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在提醒严若琳,那双美眸望着严若琳,见她点头便知她已懂了。
“琳儿谨遵母后教诲。”
“恩,你是个聪敏人知该如何做,时候不早,本宫也先回去了,幸得在太子身边的是你,若是她人本宫是真不放心。”
皇后起身,流苏摇曳,裙摆逶迤拖地。
“恭送母后回宫。”
严若琳欠身,宫女已扶着皇后往外走去,待皇后离开,严若琳才起身。
“娘娘,皇后娘娘这话是什么意思”
翠玉拧眉,挠了挠头,不懂皇后那话是什么意思。
“她在试探本宫呢,你先吩咐下人们准备准备,未来侧妃可要过门了,记得按侧妃礼数接待。”
严若琳莞尔,翠玉眼睛发亮“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
轿上,皇后看了看玉手,只听得外面道了声起轿,轿子起,轻晃着。
却不是去皇宫,而是往其他地方去
萧府
虽老太太觉着萧长乐丢脸,可如温氏说的那样事已成定局,萧长乐已要成侧妃,她这个做奶奶的自要来送一程。
萧家乃名门望族,儿女各个都出色,连唯一给萧家丢脸的都成四王妃,可给萧家争脸的却成了太子侧妃。
侧与正虽只差一个字,可身份地位相差甚远。
“娘,太子已到府们等候了,长乐那边也准备好,就等出阁了。”
温氏扶着老太太,老太太一见温氏就跟见到亲女儿般,对她百般厚爱。
“走吧,莫要让太子等久了。”
“娘不必担心,长乐是个聪明的姑娘,以后这条路一定能走好的。”
“但愿。”
短短几天,萧家三位姑娘都出嫁了。
只是没想,最受器重的一位是老太太最失望的一位。
府门,楚言已骑着马在外候着,楚钰着新郎衣,绑着喜花,高戴新郎帽,精神奕奕。
下马,朝着老太太、萧永德跟严氏她们作揖。
“以后长乐便由我照顾,还望岳父岳母放心。”
萧永德点头,严氏眼含着笑意,嘴也上扬。
“我家乐儿可就交给太子您了,这丫头毛毛躁躁地性子也急,太子可要多宽待。”
严氏叮嘱,她算半个病人,连说话也没多大劲儿,走路也需周嬷嬷扶着。
“岳母放心。”
“殿下,时候不早了。”
楚言身后的人喊道,楚言点点头。
“到吉时了,先让乐儿上轿吧,别耽误吉时。”
萧永德搂着严氏,萧长乐穿着凤衣戴着凤冠,听着楚言的声音她都觉得娇羞,在君书的搀扶下萧长乐上了花轿。
没有喇叭声响,没有鞭炮只有四人抬着轿子,楚言在跟前,一切从简。
天已快黑,日暮落下,月悄悄爬上枝头。
太子府外,前门灯笼高挂照着护卫门都不见了,翠玉则站在门前候着。
见楚言来提着裙子连忙跑上去,朝楚言行礼。
“奴婢见过太子殿下。”
“翠玉,这门怎关着?”
楚言挑眉微怒,翠玉眼眸转了转“启禀太子,正室从正门入侧则从后门入,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理应遵守。”
翠玉劝解,这话显然是说给轿内的萧长乐听的。
“太子妃呢?”
楚言手握缰绳,脸上的神情变了变。
轿内的萧长乐可将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也能察觉出楚言语气中有些恼怒。
“太子妃正在厨房忙活,说虽是侧妃入门可她们却是姐妹,理应给侧妃准备准备。”
翠玉回答得头头是道,抬头看了眼刚冒出头的月,天色正暗。
“殿下,吉时可快要过了。”
翠玉提醒,轿内也传来萧长乐温柔的声音“殿下,既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那切不能坏。”
萧长乐这席话让楚言轻叹口气,转头朝着轿子道“委屈乐儿了,走。”
萧长乐知是严若琳故意整她,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若真想让她走前门怎会将护卫都调走留下翠玉一人等着呢?
翠玉见楚言掉头往后门方向去,她高声喊道“殿下慢走。”
瞧着人影走远,她才打开大门,身子如泥鳅般钻进门内往厨房方向去。
厨房内忙成一团,如翠玉说的那样严若琳确实在为萧长乐她们准备着,该有的她一样不会少给萧长乐,可不该有的她一样都不会给。
“娘娘,太子跟侧妃入门了,娘娘怎知太子不会怪罪您呢?”
“奴婢方才见太子的脸色可不太好看,还以为太子要发火了呢。”
翠玉捂嘴一笑,太子不发火也就证nn里还有她家主子。
要不是在乎,当时就该发火让他们开大门了。
“他不敢,端过去吧。”
严若琳淡淡道,将手上的菜肴递给了翠玉,又转身忙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