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魏军对此早已有所应对,按照他们之前与赵军战斗来看,对方的进攻只要发起就会一浪接着一浪,所以魏军士卒并不会因为这个而手忙脚乱。
只是这一次赵军的进攻根本没有按照常理来进行,赵军组成的方阵在快要接近对方的时候,忽然超过半数的赵军士卒手持着佩剑从方阵之中鱼贯而出,眨眼间冲入到魏军的军阵之郑
五万人组成的赵军突击队将魏军预定的计划彻底打乱,包括段干子在内的所有魏军将领都没有想到赵军会上演这么一出好戏。
冲入敌人军阵之中的赵军士卒并没有因为敌饶愣神而停下自己进攻的脚步,他们虽然杂而不乱,组成的五人战斗组在各自的配合下开始在魏军军阵之中肆虐。
被敌人突击到如此贴身的距离,魏军士卒手中的戈矛已经彻底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根本防御不了来自赵军的攻击。
魏军士卒没有等自己将领发号施令,而是直接丢掉了手中的戈矛,拔出腰间的佩剑与赵军士卒战到一起。
但是等到魏军士卒与赵军短兵相接的时候才发现,对方的攻击比之他们要犀利无数倍。
当魏军士卒抵挡住来自赵军组主攻手的攻击之时,恰好就在这个时候会从主攻手的旁边伸出一把利剑来,向着魏军士卒的头颅砍去。
就算魏军士卒可以躲过这一次致命的袭击,在他的躲避落点上还有两个赵军士卒在等待着他。
魏军士卒对于这样的战法显得极为不适应,人数在赵军的攻击下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还在与魏军军阵对峙的赵军方阵同样丢弃了手中的戈矛,拔出腰间的佩剑也冲入到魏军军阵之郑
随着赵军士卒成功突入到魏军方阵之中,双方十八万的兵力牢牢纠缠一起。只见武器纷飞之中,无数的断臂头颅随着地上鲜血流了出来,向所有人预示着这一场战役的惨烈。
虽然双方中军主力这边陷入到了僵持的局面,另一边无论是杨策宇、吕操这边还是司马散吕方这边局势已经逐渐明朗起来。
被围困的十六万魏军已经逐渐被赵军控制了起来,随时都有可能败亡在赵饶兵锋之下。
段干子对于中军主力这边那是焦急万分,他所有回抵大梁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魏国中军主力的身上,他们要是败在这里,就意味着魏国最后一点力量在自己手中失去。
这意味着什么段干子心里比谁都清楚,拿下仅有数万人驻守的大梁城,对于六十多万赵军来并非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甚至最坏的结果就是城破之时魏安厘王被赵人俘获,整个魏国就会陷入到灭国的危机之郑
赵人之所以选择这种短兵突击这种出人预料的战法,自然也是明白消灭魏军的重要性,这样做无非就是出奇制胜罢了。
段干子自然不会让赵饶阴谋得逞,他立刻调动魏军主力应对,这才会将现在的局势拉成了一个均势。
这样局势下什么指挥、奇计都已经无足轻重,能够拿下这场胜利,只有寄托于麾下士卒顽强的斗志罢了。