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大国军垦 > 第3179章 地窝子

第3179章 地窝子

德州农场在米国越来越出名了,不仅是粮食和经济作物大户,更是米国着名的度假圣地之一。

来这里度假的,自然不是以为自然风景,而是为了体验异国生活。

没听错,因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农场对于华夏田园风格的开发,面积已经越来越大了。

没办法,谁让那么多米国人,特别是米国孩子,都那么喜欢华夏农村呢?

为此,叶雨泽和杨革勇也是煞费苦心,不得不盖起了各种华夏风格的建筑,甚至,连地窝子都安排上了。

挖地窝子的时候,就连叶雨泽都在嘀咕,人家能住这样的“坑”吗?

结果没想到,他们太低估米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了,听说这是华夏人早期创业时候的住所,游客们竟然纷纷抢购。

甚至,很多华夏人也来凑热闹,杨革勇一气之下定了个规矩,那就是华夏人不许住这个,就算华裔都不行。

米国人民享受到了这个特权,来的人更踊跃了,毕竟这是特权啊。只要是特权,大多数人都会趋之若鹜的。

当然,被一些同胞骂也是难免的,百人百性,这个没办法控制。

特别是一些特权阶层的子女,竟然把事情反馈回京城,很快就传到高层人耳朵里。

王红花不得不亲自过问这件事儿,当听叶雨泽说了详细情况,都被气笑了,命令他:

“为啥不让住,对他们开放,价格比米国人高一倍!”

对于姐姐的话,叶雨泽一直是言听计从的,于是,地窝子终于对华夏人开放了,只是米国人住宿需要300美金,而华夏人则需要一千。

这个价格还真不是叶雨泽定的,是杨革勇主导,他觉得这样好算账!

说起来,叶雨泽从做企业开始,赚的就不是自己人的钱,战士汽车早就是世界着名品牌。

但市场大部分都在海外,而华夏市场就算有一些,价格则要比国外低得多,而且大多采用跟其他厂合资的方式制造和销售。

主要是让老百姓得实惠,让同行有利润生存下来。

本以为杨革勇的策略就是胡闹,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还真有人住,不得不说,有些人是真有钱啊!他们花钱已经不是为了品质,而是就是因为有钱没地方花。

当初王红花的“指示”经由叶雨泽传达给杨革勇时,这位耿直的汉子正蹲在地窝子门口啃西瓜,闻言差点把西瓜籽咽下去。

他瞪着眼睛:“啥?姐说让咱们自己人也住?还翻倍收钱?这……这能行吗?那不是找骂吗?”

叶雨泽耸耸肩,一脸“姐的话就是圣旨”的表情:

“姐说了,他们不是想体验‘原汁原味’吗?那就体验个够。一千美金一晚,爱住不住,正好筛掉那些光起哄不掏钱的。”

政策一出,果然又在特定圈子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先前那些骂杨革勇“数典忘祖”、“歧视同胞”的某些二代们,此刻更是义愤填膺。

“什么意思?看不起谁呢?我们差那点儿钱吗?”

“就是!米国佬住三百,我们住一千?这是把我们当冤大头还是当凯子?”

“必须去住!不仅要住,还要发朋友圈,发微博,让所有人都看看,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现代版是怎么被我们打破的!”

“对!用钱砸死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实力!”

于是,德州农场迎来了一波奇特的华夏游客潮。

他们大多衣着光鲜,开着豪车,一下车就举着最新款的手机四处拍照,语气中带着一种微妙的、混合着优越感和赌气情绪的亢奋。

场景一:地窝子门口的“荣耀”认证

地窝子体验区入口,立着一块崭新的中英文牌子,上面写着:

“华夏先民创业史沉浸式体验区——特殊历史文化遗产,维护成本高昂,故对本国同胞收取文化保育费。”

一个穿着潮牌logoT恤的年轻人,拿着手机对着牌子拍了又拍,特意给“一千美金”那个数字来了个特写,然后意气风发地对同伴说:

“瞧见没?这就叫格调!米国人想花这钱还没这资格呢!这叫支持传统文化输出!”

登记入住时,前台穿着牛仔服、皮肤黝黑的农场员工(可能是某个退役牛仔或者附近镇上的居民)用带着口音的英语例行公事地问:

“Sir, 300 dollars per night.”

那年轻人立刻挺直腰板,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带着一丝炫耀纠正道:

“No, no, no! I"m Chinese! Ohousand! Understand?”

那神情,仿佛不是要多付钱,而是领取了什么特殊勋章。

场景二:地窝子内的“生存”挑战

真正进到地窝子里,画风就变了。

所谓地窝子,就是在地上挖个方坑,上面用木头、草帘子搭个顶,里面土炕、土灶台一应俱全,力求还原几十年前西北建设兵团的艰苦环境。

当然,为了基本安全和卫生,暗地里通了电(只有一个昏暗的灯泡),也有隐蔽的排水和防虫措施,但表面上绝对“原生态”。

一个穿着限量版运动鞋的女孩,一脚踏进松软的土地,差点崴了脚,尖叫一声:“哎呀!我的鞋!”

她男朋友赶紧安慰:“没事没事,回头再买。快,帮我拍张照,我要在这个‘坑’里发个九宫格,配文就叫‘忆苦思甜,追寻父辈足迹’。”

结果晚上睡觉才是真正的考验。土炕硬得硌人,虽然铺了干净的被褥,但那种潮湿阴冷的感觉挥之不去。

偶尔还有不知名的小虫子窸窣路过,引发阵阵低声惊叫。

“这……这怎么睡啊?连个WiFi都没有!”

“快看手机有信号没?我的朋友圈发出去半小时了,才十几个赞?”

“别说了,我好像听到老鼠的声音了……”

“啊啊啊!闭嘴!”

于是,深更半夜,不少地窝子里都亮着微弱的手机屏幕光,映照着一张张失眠又强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