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他在恐惧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好像在惧怕这什么。我在暗处护卫他的时候,我发现他经常在梦中惊醒。有时候他在梦魇中,好像在说些什么。有些字眼含糊不清,很难确定他到底说的什么。”
“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应该是从他平定六国以后,一开始他只是偶尔会有这种情况。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也变的越来越多了。”
“你说的这件事,会不会和那三件预兆有关系?”
“什么预兆?”
“荧惑守心
史书记载,当时的秦始皇正在与群臣们夸耀自己新建的天文台,声称它将成为千古之伟业,传颂千年。大臣们纷纷拍马屁,附和着秦王的话,这时却有一位报告者急匆匆地走来,宣称见到了“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话音一落,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大家心知肚明,这种天象常常意味着灾难的降临。秦始皇的脸色瞬间苍白,冷汗直流,差点站立不稳,幸得太监扶住才未露怯。
然而,一个胆大的官员却上前说道:“陛下,荧惑守心显现,必定是昭示着秦朝的将士们会为国家疆土奋勇杀敌,哪怕粉身碎骨;对于他们而言,虽是死亡,但对于您和国家来说,却是吉兆!”始皇帝听后稍微松了口气,心中暗暗认为,或许确实如此。在一片附和声中,他终于笑了出来,并提拔了这位官员。无论是否真有吉兆,那个官员的言辞和献媚无疑让他获得了赏识。
同年又发生两件奇异之事。
天降陨石
有一天突然有人上报说,帝国的东郡有陨石降落,即“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因为古人看来这又是一种灾异性天象,陨石落地意味着近年要么兵祸要么灾荒。最让秦始皇愤怒的是,有人竟然在这块陨石上刻写了一条诅咒他的标语一一“始皇死而地分”。喻意:秦始皇会死,天下继而分裂。秦始皇愤怒之余,下令地方官严查此事。但经排查一无所获。秦始皇认为刻字的人一定是附近的百姓,于是下令:一诛杀附近百姓,鸡犬不留;第二,抹字焚石,不留痕迹。最终,石头虽化为乌有,但秦始皇却忧心忡忡,再加上联想到荧惑守心之事,他的内心蒙上了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
沉壁示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秦始皇烦躁不已,又一件更加令人不快的事情接踵而至
这年秋天,秦国的一位使者从关东返京“夜过华阴平舒道”,也遇到怪异事情。说是夜幕中忽然闯出一位手棒玉璧的人,此人对使者说:“为吾遗滈池君。”滈池在戚阳附近,滈池君即滈池之神。
使者忙问持壁人:为何拦路?持壁人晃了一下手中玉壁说:请将此物转交交滈池之神!
使者感到事出蹊跷,于是反复追问,怪人先是沉默不语,最后幽幽地说:“今年祖龙死。”使者再次追问缘由,怪人突然消失。秦使手捧玉壁,一脸茫然。
使者回京,持玉璧面见秦始皇,详述事情来龙去脉。秦始皇默然良久,说:“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在退朝还回宫的路上,他又自言自语地说:“祖龙者,人之先也。”
秦始皇发觉玉壁很眼熟,于是交御府官吏辨认。经鉴定,此玉壁玉乃是8年前秦始皇乘船渡江、祭祀水神的时候,投到江中的那一块。
接连发生的三件事情,秦始皇均视作不吉之兆。祖是人之先,龙是君之象,“祖龙”就是暗指他。想到此时,秦始皇内心翻江倒海,不禁问自己:寡人真的要死了吗?玉壁件事很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捉弄秦始皇,用装神弄鬼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但秦始皇已经寝食难安,急于寻找化解之道。接下来,秦始皇专门命人做占卜,寻求消灾之策。太卜求神祷告,演出龟兆,证诸三易,卦得游徙吉。意思是说,若要遇难呈祥,一要迁徒,二要巡游。
秦始皇的应对措施两件事对于秦始皇来说手到擒来,更何况是为化解灾难,所以火速执行。于是秦始皇下令“迁北河榆中三万家”,以大手笔操作应对“徙”字;另外还“拜爵一级”以广施恩德,消灾免祸。
与此同时,秦始皇命人着手准备各项事宜,为巡游天下,离开朝堂,以应那个“游”字而积极准备。其实,秦始皇此次出巡还有两个目的,一是厌“天子之气”。因为星相官已经不止一次说东南方向有天子之气,建义秦始皇及时消“气”,以免社稷不安;二是继续于海上寻找仙人,以实现长生不死的梦想。
这三件事,都发生在同一年。根据《史记》描述,秦始皇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11年秦始皇驾崩的前一年。”
他听完我说的故事,不屑的说:“荒谬,这些都是有人胡乱编造的。”
“你是说这三件事,根本没发生过?”
“不,发生过。但事实并非你说的那样。这一切都是别人编造的谎言,为的就是引起恐慌。”
“听你这话的意思,事情的真相你很了解?”
“不是我了解,而是我都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