能验证。

然而,公海并非法外之地,也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就在“探索者号”开始其海上生涯的同时,军垦种业内部的暗流终于表面化。

那位向叶雨泽预警的亲信,传来了更坏的消息。

联合调查组的调查似乎取得了某些“进展”,公司内部一位负责与国际(主要是叶雨泽渠道)对接的副总,被要求“协助调查”,暂时离开了岗位。

虽然表面理由是配合了解一些国际合作中的合规问题,但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更让叶雨泽心惊的是,他察觉到军垦种业内部,似乎出现了一股试图“去叶雨泽化”的势力。

这股势力由几位更倾向于稳健、透明国际合作,或与国内其他利益集团关系更深的元老牵头。

他们认为,叶雨泽的海外网络虽然贡献巨大,但其运作方式过于灰色,风险不可控,已经成为了公司乃至更上层面的“潜在负资产”。

他们主张,军垦种业既然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就应该逐渐与这些“不清不楚”的海外渠道进行切割,转向更阳光、更合规的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

“他们这是想过河拆桥!”

杨革勇得知后勃然大怒,“没有咱们在外面刀头舔血,他们能有今天的风光?现在觉得咱们是麻烦了?”

叶雨泽要冷静得多:“不能完全这么说。他们的担忧有其道理。我们的方式,确实游走在边缘。”

“公司发展到这个阶段,求稳是必然的选择。只是……他们不明白,或者说装作不明白,真正的尖端技术,从来不会在完全阳光下的合作中轻易获得。”

“我们与巨头们的差距,还需要用非常规手段去追赶。”

内部的裂痕,比外部的敌人更让叶雨泽感到无力。

这意味着他和他的团队,可能同时要面对来自阿格西的全球追杀、国内有关部门的审视,以及来自原本应是坚强后盾的军垦种业内部的疏远甚至抛弃。

“我们必须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底牌。”

叶雨泽对杨革勇说,“‘探索者号’是一个开始,但还不够。我们需要确保,即使有一天失去了军垦种业的支持,我们的事业,我们掌握的这些‘种子’,依然能够延续下去。”

压力之下,获取资源和资金的渠道也变得迫切起来。

除了军垦种业通过复杂渠道提供的资金,叶雨泽团队需要更多的“活水”来维持庞大的全球网络和耗资巨大的“深蓝堡垒”计划。

一天,一个神秘的中间人通过加密渠道联系上了陈浩。

对方声称代表一个“国际农业投资基金会”,对“绿洲农业”在特种作物开发上的“独特能力”非常感兴趣,愿意提供巨额资金,换取某些特定性状(例如极快生长速度、特殊药用价值)作物的“独家合作开发权”。

陈浩将消息传回。“老板,对方开价很高,但背景极其模糊。我怀疑……可能和地下生物黑市有关。”

生物黑市,一个游走在法律与伦理边缘的灰色地带,交易着从珍稀物种基因到非法基因编辑工具的一切。那里有巨大的利润,也布满了致命的陷阱。

杨革勇有些动心:“要是能搞到一笔快钱,咱们的压力能小很多。有些边缘技术,说不定黑市上反而更容易弄到。”

叶雨泽却断然拒绝:“不行!绝对不行!一旦和黑市扯上关系,我们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那不仅仅是法律风险,更会彻底玷污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我们是在为未来的粮食安全寻找火种,不是在制造生物武器或者满足某些人的猎奇欲望!”

他命令陈浩立刻断绝与那个中间人的一切联系,并加强牧场的安保,提防对方被拒绝后可能采取的报复或侦查行动。

然而,这件事也给叶雨泽提了个醒。

他们的活动,已经开始吸引一些黑暗角落的注意。未来的敌人,可能不仅仅是商业巨头和国家机器,还可能包括这些毫无底线可言的影子势力。

真正的风暴,终于在一个平静的南太平洋夜晚降临。

“探索者号”在一次例行的数据接收和样本交换作业中,被盯上了。

哈林顿的“深犁”行动,通过长期监控全球卫星通信的异常模式,并结合一些边缘情报(包括之前生物黑市中间人被拒后匿名提供的模糊线索),成功锁定了“探索者号”可能的活动区域。

这一次,哈林顿没有动用官方力量,而是雇佣了一家拥有“海上安保”资质的私人军事公司(PMC)的船只,以“怀疑该船进行非法海洋科研或走私活动”为名,试图进行“登临检查”。

这是一种在国际法灰色地带的挑衅行为,目的在于获取证据或直接扣押船只。

漆黑的洋面上,PMC的高速拦截艇如同幽灵般靠近了“探索者号”,强光灯打亮了船体,高音喇叭发出警告。

“船长,怎么办?”船员紧张地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