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君上、贺喜君上,咱们已经成功与大宋郡订立了盟约,该是咱们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李牧所的下一步计划乃是赵括出发之前与李牧一同制定的,只要能够与大宋郡订立盟约,那么赵括会在大梁城外留下四十万人继续围困,剩下的二十万大军则开始绕开大梁向启封等地进军。
虽然启封、榆关方向尚有魏国二十万青壮援军,但是卫原率领的骑兵同样已经赶到了那里,配合八万骑兵绝对能将这只魏军一网打尽。
一旦启封、榆关、林中落入赵军之手,另一边野心勃勃的信陵君就会回师西出雍丘,将魏国南方的上蔡郡再次纳入自己的麾下。
真到了那种时候,大梁城就会成为魏国中间的一座孤岛,赵军甚至根本不需要强行攻打大梁,魏安厘王、龙阳君他们就会因断粮而亡。
至于占据了两郡之地的信陵君是否会变成尾大不掉,赵括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份自信的。
赵国在他的带领下已经真正做到拓土千里,赵国的实力也随着这些土地的消化、人口的增多逐渐达到了。
信陵君想要凭借区区两郡之地撼动如此庞大的赵国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联合其余诸侯国一同对付赵国。
但是信陵君这个信国国君之位可是周子亲自册封的,在下诸侯的眼里这个的信国然就画上了赵国附庸的等号,可不会这么轻易就相信信陵君的巧舌如簧。
再者在赵括的谋划当中,虽然与信陵君订立了盟约,但是让魏安厘王困死在大梁显然不符合赵国的利益。
按照接下来的布置,大梁城内的魏安厘王和龙阳君会最终选择弃城而逃,其目的应该放在了上蔡郡的上蔡城。
只有这里现在还属于魏国国土,来到这里魏安厘王才能够东山再起。魏安厘王占据上蔡、信陵君占据大宋,这样的形势才最能符合赵国的利益。
所以赵括心中已经做好了放魏安厘王一条生路的打算,无论如何都要让他先信陵君一步抵达上蔡城。
城外赵国大军的调动并没有如往常一样选择在黑夜悄密密的进行,而是大张旗鼓的放在了白魏军士卒的眼皮子底下。
龙阳君看着赵国浩浩荡荡的大军绕过大梁城向东南方向进军,哪里会不知道对面赵括的打算。
但是这是赵括摆在龙阳君面前的阳谋,一旦让他明白赵军正在绕过大梁赶往启封城,城内的魏安厘王绝对会被推到悬崖边上。
此时的龙阳君顾不得魏安厘王心中的想法,当即选择了再次进宫面见自己这位还没有平息怒火的大王。
魏安厘王还在气哼哼的躺在床上,他并没有从信陵君背叛他的消息中彻底平复,见到去而复返的龙阳君推开了寝宫的大门,他有重新坐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