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起长公主母女,不少人都会吐一口口水,骂声“呸”,那名声已经堪比过街老鼠人人憎恶,怪就怪之前这对母女太过于高调,后来的事情又办得不太地道。
根源还是在那设粥棚赈济灾民的举动上,原本一切进行得很顺利,长公主也捞到一个好名声,回京后那是可以大大地增加自己的资本。只是后来叶旭尧不再暂住官衙,周雪柔也不再每天都去看施粥情况,长公主府的下人开始用稀粥糊弄灾民,一来二往终于惹出事来。
在接连十来日都是稀粥的情况下,那群灾民终于朝公主府的下人发难,公主府的下人自觉没欠这群灾民的,摆出有钱就是大爷的姿态来,按理来说也是这样,毕竟施不施粥这无全取决于长公主的决定。
可这举动本身就带有几分沽名钓誉的性质在,如今引得灾民反击,开始只是一些口角,后来发展到动手动脚,长公主府的下人被打伤不少人。
这事一出,长公主年都不过了,震怒不已地开始与灾民对着干,她自认自己是在做好事,这些灾民得了她的好处还要打伤她的下人,简直是岂有此理,这口气无论如何都咽不下去。
叶旭尧在事件爆发出来的第三天方才收到消息,只是他那会儿正在巡视堤坝的重建工作,就把这事交给了简靖书去处理。
长公主的蛮横无礼,使简靖书调停地工作进行得十分艰难,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灾民在群情激涌的情况下再次冲击公主府,长公主带着女儿周雪柔连夜逃进官衙内避风头。
好在简靖书的官声极好,他出面安抚了暴动的灾民,灾民也知道这一心为民的简大人,听劝地暂时退去没有为难长公主母女。
长公主却骂这群灾民是暴民,应该大力镇压才是,对简靖书的处理方式是极为不满,更是三天内连发十封措词严厉的信给叶旭尧,要他立即赶回来保护她们母女。
叶旭尧却以修建堤坝为由拒绝了长公主的提议,并且他一再表示简靖书是能干之人,有他在无须他到场亦不会出乱子。
这气得长公主脸都歪了,周雪柔表情也不好看,看到母亲把心上人写来的信给撕了个粉碎,她心里也有几分埋怨叶旭尧不会做人,只不过要她放弃叶旭尧这样要长相有长相、要能力有能力、要地位有地位的男人,她还真的做不到。
所以她放低姿态去劝慰亲娘,更是少有地动了动脑子,分析叶旭尧此刻不归的难处,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算把长公主给劝得消气了。
母女二人就一直窝在这官衙哪也不敢去,生怕被那群忘恩负义的灾民给撕了,长公主更是长吁短叹,早知道如今处境这么艰难,她就不应该继续留下来,早早回京不就没事了?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她在江南的长公主府里面更是被破坏得厉害,那损失她是真的无法估量,再加上法不责众,简靖书表示没法再追究,这个哑巴亏只能她自己吞进肚子里,这心情可想而知。
因而直到皇帝弟弟的圣旨到了手中,应允了她之前的请求,让叶旭尧沿途护送她们母女回京,她这心情才好了许多,离开了这么多年,她终于还是要踏上回京城的路。
“柔姐儿,这是你的机会,你得把握住。”她这般吩咐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