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诺波尔,乌克兰西部城市,塔尔诺波尔州府,在德涅斯特河左岸支流谢列特河畔。网
冲出匈牙利后,德国十一集团军帝国元帅装甲师对乌克兰的进攻只持续了半天,便不得不停下来,只因为他们的面前横着一条昵称为“钢铁侠”的斯大林防线。
和摩尔瓦多共和国境内古德里安面对的情况不同,帝国元帅装甲师与斯大林防线之间,并没有德涅斯特河之类的天险,然而斯大林防线覆盖的面积、以及防线的分布均匀度却远过德涅斯特河岸边的部分,不存在明显的薄弱地区。
分析过侦察机拍来的照片后,曼陀菲尔弄清了自己部队的处境。
与直属上级,十一集团军司令曼施坦因商量过后,强攻斯大林防线的计划立刻被制定并实施。
塔尔诺波尔南方二十公里处的特雷波利亚,被曼陀菲尔选为帝国元帅师的主要突破地段。
曼陀菲尔知道,挡在自己和部下面前的,是大大小小的钢筋混凝土碉堡、暗堡和炮台,数量以百计算。
密集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之间,有绵密的战壕相连接,在到达这些工事和战壕前,还要先突破雷区与铁丝网的拦截。
钢筋混凝土工事后面,藏着不知道多少炮兵阵地。
面对强大到似乎是坚不可摧的斯大林防线,曼陀菲尔进行了长达两天的炮火准备。
得到十一集团军送来榴弹炮、加农炮和火箭炮部队的加强后,六百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无情地轰击着特雷波利亚城南部的苏军阵地。
天空中,帝国元帅装甲师直属的战术航空团,也尽情地将重磅航空炸弹砸到斯大林防线头上。
整整两天的时间,特雷波利亚城附近的大地在接受着炮弹的洗礼,大地的颤抖一刻都没停止。
原本平整的草地化为乌有,被层层叠叠的弹坑取代。
茂盛的树林和灌木变成了一堆插在地面的木桩,上面还有烧灼过的黑色痕迹。
在炮弹爆炸声的伴奏下,工兵们也加入到破坏斯大林防线的伟大战斗。
歌利亚遥控炸弹拖着控制线深入雷区,随后以无与伦比的奉献精神,引爆了自己,扫平了雷区。
在歌利亚遥控炸弹一轮轮的爆炸声中,雷区一片片减少,荆棘般的铁丝网被撕裂,留下一堆横七竖e1o9和me11o战斗机掠过地面,在机场上停放整齐的飞机上留下斑驳的弹痕。
me11o战斗机机腹下方的恶魔之卵炸弹,更是飘扬着落到机场每一个角落,将死亡带给机场的苏军地勤人员。
机场防空炮火指向德军战机,护卫着机场的安全,一些勇敢的飞行员也冲向自己的战机,试图强行起飞,然而却多数连同心爱的战机被击毁在跑道上。
代表死亡的硝烟与火焰更早一步在斯大林防线后方升起。
当帝国元帅师的炮兵团在282直升机的引导下,转换炮击目标后,苏军的炮火瞬间减弱。
原本炮声隆隆、烟雾升腾的炮兵阵地,被德军炮弹爆炸散出的灰色硝烟覆盖。
伪装网被弹片撕扯城碎布条,又在气浪的冲击下飞上天空,原本整齐有序的大炮也东倒西歪,躺在自己的炮位上。
炮手们脸上的表情,早已不复之前的兴奋,转而被死亡的恐惧取代。
苏军炮兵阵地一一被摧毁后,前线的阵地上,德军战斗工兵们重新活跃起来。
反坦克壕沟被填平,e4o型坦克越过工兵们的铺出的道路,冲向苏军阵地后方。
工兵们也冲出壕沟,跟着e4o型坦克动第二轮冲锋。
随着德军的步坦集群逼近,工事后方的战壕里,冒出一片钢盔,子弹雨点般射向冲锋中的战斗工兵。
德军工兵们只能躲在坦克后面,或是趴在弹坑里躲避,然而随着迫击炮特有的开火声,迫击炮弹从天而降,落到德军工兵们扎堆的地方,收割工兵们的生命。
直到后方的步兵们冲过反坦克壕沟,加入前线的战斗,进攻才再次得以进行。
两天的炮火准备里,暴露在外的混凝土碉堡中,体积较小的遭到毁灭性破坏,战壕也被炸弹的弹坑截断成一段段,原本严密的火力体系跟着遭到破坏。
e4o型坦克和四号g型坦克,充当移动碉堡,为步兵和工兵提供压制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