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在阿术击败也先的当天。
蒙恬令人向城内射入大量劝降书,宣告大晋天师已至,宣扬优待俘虏、清算蒙古贵族、保护普通军民的政策。
利用城内汉人、羌胡居民的不满情绪制造内乱。
忽必烈的政策,固然是让无数的人积极主动的融入元蒙,为此,不惜为元蒙抛头颅洒热血。
但是,一个政策永远都是有利有弊的,没有完全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的政策。
而这个政策,造就了一大批心向元蒙的既得利益者的同时,也让底层的百姓的生活困难到了极致。
那些既得利益者,可能他们之前只是这些普通百姓之中的一员,但当他们通过忽必烈的政策完成上升之后。
这部分人,也就同样变成了压迫者之中的一员。
故而,两极分化下的元蒙,底层百姓的情况苦不堪言。
而这一部分人,必然压抑着对于元蒙的不满。
蒙恬的政策,就是想要吸引这部分人制造内乱,从内部打开这一座城池的裂缝。
“将军,出事了!”
来初惠大步地跑上了城墙,将蒙恬射入城中的劝降书递给了城墙上整顿城防的史天安。
“清算蒙元贵族……保护普通军民……”
史天安喃喃念着,将布帛紧紧攥在手心,心情变得沉重无比。
而史天安的政治能力,很明显,水平是有限的。
他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有军队镇压。
收缴城中所有的劝降书,但凡有私下议论者,直接当场格杀。
有私自聚集者,连坐。
这种高压的政策,却反而让城中的气氛更加的压抑了。
元蒙的步兵军团,都是以汉人和西域人为主,城中的步兵军团也是主要以这两个部分为主。
不要说是西域人,就算是汉人,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之后,他们也可以对原先同样和他们作为一样的底层百姓矛夺矛取。
因此,城中的兵马早就已经作威作福惯了,三分的命令,他们可以执行到十分。
这种高压政策一旦是发不出来,这几天的时间里,城中的流血事件可以说是不断的发生。
士兵如狼似虎,挨家挨户搜查,稍有可疑便拳打脚踢,甚至就地斩杀。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拾到布帛的少年,将消息悄悄告诉了巷子里几个同样饱受欺压的伙伴。
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元兵搜查的间隙,将更多的布帛内容口口相传。
消息像野火一样在绝望的底层民众中蔓延。
“王师来了!”
“李天子说了,杀鞑子,有重赏!”
“只杀蒙古老爷,不杀我们!”
矛盾终于在一个血腥的午后爆发了。
一队元兵闯入城西的贫民区搜查,粗暴地推倒了一位挡路的汉人老翁,并将他一刀砍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