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死?死了?”
石勒与葛也先不敢相信的望着这一幕,望着那一个摔落战马的身影。
尤其是石勒,当他看到忽必烈的身影摔下战马的那一刻,在同一时间,他甚至仿佛看到了元蒙帝国的崩塌!
在石勒的心中,忽必烈的死亡和元蒙帝国的崩塌,没有太大的区别!
诚然,忽必烈的一些政策,一部分元蒙贵族其实是不满的。
蛋糕就那么一块,忽必烈给其他人分了一部分,他们势必就要少分一部分。
可是,整个元蒙上下却也不得不承认,元蒙偌大的疆土,这里面有一开始的匈奴人,有丁零人,坚昆、呼得,再到后来的一部分西鲜卑与羌人,这才构成了最初的蒙古。
而这些人,也是对于蒙古认同最强的一部分人。
后面元蒙的那一部分偌大的疆土,都是这一部分人融合在一起打下来的。
在战争之中,再加上草原之中本身就是吞并与融合的习俗,故而,这些人慢慢的真的成为了一个蒙古。
在之后的中部鲜卑,也顺利的融合了进来。
可如果再往后的话,那就困难了,再往后,原本就出现了一部分汉人,以及各种西域人口,之后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亚人口。
西州和凉州之战后,汉人的人口更是大幅度上升,接下来又是多了南亚的民族。
而这些民族,他们就不像草原的那些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色在了。
故而,蒙古再想像之前那样,将这些民族融合在一起,显然是已经不可能了。
可以说,如今元蒙虽然已经成长为一个帝国级的势力,疆土浩瀚,可是,他们这个帝国内部却是有着巨大的隐患的。
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让这个帝国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今的元蒙帝国能够维持住这么一个局面,在石勒看来,皆为忽必烈一人之功。
虽然元蒙的大扩张时代,从铁木真时期就开始了,但从那个时候开始,元蒙在西域实行的一些政策,其实就是忽必烈主张的一些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如此的话,光凭重用汉人,忽必烈不可能后来居上。
没有忽必烈在的话,光凭铁木真,元蒙的这架马车或许有足够的扩张能力,但却没有足够的稳定能力。
故而,当亲眼见证了忽必烈摔落马下的那一刻,石勒仿佛也看到了元蒙这个庞大帝国即将分崩离析,甚至走向倒塌。
如今的元蒙皇室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有忽必烈这样的政治手段,可以稳定住这个帝国内部各种各样的问题。
事实上,不久之后,当消息传到洛阳的时候,就连李翔都懵了。
他要是知道忽必烈这么容易死的话,至于对于元蒙慎之又慎吗?要提前做出这么多的准备吗?将马政仅不再只是局限于北方,更是推向了中原和南面。
同时,为了日后和元蒙的决战,更是不断的改组兵马,不断的提高北方兵马的骑兵比例。
归根究底,李翔那是真的将元蒙当成一个大帝国去对待的。
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是这么容易打的,那可不是热血上头直接上去就能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