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的阳光洒在连绵起伏的农田上,叶雨泽戴着宽边草帽,巡视着农场的特种作物区。
这里除了种植传统的小麦和玉米,更是是引进了各种华夏特色经济作物——
四川花椒、云南普洱茶、XJ红枣,甚至还有一片试验性的东北人参种植园。
“老杨,你看这花椒长势多好,”叶雨泽指着眼前一片挂满果实的花椒树。
“明年咱们就能向全美中餐厅供应新鲜花椒了,不用他们再从华夏空运。”
杨革勇正蹲在地上逗弄一只圆滚滚的橘猫:
“这些小家伙才是农场的金字招牌。上周又有一窝小猫出生,预订名单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
确实,加州农场如今已成为美国西海岸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农场入口处立着巨大的招牌:
“中华田园生态农场——体验东方农耕智慧,领养最可爱的中华田园猫狗”。
农场内部设计别具匠心,分为几个特色区域:
“茶语幽径”——一片占地50亩的茶园,游客可以体验采茶、炒茶、品茶的全过程。
来自华夏的茶艺师定期表演功夫茶道,茶园的尽头是一家专卖茶叶和茶具的商店。
“麻辣天堂”——这里种植着各种中华香料作物,中心区域是个开放式厨房,游客可以学习制作正宗川菜,并使用刚采摘的新鲜调料。
“萌宠乐园”——农场的核心吸引力所在。数百只中华田园猫和狗在这里自由生活,游客可以互动、喂食,甚至申请领养。
每只动物都带有智能项圈,记录它们的健康和行为数据。
“星空营地”——夜晚的特色项目,提供中式露营体验,游客可以住在仿蒙古包或福建土楼风格的住宿中,晚上围坐篝火听华夏民间故事。
今天正好是周末,农场入口处排起了长队。来自旧金山的一家人正在等待入场。
“妈妈,我要那只黑白相间的小狗!”
小女孩指着宣传画上的中华田园犬喊道。
父亲笑着摸摸女儿的头:“我们先去看看再说,听说领养需要经过严格审核呢。”
农场内,杨革勇正在主持每月一次的“中华田园犬敏捷性比赛”。
十几只训练有素的土狗在障碍赛道中穿梭跳跃,观众们掌声不断。
“这些中华田园犬比很多名贵犬种更聪明。”杨革勇通过麦克风向游客介绍。
“它们历史悠久,基因多样,几乎没有什么遗传疾病。看那只黑色的,它能听懂中英文两种指令呢!”
比赛结束后,游客们涌向领养中心。农场工作人员仔细审核每个申请家庭,确保动物们能找到合适的家。
“我们不是宠物商店,”工作人员向一对年轻夫妇解释,“领养是终身责任。我们需要定期家访,确保动物得到良好照顾。”
与此同时,在农场的电商中心,工人们正忙碌地处理来自全美的订单。
农场开发的APP“中华田园宠物”日活用户已超过百万,不仅销售宠物相关产品,还提供在线培训和兽医咨询。
叶雨泽巡视到农产品加工区,这里正在生产一系列特色产品:花椒精油、普洱茶饼干、红枣酱,甚至还有用猫毛纺织的毛衣——
这个创意来自杨革勇,他说“不能浪费这些小家伙换季时掉的毛”。
下午三点,农场剧场开始表演中国传统农耕秀,演员们演示如何用水牛耕地、手工插秧、传统收割等。表演结束后,游客可以亲自体验。
“没想到种田也这么有趣!”
一个来自纽约的青少年兴奋地对同伴说,“比玩农场游戏有意思多了!”
夜幕降临时,星空营地亮起灯笼,空气中飘荡着烤红薯和茶叶蛋的香气。
一群大学生围坐在叶雨泽身边,听他讲述当年在非洲和中亚的经历。
“叶先生,您为什么选择经营农场而不是继续做汽车?”一个学生问道。
叶雨泽笑了笑:“粮食和安全才是根本。无论科技多么发达,人总是要吃饭的。而且...”
他眨眨眼,“在这里我能更好地帮助我的孩子们。”
确实,加州农场不仅是旅游胜地,还是某些特殊作物的种植基地。
在农场深处的一个保密区域,种植着几种来自非洲的特殊植物,这些是叶柔寄来的种子,希望能够在美国进行适应性培育。
其中一种名为“希望草”的植物引起了叶雨泽的特别注意。这种草能在极端干旱条件下生长,根系深达十米,不仅能防止土壤沙漠化,还能作为优质饲料。
如果培育成功,将对非洲的农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老杨,你看这希望草的长势,”叶雨泽指着试验田里的绿色植物,“如果能大规模种植,马赛和索国的畜牧业将有巨大发展。”
杨革勇点头:“我已经联系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他们愿意合作研究。同时农场的游客也可以参观这个项目,了解非洲的农业挑战。”
这个主意立刻产生了效果。在接下来的周末,农场新增了“非洲农业体验区”,展示希望草和其他抗旱作物的价值。游客在娱乐的同时,也学到了先进的农业知识,许多人甚至捐款支持非洲农业发展。
叶雨泽没想到的是,这个项目引起了米国农业部的关注。一周后,农业部官员来访,表示希望合作研究希望草在米国西部干旱地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